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7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4项重要考古成果。赵窑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赵窑村,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于1960年、1975年经历两次发掘。赵窑遗址为一处中商时期聚落,居址中出土卜甲、原始青瓷片、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笄等重要文物,根据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赵窑遗址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遗址内涵丰富,有仰韶早期(后岗一期)、仰韶晚期(大司空文化)、龙山早期、夏时期、早商、中商、晚商、西周、战汉时期等遗存,基本涵盖了从仰韶早期到汉代冀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序列,尤其是夏商周时期遗存基本一脉相承。为目前河北发现的唯一史前环壕聚落,也是后岗一期文化最为明确的环壕聚落。赵窑遗址1960年发掘的两件青铜器和1件陶器上有“↑”符号,2022年发掘出的一件青铜戈和磨光陶片上亦见到相同的符号。学界一般认为青铜器上的符号代表族徽,“↑”代表“矢”族或国。在甲骨刻辞中矢是一方国名。武丁时期矢方似与商王朝为敌,为商王朝所征讨。“武安赵窑一带可能是矢族所在地”。与甲骨刻辞相契合的是,赵窑遗址武丁前后的遗存最为丰富。结合赵窑遗址的规模、等级、时代,所以推测赵窑遗址应是矢国的核心区域,即都邑。冀南邯郸一带是晚商的王畿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