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25 09: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80年代,袁世俊和一群洛阳人先后参加长江和黄河漂流探险活动,这些探险漂流活动引发的漂流精神,在当时曾与女排精神同被列为中华民族的两支精神催化剂。 1985年,漂流还是一项少有人参加的探险活动,美国探险家肯·沃伦出资30万美元购买长江首漂权。得知该消息的西南交通大学的尧茂书,为抢在美国探险队之前首漂长江,独自划着橡皮船从长江源头下水,在人迹罕至的河道漂流1200余公里后翻船遇难。尧茂书遇难的消息刺痛了很多年轻人。“不能让外国人抢先漂长江”,更多人开始加入江河探险漂流之中。 很快,洛阳青年王茂军、郎保洛等人组建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以下简称洛漂队),于1986年6月,从长江源头下水开漂。当时,洛漂队不仅忍受着从未体验过的高原反应,还要面临缺乏漂流技术、缺船只装备、食物补给匮乏等,最困难的时候队员喝雪水、吃草根填肚子。即便这样也无人退缩,因为,所有人都抱着必须漂完长江的信念,他们甚至在出发前就已写好遗书。 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虽是世界第三大河,但其落差居世界第一,对于漂流爱好者来说,其堪比登山者眼中的珠峰。长江的凶险,让当年参加漂流的多支队伍付出生命代价,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队长肯·沃伦后来也望而却步。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洛漂队劈波斩浪,强忍着4名队员遇难的悲痛,越挫越勇、越挫越强,最终历时5个多月,完成人类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壮举。 这支由洛阳血性汉子组成的队伍,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后来备受全国媒体的关注,他们用行动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肯定。 1987年4月10日,以原洛漂队部分主力组成的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以下简称黄漂队)成立,从黄河源头漂起。这一次,漂流队少了和外国人竞逐的仓促,多了对母亲河的主动探索。以洛阳队员为代表的黄漂队,在黄河激流中处处争先。在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他们每次冲击险滩成功,都会激发民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年的9月25日,黄漂队和国内另外两支漂流队陆续抵达山东垦利黄河入海口,黄河首漂得以完成。 如今,每年的6月19日,袁世俊都会带领当年的队友,乘船漂流黄河,从洛阳到郑州,以纪念逝去的漂流勇士。虽然长漂和黄漂已经逐渐远去,但长漂和黄漂所传递的精神力量,依旧感动和鼓舞着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