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18 07: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扎根基层的“贴心人”
浏览次数:20 作者: 贾静 信息来源: 淮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16 字号:[大 中 小]
——记安徽省“双百优医生”李彩琴
在三十多年平凡而漫长的岁月里,她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把整个心血都无私献给了基层卫生事业,用精湛的医术,让周边的群众解除了病痛。她就是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卫生院内科医生——李彩琴。
勤奋钻研,提高医术水平
李彩琴常说:“精湛的医术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必备的能力,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对一名基层医生来说,到省市大医院进修深造是每名医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提高业务技能的难得机会。2006年,由于她工作突出被医院先后选派到安徽省省立医院普内科进行学习深造,她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带着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心向专家请教,不断学习和掌握内科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内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并通过购买医学最新教材、网上查阅等方式如饥似渴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和信息。在长期工作学习中,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精湛的医术为周边的群众解除了痛苦,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给卫生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敬业奉献,恪守职业道德
内科是基层卫生院最忙碌的一个科室,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诊治工作,也是风险最大的一个科室。去年诊疗门诊及住院患者达八百多人次,由于李彩琴同志医术高、医德好,很多病人都慕名来就医,仅她一人接诊的病人就多达三百多人次。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她始终任劳任怨,几乎节假日都不能正常休息。不管多累,遇到危、急、重病患者抢救,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从无怨言,得到了病人及家属和同事的好评。
长年累月的精神高度集中工作,使她患上了高血压、颈椎病。她强忍病痛坚守工作岗位。去年一个严寒冬日的夜晚,她血压高100/160mmhg,在值班室输液体,突然接到电话,得知新河村一村民因突然昏迷,生命垂危送到医院抢救室,她立即拔掉液体,与同事们立即冲上急救,并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派车前来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经过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当她从抢救室出来时,一下子倒在了同事的怀里。多少个急救的日夜,多少张感激的面孔,多少对生命渴望的眼神都深深地印在了李彩琴的心里,她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又有着十分不平凡的意义。
德艺双馨,坚守做人底线
李彩琴不仅医术精湛,更是爱院如家,爱病人似亲人。她对待每一位患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永远是温和的轻声细语,如春风化雨,用一颗宽厚的医者之心安慰患者,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她们的思想顾虑,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坚持合理用药,努力做到“让病人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康复出院”。面对病人家属递送上来的“红包”,她一概婉拒,成为全院医德医风典范。有一次,一位住院病人带的钱不够,还没有陪护人员,为方便就医,李彩琴把身上的500块钱借给了病人并帮办理了住院手续。没有陪护,李彩琴就当起了家人帮病人护理。在她的精心治疗和陪护下,患者病情终于好转,而此时的她体重比手术前整整瘦了10斤。她的医德医风和她对医学的严谨态度以及精湛的医术给许多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于律己,奉献不求回报
作为科室的老医生,李彩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刻用自己的严谨态度感染人,用模范形象来带动人。她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病人。早上7时来到医院,先去对重症病人进行检查,然后去病房查看病人,她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三个小时。长期的超负荷的工作让她患上了下肢静脉曲张,双腿浮肿,穿鞋子都很困难,上下楼梯时也是比较艰难。30多年来,她所在的科室,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她更加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加大年轻大夫的培养,不仅把自己的诊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而且在看诊过程中更是手把手地教。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工作热情明显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有效加强,2014年被医院评为优秀科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