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19 2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高悬 护航发展保稳定
浏览次数:180 作者: 陈崇韧 信息来源: 淮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18 字号:[大 中 小]
——我市公安经侦部门严打严防经济领域犯罪综述
2015年以来,全市公安经侦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公安中心工作,针对关系我市经济秩序稳定的金融犯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等违法行为,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相继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打、严防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立经济犯罪案件828起、破案5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6人,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也被公安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执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典型案例】2015年5月,工商部门移交我市警方一条重要线索:有人涉嫌在淮南大量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名牌鞋及其他商品。经侦民警迅速展开调查,发现嫌疑人陈某等人在安徽合肥、淮南等地商场,以特卖品名义大肆销售假冒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鞋,且陈某资金账户与福建、浙江、江苏、湖南、上海等地多家商户往来频繁。随着案件持续深挖,一个组织严密、人员众多、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淮南警方将该案逐级上报公安部经侦总局,发起集群战役。各地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联手开展收网行动,成功将该团伙骨干成员缉拿归案。
【举措成效】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中,全市公安经侦部门遵循“决不允许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决不允许假冒伪劣产品严重侵害知名企业知识产权、决不允许造假者在安徽蛰伏藏身危害全国”的“三个决不允许”原则,不断完善常态化打假工作格局,持续掀起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强大声势,并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全市经侦部门共立侵权假冒犯罪案件51起,破案39起,其中发起并收网集群战役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查获各类侵权假冒商品30余万件。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先后3次发来贺电,对我市打击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典型案例】2015年3月,犯罪嫌疑人钱某注册成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上线的大力支持下,租用田家庵区繁华地段公寓作为办公室,以销售汝官瓷器、金丝楠木手串等产品为幌子,通过公司网站、招商会、微信群等形式大肆宣传,鼓吹公司奖金制度和美好前景。按其许诺,每购买一件万元产品即可注册为会员,每天都享受公司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四的分红,会员每发展一名下线就能拿到百分之十的提成,诱使会员不断“拉人头”发展下线,骗取钱财。嫌疑人钱某、张某共发展下线层级20级以上,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涉案人员逾200人。警方在查实固定犯罪证据后,一举摧毁该传销窝点。
【举措成效】在打击传销犯罪工作中,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坚决贯彻市局和省厅经侦总队工作部署,坚持主动出击,把工作重点放在摸线索、抓头目、破大案、摧网络上,对传销犯罪出重拳、下狠手,不断掀起严打整治高潮。2015年以来,全市经侦部门共立传销犯罪案件23起,破案15起,其中省厅督办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人,其中A级头目7人;捣毁传销窝点23处,清查遣散传销人员1500余人。通过保持高压严打,有效防止了传销犯罪在我市蔓延。
【典型案例】2015年1月,潘集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辖区10余位群众报案,称田集街道居民刘某承诺高息借款,支付数月利息后失联。接警后,经侦民警迅速介入调查。鉴于此案涉及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缜密侦查。经查,刘某等人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通过其成立的理财公司虚构事实,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本市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1000余万元。借款一部分用于支付自身奢侈消费,少量资金用于偿还借款人利息。至2015年1月,该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受害群众的本金及利息。经过持续多月的追逃抓捕,专案组锁定嫌疑人藏匿于河南省漯河市,迅速调集警力出击,在蹲守3天3夜后,将刘某等人成功抓捕归案。
【举措成效】近年来,多地爆出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一些金融机构或个人利用虚假项目,许以高额回报,非法吸取公众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便逃之夭夭,造成投资人损失惨重,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针对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态势,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串并线索,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立足本职严打严防,发起针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凌厉攻势。2015年以来,全市经侦部门共立非法集资案件35起、破案22起,其中省厅督办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涉案金额达8亿余元。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之年。”采访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表示,今年经侦工作将继续按照市局党委和省厅经侦总队的部署,以“聚精会神抓工作、严于律己重清廉、奋发有为争先进”为目标,严厉打击经济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广泛深入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假冒伪劣商品、假发票、银行卡等经济犯罪知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