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原创摄影] 芝加哥轨道交通体系简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4: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中心 Washington St. 公交站台,专用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4: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附送一张人种分布图。赴美旅游求学移民必看。选错地方就嗨皮了

http://demographics.coopercenter.org/DotMa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4: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截选一段自己写过的对比芝加哥和武汉的文章,楼主勿喷

我们一共在武汉呆了四天,将武汉这座城市底朝天玩儿了个遍,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有幸和武汉某位区长共进了一顿晚餐。在餐桌上闲聊的时候,他听说我是在美国芝加哥的留学生,于是笑呵呵地对我说了一句:
“小伙子,不错嘛!我们武汉也被称为‘东方芝加哥’嘛!”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并不是很舒服,感觉怪怪的。虽然我在武汉只呆了四天时间,可是那时自己已经在芝加哥生活了一年半之久,凭着自己对于芝加哥的了解,我觉得武汉这座城市短短四天带给我的,就已经远远不是地球另一边那座“风城”能够攀比的了。

转眼间,当时的自己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一年零六个月,经历了一年零六个月之前我对美利坚热切的憧憬、再到对这个所谓的“世界第一发达经济体”不免有些许的失望。记得在2011年的八月份,我在芝加哥国际机场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耳边回响起的却是那些不绝于耳的中文惊呼声:
“这是美国?!”
的确,从脏乎乎的美国航空公司班机、服务态度远差于国内的空乘、难以下咽的航班套餐,再到出了飞机场那些坑坑洼洼的马路、吱呀作响的老款汽车、还有路边一辆辆锈迹斑斑的“地铁”车厢和轨道、烂得看得到钢筋的立交桥墩子…恍惚中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非洲。即使芝加哥的街头偶尔驶过了一辆奔驰、宝马、保时捷或者玛莎拉蒂豪车,我只要特意透过车窗向驾驶座里看上那么一眼,就看到开车的一多半都是年轻轻的中国人而根本不是老美——直接点地说,就是年轻轻的中国留学生们。也许有人会说:
“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了,能去美国的中国人都是有钱人,开着豪车、一身名牌有什么奇怪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的确很大,可是在很多国人眼中被奉为天堂般的“美利坚”,每分每秒也同样都在上演着穷人和富人的游戏。在芝加哥的富人区——比如北郊的“埃文斯顿(Evanston)”、“海兰帕克(Highland Park)”,西郊的“奥克布鲁克(Oakbrook)”,西南郊的“奥克帕克(Oak Park)”这些地方,富人们住着上百万美金的豪宅、开着近十万美金的豪车、家家的院子里面几乎都摆着一艘游艇;而芝加哥的穷人们则举着一张写着“Homeless, I need help!(我没有家,我需要帮助)”的破纸牌子,身上裹着补得不能再补的旧毯子,白天游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向每一辆过往的汽车司机伸出手中叮当作响的一次性纸杯,而天黑了之后,则随便躺在一个勉强避风的立交桥下面或是干脆就躺在路边的长椅上凑合一晚。更有甚者,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他们手中拿着一瓶自己调配的清洗剂,站在马路的路口,只要红灯一亮,还不等你的车子停稳,他们就将手中的清洗剂全倒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然后再用一块抹布帮你擦洗玻璃,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赚取一个“quarter(两毛五)”而已。在芝加哥的城南,好多房子都打出了一美元的售价,可是这样的房子仍然无人理会,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买栋房子但却丢掉了性命——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了,之前自己在国内参加过一些房地产交易展览会,其中的海外房产展台总有一些商家打着诸如:
“一美元买美国房产,买房即拿美国绿卡!”
“美国置业,全家移民!”
之类的广告语来忽悠人。他们原本的用意无非是想利用“美国”、“绿卡”、“移民”这些敏感的字眼来刺激钱多人傻的国人接手美国的垃圾房产,顺便为美国如今一蹶不振的经济注入一些活力罢了,没想到还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国人信以为真,以为事实真的像这些商家宣传的那么美好。且不说这些价格及其低廉的房子维修费用和每年的税额已然是一笔巨款,单说这些房子所在的位置,往往都是美国治安极差的区域,这些兜里揣着现金的中国买家来到了这些地方,能不能活着走出来都是个问题,何谈什么“移民美国”、“美国绿卡”呢?

