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2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新增32家GJ绿色工厂,位列全g副省级城市第一
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gx厅节函〔2025〕33号),2024年度新培育g j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我市32家企业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g副省级城市第一。 推行绿色制造,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近年来,武汉市经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围绕“诊断-改造-提升-示范”思路,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统筹组织,深入实施《武汉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各区培育名单,强化各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能动性;

二是强化培训引导,组织开展专家讲演、经验分享、走进“绿色工厂”等系列培训活动,200余家企业参与现场观摩,激发企业推行绿色制造的动力;

三是强化诊断培育,持续实施《制造业绿色诊断工作规程》,建立绿色服务供给库,引入服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绿色诊断,对标找差距挖潜力;

四是强化改造提升,建立g j、省纵向梯度培育模式,推动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依据诊断结果,开展提标改造行动,不断提升绿色绩效。指导优势企业完善机制指标,争创g j级绿色工厂。 2024年,全市32家工厂、1家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园区获评g j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分别占全省45%、50%、50%。

下一步,市经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将聚焦市**工作报告目标和局中心工作,重点挖掘优势产业绿色潜力,发挥光电子信息、汽车等“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上下游产业绿色协同发展,形成既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又有绿色工厂的产业链绿色联动模式。突出光谷、车谷等重点产业集聚区低碳发展,在绿色工厂集中区域,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工业园区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表格里盛帆电子出现了两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e小零 于 2025-2-13 21:12 编辑

感觉对外交往中心这个提法,档次还比较高。

以往武汉对外交往这块是比较缺乏的。

20年以后不管黑红,起码武汉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是提起来了。

不知道能不能利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e小零 发表于 2025-2-13 21:10
感觉对外交往中心这个提法,档次还比较高。

以往武汉对外交往这块是比较缺乏的。

确实都知道武汉,问我哪里来的,我说武汉,外国人表情很微妙说了个popul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定位表述没什么意义,武汉就是大区中心城市对应的职能拉满,西北边那种表述就算了吧,它没拿到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定位才需要特别强调科教。

如果武汉是直辖市(武汉如果有这种地位,发展肯定远超现状),那现在就至少会给津渝这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了,再或者像广州一样,辐射能力比较强,第一省会,那也可以凭实力硬拿到。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本身就属于低阶全国中心城市了,真正的中心城市,干脆就淡化这类表述,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代表中国在全世界竞争了。没错,说的就是京沪+深圳,深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功能不如京沪全面,但辐射能力和发展高度明显超过穗津渝,国家对它的期望也更高。

比较遗憾的是城镇可开发面积,武汉土地利用强度过高,多少有点作茧自缚了,土地是越用越有的,不可能说一个城市土地用完了不给新增。现在批的这个偏低,还不是因为现状数据偏低,根据2020数据来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部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GJ意图很明显,中部地区一哥未来要往食物链顶端移动,而制造业属于食物链低端,虽然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Moe小零 发表于 2025-2-13 21:10
感觉对外交往中心这个提法,档次还比较高。

以往武汉对外交往这块是比较缺乏的。

俄日领事馆可以期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迈过中试“死亡谷” 武汉造固态电池冲刺商业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通讯员 杨运飞
2月11日上午10点,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一派忙碌。固态电池中试产线上,研发人员全神贯注,正在对一块块固态电池进行制浆、涂布作业。
“自2023年12月点火,仅一年多,我们的固态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就已顺利完成中试孵化,数批不同规格的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并获得8项国家权威认证,即将迎来量产。”项目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新教授言语中满是自豪:今年下半年,首款车规级固态电池也将正式下线并启动上车验证,全力抢占固态电池产业高地。
固态电池被誉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与传统锂电池中使用液态电解质不同,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在相同重量的条件下,可以储存更多的电能,为电动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瞄准固态电池风口,郭新教授历经25年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聚合物基固态锂电池。采用高安全性的固体材料,不仅零下40 到120 都能正常工作,用钢针扎透也不会冒烟起火,而且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相比液态锂电池提高一倍以上。
为推动该项技术尽快产业化,2022年9月,郭新教授团队入驻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成为该基地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2023年7月,开始搭建中试产线。12月正式点火。
2月11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武汉未来院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只见制浆车间、涂布车间、装配车间、化成车间、测试车间……约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可实现从原材料到固态电池成品的全过程。
“实验室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中试产线大大加快了产业化进度。”郭新教授介绍,依托中试基地,项目仅用半年时间,就形成从研发、生产、测试验证到电池成品的全流程生产线,比预计时间缩短了一半。
去年7月,项目研发的两款固态锂离子电池,成功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向外界展示了其不易起火、不爆炸、无泄漏的出色安全性。团队随即和下游厂商对接,收获不少意向订单。今年,这几款固态电池有望迎来商业化落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两轮电动车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汽车电动化浪潮汹涌,当下,固态电池已成为全球车企巨头们押注的重点方向,纷纷加码投入,制定出固态电池量产上车的时间表。抢抓机遇,郭新团队将目光锁定电动汽车领域,正着手对一条电池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今年年内,首款车规级固态电池就将下线,单个电芯能量密度达320Wh/kg,“200片这样电芯组成的固态电池包,其电池容量可达150度,如果应用到电动汽车上,续航里程能达到1000公里,并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
跨越“死亡谷”,郭新团队迎来快速发展。创办的固态离子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已完成第二轮4000万元融资。郭新表示,今年,团队将再增加一条中试生产线,并建设电池测试实验室,打造车规级动力电池生产线,以加快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最后瓶颈,为固态电池的技术革新和商业化落地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部中心城市就是同级别几个最屌的,其他后缀都是修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2-13 18:59
刚才看了一遍GWY的批示文件,上面不少网友提到的几个城市如成都、西安、杭州等,现在列出来比较一下。

...

谢谢,正在找这个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xoxo01 发表于 2025-2-13 21:22
后面的定位表述没什么意义,武汉就是大区中心城市对应的职能拉满,西北边那种表述就算了吧,它没拿到西部地 ...

其实回归中心城区也好,武汉房价跌的太狠了,稳一稳也不错,中心城区搞好了在行政区扩大,面积一下就来了,怕就怕只摊大,不管耕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555960.htm
链接是上一轮武汉空间规划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对比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3 22: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过后,位于武汉新城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正加紧建设。这座总投资超200亿元的超大项目在极短时间内拔地而起,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5月实现量产通线。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位于高新七路,一期占地面积344亩,将聚集上千位全球碳化硅半导体人才,打造国内碳化硅产能最大的一体化新高地。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凭借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化、低损耗等材料优势,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智能电网、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是引领新能源领域的“下一代功率半导体”。

“一片直径6英寸的晶圆可分割出数百颗碳化硅芯片,用于5台新能源车。”长飞先进武汉晶圆厂总经理李刚介绍,基地选用了更先进的设备打造产线,产品性能将大幅提升,达产后将具备年产36万片碳化硅芯片的制造能力,极大缓解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芯片需求。

在调试产线内,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送料天车系统正加紧部署。即便处于满产状态,每天也仅需人工介入调整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同类型工厂中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长飞先进致力将生产过程中变量因素降至最低,确保交付的每一颗芯片在生命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23:47 , Processed in 0.05316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