|
发表于 2018-6-27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的武汉的商务设施、城市规划一直饱受诟病,原来20几年“重大城建项目”都把持在了你们这些人手里。。。且不说您的专业水准如何,作为一个参加“武汉重大城建项目建设”的“砖家”居然有如此大把的闲时间PK我等“带偏见的批评家”以及“不能让专业人士和公众信服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可见如此工作态度,可惜软城发的治庸问责已经人走茶凉了。。。
好吧,我们就事论事,除开第四条,我们一条一条地说事:
第一,我举例深圳贵阳是意在说明任何建设项目,只要时间、空间不同,便有其特殊的“客观原因”在作怪,而规划者和建设者(即政府、企业以及相关人士)的职责所在,就是要成功的攻克掉这些“客观因素”所带来的阻碍,使得项目成功,我要表达的意思是项目的不成功需要多找找主观因素。你倒好,以你专业的身份告诉我深圳的成功建设在于“武汉不可比拟的开放力度和中央支持”,很抱歉,且不论你的“客观因素”找得是否正确,至少你我要表达的意思牛头不对马嘴,其次你又以你专业的知识储备告诉我贵阳只有“亚洲最大的盘花果园”而不知贵阳有金融城CBD,建议你可以百度,也可以在“高楼迷”上逛逛贵阳专区,anyway,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1.你的知识储备已然out,2.你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人士”,因为专业人士除了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学习能力。
第二,你的“第二”的前半句想表达的意思我已经给你总结过了,政府是个傻白甜,军方难缠(依照你的顺序),但关于这个我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不想再多费口舌,这并不是CBD糟糕成绩单的借口。你的后半句又把糟糕成绩的原因归因于“新政府的多中心政策和老政府不一致”,很抱歉,新老政府政策不一,这不正好说明了政府统筹协调的能力有问题吗?当然,我也得承认多中心政策事实上就是老政府押宝泛海,导致CBD建设失败(或者说根本就是囤地晒地搞住宅套钱——至少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软上台之初的几年)的结果!
第三,泛海有实力?(当然我不否认泛海现在或许是有点实力了,尤其是拿了王家墩之后,但也绝非一流的地产开发商),其正是签约王家墩是在2002年,那个时候泛海才刚刚借壳上市没几年,其地产项目经验也只有潍坊科技大厦和青岛名人广场,就这么一家公司,居然一口气吃下了武汉CBD?背后究竟使了什么招?事实上不需要走出武汉,简单对比一下王家墩和楚河汉街的建设效率,高下立判。。。by the way,泛海的CEO(其本人也是泛海的元老)今年刚在我们学校拿到了博士学位,2008年入学,2018年毕业,导师是本校某经管学院院长,靠什么达到毕业要求的我就不说了,反正他的博士论文我全文拜读过,topic就是全球CBD的比较研究,从致谢词中基本看出,他对中央商务区的认识是介入武汉项目以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