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24 2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城区 山水为魂展千年亭城风采
中心城区的规划在新版总规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总体设计应体现“山水滁州、千年亭城”的自然与文化特质,突出滁州山水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彰显山水亭城特色。
其空间发展战略为:东进(为重点,作为滁州市核心经济增长点)、南拓(构建集城市商务、创意产业、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交通物流为一体的核心区域)、北扩(建设琅琊新区,打造城市北部经济增长点)、西优(适度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中提升(提升老城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其空间结构为:一带二核三片四轴十组团。一带为清流河生态景观带。二核为琅琊山风景区生态核和明湖生态湿地景观核。三片是滁西、滁东、滁南片区,片区之间由铁路、河流、生态绿地分隔,并由环路和城市快速道路相连。四轴为南谯路—中都大道、滁州大道、世纪大道、清流路四条城市发展轴。十组团是十个产城一体配套组团,分别是老城组团、琅琊组团、城北工业组团、城东工业组团、示范园组团、苏滁组团、科教园组团、城南组团、高铁站北组团、明湖组团。
在中心城区规划中,特别提到了老城保护与更新。提出将全国罕见的仍然保存着古城格局的古城区定位为以居住生活功能为主,兼有旅游、文化、休闲、传统商业服务功能,集中体现滁州山水文化、古城文化,具有边缘性文化交融特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兴老城区。同时,引导滁州老城区走保护与复兴双赢之路,最终达到在风貌上展现历史文化特色,在功能上复兴老城的中心服务功能,在环境设施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滁州南谯新城。
城乡并进 产业空间布局“一核三片”
按照规划,到2030年,滁州市常住人口560万,城镇人口392万,城镇化水平70%,其中滁州中心城区规划常住人口120万。市域城镇体系为:1个大城市,即滁州市中心城区;6个小城市,即滁州6个县市;19个中心镇;51个一般镇。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公共资源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将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全面推进。
在市域产业布局中,提出了“一核三片”的市域空间布局形态。“一核”是打造“新滁城”为核心的省级服务集聚区,“三片”指“新滁城”产业片区,定、凤、明资源精深加工片区和天长先进制造业片区。在“新滁城”产业片区中,滁州市将在中心城区组团内打造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产城融合模式。市开发区、苏滁产业园、市集中示范园区等区域组团之间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老城不断提升,功能完善。老城区湖城相融,山水相依,居住、产业等用地配比不断优化,商业氛围不断浓郁;新区产业优先、产城共建。新区安置房、标准化厂房日渐增多,强化单元网格发展,打造“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产城一体”的低碳新城。
通讯员 王琼 刘晨
滁州人民广场。(资料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