想到武汉那位区长口中所说的“东方芝加哥”,作为真正在芝加哥定居过的一名学生,我实在不能理解,有着“大江大湖大武汉”之称、城区面积堪比京沪的堂堂湖北省省会城市会被冠以“东方芝加哥”的称号。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将武汉比作芝加哥的理由也无非都是一些牵强附会之词,毫无说服力可言:
“两座城市都有河有湖?”
是的,但是武汉市区坐拥世界第三长河——长江两岸,数座长江大桥气势恢宏,中国面积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更是湖岸曲折、港汊交错、景观别致、风光迷人,文化底蕴厚重深远。转观芝加哥,城中的水系——芝加哥河只是密西西比河的一条支流,几十米宽的河面上只够几艘观光用的小船飘来飘去,而城区东部的密歇根湖虽为北美五大湖之一,可是湖滨除了几个公园和沙滩之外别无他物。
“两座城市的基础条件相似?”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辖十三个区,面积八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万;而芝加哥作为美国中部最大的城市,面积仅有不到六百平方公里,甚至不如武汉的一个零头,总人口也只有三百万左右。武汉城区一、二、三环路和绕城高速、各条城市快速路组成了快速繁忙的城市交通网,三环范围以内早已高楼林立,商业区、商务区星罗密布;而芝加哥市区内摩天毗邻的downtown地区只有“卢普区(Loop)”和“近北区(Near North Side)”两个面积不足一平方英里的城区,主要干道除了“密歇根大道(Michigan Ave)”是双向六车道,剩下的几乎都是双向四车道、两车道的“羊肠小道”,并且路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芝加哥downtown的马路两边全部都是几十层以上的摩天大楼,让人身处其中,哪怕是在晴朗的夏日也难以看到阳光,倍感压抑,而城区中仅有的几条快速路上,美国式的堵车让你绝对会怀念在国内的“首堵”开车的滋味。
“两座城市的功能相似吗?”
武汉是中国立体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中国中西部最优良的深水大港,可以通行五千吨海轮和万吨级的船队;武汉火车站是中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络中的重要车站,和武昌、汉口组成了武汉铁路枢纽“三站鼎立”的格局;而武汉天河机场也是中部地区唯一能和北京、上海、广州机场比肩的大型枢纽国际机场。再来看看芝加哥,芝加哥被称为“北美的动脉”,是美国中部的交通枢纽,三十多条铁路线汇集在此,城市铁路总长近一万英里,年货运量近六亿吨,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单就这些纸面上的数据来说,武汉远远不及。可是不要忘了,美国的铁路发展极其滞后,尤其是客运火车条件非常差,行驶速度甚至还赶不上国内的“绿皮车”,可是票价又堪比飞机票,漂亮的铁路长度总里程后面却是一节节空载的车厢,铁路的实际利用率和效率远远不及中国。联想到国内的高速铁路上总是流传着犹如:
“早上在武汉街头吃一碗热干面,中午去北京吃烤鸭!”
“午休的时候坐京津城际去天津吃顿包子、看看海,下午回北京继续上班!”
“穿越北半球的温度带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够了!”
之类的话语,我们不得不理解为什么高傲的美国佬宁愿“放低身段”也要引进中国的高铁技术。至于两座城市日常感同身受的生活起居、餐饮文化之流,那就更是天差地别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4: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来说说“吃”吧。人们常说:
“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
的确,来到武汉的外地人,没有不夸赞武汉的吃的。源于历史上各地商客集聚武汉的缘故,武汉成了东西南北各地饮食文化和品种云集的城市。武汉人用他们宽厚的包容心怀,聪慧的模仿和创造能力接纳并按照自己的口味改制了各地美食,形成了当今武汉的美食特色。有美食评论家说过:
“武汉菜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没错,在武汉不仅可以吃到“南咸北甜、东辣西酸”各地美食,更有如“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德华”的年糕、“小桃园”的瓦罐鸡汤、“谈炎记”的水饺、“五芳斋”的汤圆,还有臭干子、面窝、欢喜坨、牛骨头、鸭脖子等等。在武汉,人们还有“过早”、“宵夜”的饮食文化:武汉人的“过早”是吃早餐的意思,这种习惯恐怕来源于武汉冬寒夏热的气候特点。冬天,人们早上不愿意离开热乎乎的被窝起床做饭,而夏夜里人们刚刚才来得及享受一下夜里的凉意,不愿意早早睡觉,而早上就更不会爬起来做早餐了,所以无论冬夏,武汉人大多选择来到街边用早点。清晨的“户部巷”,人们一手端碗、一手执筷,沿着小巷一路走过去,边点边走、边走边吃,走到小巷尽头,“过早”也过完了,真是一种感官的享受!而武汉人喜欢吃宵夜的习惯更要归功于武汉的气候:武汉人爱熬夜,尤其是夏季,身处“火炉”中的武汉人经常在凉爽的夜里叫来一帮亲朋好友,点上几瓶啤酒、叫上几道凉菜,然后在一起“咵天”直到东方露白。如果在“吉庆街”用宵夜的时候运气好,说不定你还能欣赏到民间艺人专业水准的表演,而武汉的“吉庆街”一向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民间高人辈出,经常出现在电视剧和“汉派”作家的笔下。转而想想芝加哥的“吃”、甚至美国这个国家的“吃”,我真的可以用“呵呵”两个字来概括。在国内的时候,耳边总是听到小孩子们说:
“我很喜欢吃美国的东西啊!麦当劳、肯德基,我天天吃都吃不腻!”
我不得不提醒一下,进入国内的西餐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和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无论从食物的原材料、烹饪方法还是佐料方面都经过了一定的调整,还总是不断地推出新品来挑起大家的舌尖尝尝鲜。可是在美国,原汁原味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和国内可是完全不一样的——“肯德基”就不用说了,在美国几乎看不到,处于倒闭的边缘,而“麦当劳”虽然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是至今我来到美国已经五年的时间了,从来都没看到过“麦当劳”推出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对了,在我写到这儿的时候,芝加哥的“麦当劳”终于还是出了一款叫做“Blackhawk Sundae(黑鹰圣代)”的冰淇淋,我尝过之后,发现这款所谓的“新品”无非就是在原来“草莓圣代”的上面撒上一些奶油,中间插了一颗樱桃而已,口感又甜又腻,甚至还不如原汁原味的“草莓圣代”,可是这对于老美来说,就算是一种很新鲜的吃法了。除此之外,“麦当劳”始终只有那区区十种左右的东西,一成不变的味道让我吃上两三顿就闻之作呕。可是,就是这区区十来种的食物,却让美国的“麦当劳”餐厅每天都挤满了前来吃东西的老美,而且他们一边吃一边还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至于那些所谓的美国各地“特色小吃”——比如我们芝加哥著名的“芝加哥热狗”,也无非是比其它热狗多夹了些芥末和小辣椒,就能凭借此而成为芝加哥当地的“特色”,真的不知道对于这些老美来说,单调至极的美国食物究竟是幸福还是悲哀。之前我已经详细描述过我们这些中国孩子们在美国是怎么“吃”的,所以不再用过多的文字来重复吧。

