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1 1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2-10 20:04
那以后买深蓝也算支持东风了

还是支持汉产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2:3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25-2-11 11:55
荆州发展还得要加速一下,现在还是不够啊。荆州起不来,整个江汉平原跟武汉的联动和共振始终达不到预期, ...

武汉向西发展,金三角的突破口就是荆州市和天仙潜三市,催化剂是荆汉运河,里程碑是去农转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锐科激光:特种光源产研和公司新产品中试基地开建

e公司讯,锐科激光官微消息,近日,光纤激光器产研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开始启动。该项目一期建设总投资4.89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特种光源产研和公司新产品中试基地。将重点解决特种光源产品发展瓶颈、提升公司新产品中试及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丰富试验检测手段、解决生活配套分散的实际问题。同时,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在武汉片区形成“一个本部,两个园区”(即未来城本部、激光科技园和特种光源产研基地)的空间布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bob4102 发表于 2025-2-11 12:13
2024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2305.8亿元,增长7.1%、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全省第2;一般 ...

黄石起来了,这是好现象。资源型城市转型很难,有这个成果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45亿元,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基地将启用

湖北工信
2025-2-1111:45湖北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月10日上午10时,武汉光谷生物城,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大楼内一派繁忙。透过实验室的落地玻璃,可见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手持仪器,反复调试参数。“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早一天实现技术攻关,就能早一天让患者受益。”研发人员说。


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迈瑞医疗武汉基地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包括武汉研究院、生产制造基地两大子项目,是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

“审批高效、服务热忱,武汉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感受到极大的诚意,也获得了很大便利。”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说,湖北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产业门类齐全,公司发展前景广阔。

为保障产品研发与生产保持密切协同,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同时开建。武汉研究院项目定位为超大研发中心,包括生物原材料和试剂研发、手术设备研发、大健康技术研发等,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则聚焦医疗设备及生物原材料生产制造经营服务等。

目前,迈瑞医疗已在武汉招聘大批人才,陆续进场开展工作。其中,武汉研究院项目已完成全部29万平方米基础建设,正分区域进行室内装修,第一批次研发人员已经入驻,预计基地2025年上半年全面启用。生产制造基地已完成一期主体建设,厂房工艺设备基本完成安装调试,正在为规模化投产做准备。

大健康是湖北重点打造的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全省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在武汉,大健康产业不断追高向新,已形成高端医疗装备和生物创新药产业集群,市场主体4500多家,规模近500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4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大部分湖北年轻人对本地国央企持敌意态度。再一个就是很多人天生喜欢在网络上装清高,因为他们真的没有一头牛。类似的言论比如“高新技术什么的染让sz来就好了,我们gz最重要的还是饮茶先啦”“现在cd人这么繁忙早就没有当年那种巴适了,真想回到以前那样的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归处 发表于 2025-2-11 12:00
说得不错  只补充一点    不要把比亚迪 和小米放在一起         小米汽车会给武汉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个一 ...

小米当然对武汉的意义更大,但也是因为不仅仅有汽车,还有第二总部啊,还有家电产业,说来说去,不都说明了总部的重要性吗?反之那个路特斯才是最搞笑的,号称全球总部在武汉,还盖了一栋楼,但研发、销售都在上海,武汉投了巨资,也就得到了一个开工率等同于没有的工厂!至于小米对于东风,2023年年底就跟小米谈的差不多了!当时都有很多消息传出来了,只不过后来被清理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5-2-11 11:35
很多人骂东风是因为怒其不争,但事实是,即便小米、比亚迪在武汉设置工厂,东风对武汉的价值依然牢不可破; ...

支持你!

另外,我们家得加油了,目前全家先后买了5辆。

大家也还是多多支持武汉本地生产的汽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3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5-2-11 13:52
小米当然对武汉的意义更大,但也是因为不仅仅有汽车,还有第二总部啊,还有家电产业,说来说去,不都说明 ...

本来就东风和小米靠的住,你看那些所谓的东边那几个企业,什么路斯特,什么极度,什么宾理,一开始都是武汉建厂,等最后投产不是跑东边就是和当年规划差距巨大,这年代画多大饼没有用,我们要看你真正做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5-2-11 13:52
小米当然对武汉的意义更大,但也是因为不仅仅有汽车,还有第二总部啊,还有家电产业,说来说去,不都说明 ...

路特斯现在又改回莲花汽车了,那栋总部大楼到现在都还没完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GDP突破6万亿之后,湖北的财政形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2-11 11:44发布于上海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的湖北,晒出了政*府“账本”。

近日,湖北省财政厅公开了《关于湖北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湖北预算报告)。疫*情之后湖北财政收入逐年恢复,2024年当地一般公共收入规模逼近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湖北财政收入形势如何?近2万亿元资金花哪儿了?当地政*府债务情况如何?2025年当地财政收支形势如何,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哪?

