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28 1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路沿线5-6层的单元楼,源于苏联的“赫鲁晓夫楼”。赫鲁晓夫楼带有工业化思维,讲求廉价、易造,复制的特点,不会过多考虑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
国内各大城市里,脱胎于赫鲁晓夫楼的住宅,建于大跃进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前半期的,品质较差,工艺不讲究。不再具备大的提升改善条件,城市旧改中应该拆除。
进入八十年代末期尤其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这种住宅楼,国家建筑标准也在提高,虽然也在用预制板(有的是预制板和现浇板混合使用),但品质尚可。太原市各大企业的福利房,以及90年代商品房开始后,基本都以这种建筑来规划小区。这类完全可以做外墙保温,提升节能和舒适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总得来说,解放路沿线这些旧住宅,这次外观上看还是不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