再谈谈“文化”。说到文化,就不得不说说武汉的“里份”。武汉是一座沿江而建的城市,老街道很多程顺江走向,加上城内湖泊众多,所以武汉的街道多是曲里拐弯的。要真正了解武汉的文化,就要到那些小巷子里份里去走走逛逛。那些不起眼的、甚至有些破败的巷子和房子可能就是曾经一代名人的故居,可能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和典故。武汉的小巷里份主要集中在汉口,分为两类:一是过去船夫、挑夫聚集的“王家巷”、“汉正街”、“长堤街”一带,在这里,能够体会到过去武汉底层市民生活的痕迹。另一类小巷里份是“六渡桥”、“花楼街”到“三阳路”一带的过去租界地段的石库门建筑。这里在过去,主要是洋行买办、小官僚、艺人、码头把头等有产阶级聚居的地方,许多都有历史文物价值,比如中共“八七”会议原址、毛泽东旧居等等。谈到现代文化,武汉的酒吧也是不错的去处:汉口老租界和沿江大道是武汉“清吧”比较集中的地方。另外,地处汉阳龟山北麓的原“824”工厂区,被一些有着艺术和经营才能的年轻人改造成了另类酒吧区——“824创意工厂”、“汉阳造艺术区”,颇似北京“798”风格。在这里,与几个好友选一处具有异域风情、原为各国领事馆的酒吧里,在烛光下听一曲忧郁、沙哑、缓慢的“SAX”,品一杯回味悠长的“MATELL”,和朋友诉说情怀,有歌、有酒、有朋友,这生活,还有更惬意的吗?但是,如果要是拿美国的城市和武汉来比较文化,那么我相信很多人会笑得咧开了嘴: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史,能谈得上具备所谓“美国文化”的地方也集中在美国东北部的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区,因为那里是美国开国十三州所在。芝加哥地区在1779年——也就是美国开国三年之后才迎来了这里第一批的定居者,于1837年建市,当时的人口只有四千多人。1871年,著名的芝加哥大火烧掉了几乎全部的市区,直到1950年——也就是后来担任芝加哥市市长二十一年之久的“理查德·J·戴利(Richard·J·Daley)”当选市长之后,芝加哥才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期,举世闻名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现在叫做威利斯大厦,北美最高摩天建筑之一)”、“麦考克会展中心(McCormick Place)”和“奥黑尔国际机场(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也都兴建于这一时期。芝加哥的城市历史,这么短短几句话就说完了,而芝加哥号称美国最主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虽然有着始建于1866年、以收藏大量印象派作品闻名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并且还有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组成的教育集团,可是与之相比,武汉也凭着武汉大学的高教水准而名誉全国,东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更是收藏了千余件国家一级文物、二十一件包括“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青花四爱图梅瓶”、“郧县人头骨化石”这四大镇馆之宝在内的国宝级文物而让人流连忘返,研究价值相比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有过之而无不及。