收入创新高

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湖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较强。

根据湖北统计局数据,2024年,湖北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到约600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湖北经济总量在全国31个省份中位列第七位,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三。

经济决定财政。2020年疫*情对湖北经济财政冲击较大,不过之后湖北经济稳步恢复,带动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2023年湖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超过疫情前的2019年,2024年这一收入继续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2024年湖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7亿元,同比增长6.6%。这一增速基本符合当地此前预期,而且高于全国地方平均增速(1.7%),在31省份中位居前列。

湖北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31省份中排第11位,与第10位的安徽相差仅百余亿元。



上述湖北图表来自2025年湖北政*府专项债券(八至九期)信用评级报告(下同)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其中税收收入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也被称为“经济晴雨表”。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等数据,2024年湖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约2652亿元,同比下降约0.8%。非税收入约1285亿元,同比增长约26%。

不难发现,去年湖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主要受非税收入拉动。而这又主要是湖北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从而使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快速增长,带动非税收入快速增长。

湖北税收收入出现小幅下滑,这主要受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价格指数下行以及2023年缓税收入抬高基数、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不过湖北税收收入降幅小于全国平均降幅(-3.4%)。

反映财政收入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024年湖北这一比值约67%,较前些年有所下滑,财政收入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外,以卖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地方重要财源。去年多数省份相似,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地方卖地收入明显下滑。不过湖北政*府性基金收入止跌,卖地收入有所上涨。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等数据,2024年湖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约2880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为2431亿元,同比增长约5%。这好于全国多数省份,去年全国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6%。

去年湖北房地产市场持续好转,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正增长。尽管总体上湖北去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止跌,但与2021年的峰值(约3913亿元)相比仍少了近千亿。这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较大的湖北来说,压力犹存。

在近些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背景下,地方愈加依赖举债收入,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稳增长。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去年当地发行政*府债券约386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约2020亿元,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社会事业、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领域。

湖北政*府工作报告称,全省地方债务风险保持在安全区间。湖北预算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湖北省法定政府债务余额为18586.3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21372.7亿元)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去年全力推进大财政体系,即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以供应链平台体系为载体,构建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去年湖北开展国有“三资”清理,编制“一账一表”,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开展确认、确权、确值,加快“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将适于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三资”注入国有企业,累计盘活资产资源 3708亿元,有力支撑湖北省主要经济指标中部领先、全国靠前。

在财政收入、债务收入等支撑下,去年湖北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推动当地经济稳步回升。

湖北预算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74亿元,同比增长7.3%。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支出增速(3.2%)。2024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4486亿元,同比增长13%。另外当地去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约4561亿元,同比增长约8%。

湖北去年优化财政支出,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等。

比如,去年湖北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筹集233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政策,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住院患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保持在70%左右。筹集291.7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健全财政资金支持与研发投入挂钩机制,推动科技投入不断增长。统筹3711亿元支持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做大能级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去年当地财政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湖北预算报告也指出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土地出让收入等降幅较大,各领域支出增长刚性较强,财政运行将持续紧平衡;部分地区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化债任务较重等。

今年收支紧平衡,兜牢“三保”

对于今年财政收支形势,湖北预算报告给出总体的判断是,今年财政收支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根据湖北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湖北经济增长6%左右。这一增速预期与去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和实际增速相近。

在综合考虑湖北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影响收支因素后,湖北预算报告预计,2025年湖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首次突破4000亿元,为4134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这一增速预期也高于不少省份。其中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税收收入预计为2860亿元,同比增长约7.8%。

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各地都在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湖北今年将着眼城市建设更新提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1600个城市更新。

根据湖北预算报告,预计2025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约284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为2319亿元,同比下降约5%。

当然,根据预算法等,上述收入预算数只是预计收入,并非刚性完成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变化,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会有一定出入。

在债务收入方面,由于地方新增债务限额仍有待全国两会之后确认,目前地方仅收到部分提前下达的额度。湖北预算报告数据显示,已经争取到中*央提前下达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214亿元。这低于去年提前下达额度(1473亿元)。不过湖北去年获得中*央一次性下达2024—2026年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限额2946亿元(每年发行982亿元),支持地方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今年湖北在31个省份中率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偿还存量债务,以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在各类收入的支撑下,今年湖北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并强化高质量发展财力保障,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下称“三保”)底线,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任务实施等。

湖北预算报告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1万亿元,为10373亿元,增长4%左右。预计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3871亿元。

在支持民生保障方面,今年湖北继续兜牢“三保”底线,其中省对市县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3723亿元,增强基层财政“三保”保障能力。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8亿元,完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筹集254 亿元,完善医疗卫生保障机制。继续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减轻看病就医负担。

湖北今年安排科技领域重点支出约192亿元,加大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安排 62 .2 亿元,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全面升级,加力培育算力与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等。

湖北预算报告称,今年着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国*务*院批准的 “1+8 ”化债方案,落实中*央化债一揽子政策,全面完成隐性债务化解、融资平台退出等任务,确保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磨时光 发表于 2025-2-11 11:35
很多人骂东风是因为怒其不争,但事实是,即便小米、比亚迪在武汉设置工厂,东风对武汉的价值依然牢不可破; ...

这才是真正的湖北人、武汉人,给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Nocturne 发表于 2025-2-11 13:53
支持你!

另外,我们家得加油了,目前全家先后买了5辆。

虽然我总是喷论坛某人(拍照片XXX)
我也买了一台奕派008
推荐亲戚买了一台梦想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1 14:5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换个爹而已,没什么实际影响,到时以后买烈马算不算支持东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1 21:20 , Processed in 0.07134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