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rx12340

[1号线] 贵阳市轨道交通一号线35.1KM建设纪实!(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1 10: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步运营就是严重的资源浪费,磨洋工磨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0:3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没有这么掉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wingzerolq 发表于 2017-12-21 10:23
目的是省钱吧。地铁要成网、经过人流量多的地方坐的人才会多;就观山湖那边"半号线",可能运椅子比运人多

修地铁的钱大多数都是贷款融资而来的,晚一天通车,光是利息和融资成本都够资方喝一壶的。目前,只听说过为了省钱疯狂赶进度的,为了省钱故意拖延工期倒是第一次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5: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12月12日,轨道交通喷水池站主体封顶,这意味着历经4年之久的1号线全线贯通。在这1000多天里,贵阳市民除了感到有些堵之外,并不知道我们脚下的那个地底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1号线在贵阳这个水资源丰富、溶洞众多的地下环境里推进,用1号线喷水池站施工组长王勇的话说,干了26年的建设,第一次遇到这么难的工程,“太复杂,难度太大,估计今后也不会再遇到。”
  喷水池站的建设,便是整个1号线建设的缩影。
  地底下的 “清网行动”
  2013年10月底,40多岁的王勇和刚走出校门两年、仅24岁的张岳跟随项目组进驻贵阳,开始对北京路进行围挡。这使老城区百姓第一次清晰感觉到:1号线真的要开建了……但随后,老城区地下蛛网般的管线便让施工队伍“开了眼”。“真是目瞪口呆,层层叠叠,数百根线交织在一起,甚至还有解放初期无人认领的管线。”当时,王勇在第五工作段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管线迁改成为建设中的困扰。
  “随时要迁改,我们给每一根线都做了标签,有4000来个,密密麻麻。”王勇在管线迁改中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便是为管线寻找东家。“移动、联通、电信、电力、煤气、供水、光缆……谁都不能随意动,涉及很多部门。”
  第二道难关便是预留线不够。“很多管线打开后一看,没有预留长度,根本动不了,又不能割断。”施工单位最终决定先修个框,把管线全部罩起来。
  “有带电的、带水的、带煤气的……都是不能碰的,这让隧道很难找到施工面开挖,只能沿着线外,一点点挖到线的底部,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头上悬着一个炸弹,如果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为保证施工安全,有派专人24小时看守管线,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个人参与管线工作。
  第五工作段项目部前总工程师王均在调离时深深地感叹道:“舌尖上的中国,刀尖上的贵阳地铁。”
  要建1号线 先得“治水”
  2015年9月,1号线喷水池站开挖,这个站包括了1号线和2号线两个站台,是1号线中较大的换乘站,这里遇到的事儿也是整个1号线中最具代表性的。
  “开始挖时,我们就注意到有水渗出来,大家着手研究,但就在此时(2015年11月)地下水就突然开始往外冒,每天涌水量达到2万立方米,进出得划着皮筏艇”。第五工作段工程部长张岳那段时间的感受便是半夜电话响,肯定又是冒水了。“不脱衣服睡觉,电话一响,爬起来就跑。一个晚上抢险二、三十次……”
  记者换算了一下,每天2万立方米的涌水量,接近12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而冒水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5月,项目部将北京路到中山西路区间所有的抽水泵都调到了喷水池站,开始一边抽水,一边堵水。
  冒水并不是建设者们担心的根本问题,“水带着泥、带着沙土一起出来,我们很害怕它将周边的泥石冲刷掏空。”张岳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喷水池沿线全是高楼大厦,离施工现场最近的景天城和龙泉大厦,离围挡仅80公分,层高都在30层以上。耸立云集的大厦,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让项目组管理者揪着心。才20多岁的张岳每天承受的压力也是同龄男孩难以承受的。
  张岳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和2017年的两个春节,都是在堵水中度过的。“最害怕灾难性的结果——房屋倒塌、桩基下沉,铺盖垮掉……后果根本不敢想,只能拼命去想办法。”
  为确保施工安全,整个喷水池站安装了数百个智能监测器,24小时紧盯周边建筑的倾斜和沉降数据。“必须保证零倾斜、零沉降,说来容易实则太难。”项目部又引进了建筑信息模拟技术与自动化监测技术等,适时报警。
  发现渗水后,项目部科研人员请来的全国顶级专家和大家一起没日没夜地对地下冒水进行对策性研究。张岳也被派参加了7、8次国内、国际大型学术交流会,取经交流。最终,与中南大学合作的“水治理项目”取得成功。
  荣誉之花 在险境中绽放
  参与1号线建设的过程,是张岳自认为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
  “刚出校门两年,就遇到这种难度的工程,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磨炼。”因为,每碰到一个难题,项目部最终就能得出一个科研成果。提到这两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张岳极为兴奋。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最常用的地铁常规红外探水和地质雷达,在贵阳1号线都行不通了。“我们首次将瑞雷波检测技术引入运用”,就像人体“CT”一样精准。经过三维成像技术等科研攻坚,最终研究出“强岩溶富水城市地铁瑞雷波检测技术研究与运用”成果。
  同时,1号线建设中,爆破方式也从传统爆破升级为水压爆破,以降低爆破震动对市民生活带来的干扰,后又升级为秒差爆破,使得震动更小。“但还是满足不了贵阳这样密集市区施工的要求,所以最终我们引进了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保证周边建筑的绝对安全”。
  “强岩溶富水城市地铁瑞雷波检测技术研究与运用”和“隧道悬臂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最终被公路协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强岩溶富水城市地铁瑞雷波检测技术研究与运用”其中一条更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两项成果最终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等奖和二等奖。
  在整个建设期间,项目部的各类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到20多项。
  “我们领导还去人民大会堂领了奖……”,对于自己参与了这样一个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张岳显得异常兴奋,“我们的荣誉与成长,是与贵阳1号线的建设分不开的”。
  记者探访喷水池1、2号线换乘站
  12月12日,轨道交通喷水池站主体成功封顶。记者前往该站,进入工地,提前领略了1号线最后一个贯通的换乘站的大体概貌。
  在黔灵东路与合群路交界处的工地,机器轰鸣,大型吊机、挖机在同步施工。现场负责的施工组长王勇告诉记者,随着主体完工,地面开始对一些支撑物进行拆除。
  记者跟随施工人员下到车站内部。1号线喷水池站分为两层,上层为站厅层,为乘客等候、购物、购票的大厅,下一层则为乘车厅,现场工人正在铺设站台地基。
  跟随施工方人员,记者顺着1号线喷水池站往喷水池方向继续前行,来到与之相交叉的2号线喷水池站,该站主体也基本完成,共分为三层,一层为站厅层;下一层则是设备层;再往下才是乘车厅,处于1号线轨道下方。
  站厅空间较高,非常宽敞。虽然还在施工中,但记者觉得空气流通和采光都非常好。在1号线和2号线之间换乘,应该非常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5: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笨笨哥 发表于 2017-12-21 15:41
2017年12月12日,轨道交通喷水池站主体封顶,这意味着历经4年之久的1号线全线贯通。在这1000多天里,贵阳市 ...