商业方面,芝加哥的世界大牌进驻率要高于武汉,但是由于武汉的“大”,商业网点遍布了市内各区,更有航空路商圈、中山大道商圈、汉正街商圈、中南路商圈、街道口商圈和鲁巷商圈等几大主要商业区支撑起大武汉的商业文化。所以,无论你居住在武汉的哪个区,你都能就近找到方便自己消费的地方。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喜欢“淘宝”的专业人士,在武汉还有服装、古玩、花鸟、电子、茶叶、汽车、家具、图书等专业市场。在武汉购物,是一件让人觉得兴奋的事情,可是反观芝加哥,由于市中心实在太小,可供购物的地方只有“S State St”和“Michigan Ave”两条马路路边的两座“Macy’s(梅西百货)”周边还能逛一逛,而且规模远远不比国内的大型商场。芝加哥的顶级奢侈品专卖店集中在downtown最北边的“E Oak St”路边,东西长度不超过一千米,如果在芝加哥的市中心逛街的话,所有商店全部走下来都不会超过一天时间。但是,大部分住在芝加哥的人都不会住在downtown,所以想要来到downtown购物的话,大家必须要从四面八方广阔的低密度居住区汇集到狭小的downtown,如果开车的话,downtown的停车问题实在让人抓狂,可是要是乘坐地铁或公交车的话——要知道,美国的公交系统和我们国内相比基本就是瘫痪的状态,所以几乎一半的时间都会浪费在路上。出了downtown地区,芝加哥还有位于西郊“奥罗拉(Aurora)”和“奥黑尔机场”附近的两家“奥特莱斯(Outlets)”商场,可是“奥罗拉”的奥特莱斯距离芝加哥downtown足足有四十英里(六十多公里),而机场的那座离downtown也有十七英里(二十多公里)之遥,如果自己没有车子的话,可能大家还没赶到商场,就已经在半路被折腾得没了逛街的体力…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5: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5-1 04:47
完。附送一张人种分布图。赴美旅游求学移民必看。选错地方就嗨皮了

http://demographics.coopercenter.o ...

最后一张亮了,又是一个被老黑占领而衰落的城市。参看更惨的两位,St Louis and Clevela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5: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香港大连 发表于 2016-5-1 04:57
首先来说说“吃”吧。人们常说:
“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
的确,来到武汉的外地人,没 ...

五大湖区的城市巅峰在五六十年代,看看WIKI他们那时候的人口,比现在要多40%左右。随着制造业的衰落,黑人增多导致的治安恶化,原来几个很牛逼的大城市都衰落了。参看st Louis, Cleveland, Detroit.唯一的一个例外是MSP,好像太冷了所以黑人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5: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cgwang1229 发表于 2016-5-1 05:37
五大湖区的城市巅峰在五六十年代,看看WIKI他们那时候的人口,比现在要多40%左右。随着制造业的衰落,黑 ...


克利夫兰


圣路易斯


底特律

这几个城市全都去过,真是呵呵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5: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城市在文化,历史,饮食上肯定比不上中国。但是美国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是中国暂时比不上的。就看芝加哥的GDP是武汉的三倍多。的确,美国城市很多的设施相比中国城市的会更旧,但是美国城市做规划的时候就是考虑到很多设施是要使用很长时间。中国存在太多不必要的重建和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中国的城市没有必要跟美国做比较,只要能够跟合理发展,超过美国是迟早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6: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勒个擦,你太牛逼了。我就去过Cleveland。 这国际劳动节说一下,美国和加拿大是不过五一劳动节的,这个国际应该是共产国际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cgwang1229 发表于 2016-5-1 06:01
我勒个擦,你太牛逼了。我就去过Cleveland。 这国际劳动节说一下,美国和加拿大是不过五一劳动节的,这个 ...

我特奇怪你当初去克利夫兰干什么去了。。。我只是从芝加哥自驾到纽约,中途在克利夫兰过了个夜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7: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芝加哥和东方芝加哥,借鉴对方经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8: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弱弱的问一句,美国真的很差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8: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5-1 04:38
海军码头公交首末站

两个月前才在这里做了公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香港大连 发表于 2016-5-1 06:10
我特奇怪你当初去克利夫兰干什么去了。。。我只是从芝加哥自驾到纽约,中途在克利夫兰过了个夜而已。

去克利夫兰看球啊,也就呆了一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0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lenovoX2013 发表于 2016-5-1 08:29
各位,弱弱的问一句,美国真的很差么?

呵呵,如果世界都不用美元了就说明美国是真的很差,反之就是被洗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0:28 , Processed in 0.03439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