这是贵阳网今天新闻,第一次从官网看到全线洞通的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兰诺迦 于 2017-12-21 16:03 编辑
笨笨哥 发表于 2017-12-21 15:41
2017年12月12日,轨道交通喷水池站主体封顶,这意味着历经4年之久的1号线全线贯通。在这1000多天里,贵阳市 ...


地铁快完工了,所以看看建设者诉说,他们的经历更能说明贵阳地铁修建的艰辛,致敬这些地铁建设者,贵阳一号线渐渐驶来……。
还有喷水池这名还真名符其实啊,下面就一小型水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6:2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笨笨哥 发表于 2017-12-21 15:41
2017年12月12日,轨道交通喷水池站主体封顶,这意味着历经4年之久的1号线全线贯通。在这1000多天里,贵阳市 ...

向地铁建设者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剩下的工作再拖拖拉拉的,讲不过去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1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兰诺迦 发表于 2017-12-21 16:01
地铁快完工了,所以看看建设者诉说,他们的经历更能说明贵阳地铁修建的艰辛,致敬这些地铁建设者,贵阳 ...

老贵阳的发音是粪水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1 23: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补几张上面新闻的图,最后那张线缆迁改的图,太夸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0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lit2006 于 2017-12-22 09:00 编辑
littlefederer 发表于 2017-12-21 12:38
修地铁的钱大多数都是贷款融资而来的,晚一天通车,光是利息和融资成本都够资方喝一壶的。目前,只听说过 ...


拖工期正常,一号线观山湖段人流少,不算贷款利息,营运这块都是亏的,开通运坐位,电费人工这块都亏损严重。你说赶进度的是营运这块能盈利,但是算上利息会亏的情况。

目前贵阳一二三号线,从目前的线路周边情况看,一号线是盈利能力最差的线,观山湖段是差中之差。二号线好点,三号线是最好的。估计不算周边物业开发收入,都全线开通的情况下,一号线能覆盖营业成本,能还得起利息,本金要靠政府扶持还;二号线能在还利息的情况下还一部分本金,部分本金政府扶持还;三号线运营得好能接近盈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0: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wlit2006 发表于 2017-12-22 08:54
拖工期正常,一号线观山湖段人流少,不算贷款利息,营运这块都是亏的,开通运坐位,电费人工这块都亏损 ...

有道理,赞一个,考虑到贵阳核心区的密度,说不定还真能接近盈利,那些跑到远郊的路线就别想了,修地铁难,以后运营维持怕是更难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0:2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还不赶紧修3号线,我觉得大学城那边的支线可以一起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wlit2006 发表于 2017-12-22 08:54
拖工期正常,一号线观山湖段人流少,不算贷款利息,营运这块都是亏的,开通运坐位,电费人工这块都亏损 ...

一号线有两个火车站,并且联接老城和金阳,都是最堵的区域,客流怎么会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1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妮卡 发表于 2017-12-22 10:58
一号线有两个火车站,并且联接老城和金阳,都是最堵的区域,客流怎么会差?

他说的是首通段,观山湖段,看清楚了在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05:29 , Processed in 0.07010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