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义务宣传员

[江城资讯] 2016年12月7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wwww 发表于 2016-12-7 10:04
刁没把心思放经济上,或者说根本不懂怎么搞经济,这点谁都能看明白,不是出台几个空政策就洗白的了的。
...

习不懂经济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权限吧,可以拦住一些水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6-12-7 10:21
习不懂经济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我也是笑而不语,哈哈,免得被权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3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wwww 发表于 2016-12-7 10:04
刁没把心思放经济上,或者说根本不懂怎么搞经济,这点谁都能看明白,不是出台几个空政策就洗白的了的。
...

现在管得严,说话得注意,不能随便评论政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马拉松今天正式报名,算不算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wwww 发表于 2016-12-7 10:04
刁没把心思放经济上,或者说根本不懂怎么搞经济,这点谁都能看明白,不是出台几个空政策就洗白的了的。
...


某强的学生吧,读了西方经济学没有和中国国情结合,没有消化好,就开始照搬宣科,焉得不败?

基层的官员们和民营老板们都知道,习老大的班底比GWY的班底更接地气。

朱某人对武汉是不好,但其对国内经济的整合是学贯中西的体现,能针对现实经济和国情出招,而目前这位只是个消化不良的“经济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有大智慧,汝等不要妄议。武汉人民坚决支持习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就有三个被屏蔽的,好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1:5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扯歪了,谈点正经事吧。手机复制粘贴的。“三驾马车”助推湖北制造业崛起 2016-12-0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      100多年前,展现了当时制造水平的巨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沉没。   如今,一艘新的泰坦尼克号即将问世——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泰坦尼克号船长269.06米,船宽28.19米,内设宴会厅、剧场、观景台、游泳池等,将重现当年风采。“我们正谋划高级邮轮事业板块,展现中国船企的高端制造水平。”武船集团副总经理王渭龄说。   这是湖北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武船、武重等一批“武字头”企业实力更加强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业不断涌现……智能制造、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绿色制造就像“三驾马车”,正助推湖北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智造是企业的共识   走进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由扩散器、空心主轴、燃气轮机配件等组成的“钢铁世界”映入眼帘,车间上空大型装备运输机器呼啸而过。   “宜昌船柴通过探索智能制造,投入运行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主要数控机床联网,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总经理张卫华说,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中小缸径低速柴油机制造最强企业之一。   如今,智能制造已成为宜昌众多制造企业的发展共识。安琪集团运用“鼠标+生物技术”,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提高了竞争力;兴发集团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解决了黄磷行业的视觉污染等问题,每年可节约成本2000万元;宜昌华强科技公司投资4亿元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将提高50%,运行成本降低20%。   “预计到2020年,宜昌市规模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达85%,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65%,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40%以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宜昌市市长马旭明说。   近年来,湖北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装备;聚焦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授牌14家企业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推广典型企业的智能化协作、生产和管理模式,“智造”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是全局的核心   重量达1200吨,总高度达23.2米,加工直径达28米,加工零部件的重量可达800吨,加工高度可达13米……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最大规格数控立式车床,刷新世界纪录,成了世界机床行业的“大哥大”。   在跨江大桥建设工程的牵引下,武船重工开发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钢桁架桥构件生产线,武桥重工研发生产了桥梁支座等装备,填补了国内桥梁附属设备领域的空白;为配合武汉地铁工程建设,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武汉中直电器公司将船舶领域的直流开关技术应用到地铁配电成套设备中,打破了国外垄断。依托重点工程,武汉正不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   “从钢铁到汽车,从汽车到光纤,从光纤到芯片,武汉制造业在创新升级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武汉市市长万勇说。   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湖北的选择。为此,湖北着力搭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整合,建成“光谷青桐汇”等创客空间200多家,成立“高端数控装备”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统计,2015年底,湖北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4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9家,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53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老工业基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绿色是转型的方向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纺织厂提供生产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加捻核心技术和专利,年销售额近3亿元。该公司按照“绿色、低碳、环保、智能”思路,设计研发出高效节能型直捻机,可减少车间空调用电,与普通设备相比节能20%至40%,并能降低噪音,改善生产环境。   宜昌天美国际公司通过逐步淘汰各类化石能源,全部采用葛洲坝一座小水电厂的绿色水电,目前已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成为欧莱雅集团在中国乃至亚太区建成的第一家零碳排放绿色工厂。   “当前,绿色制造不仅是新兴制造企业的选择,也让传统制造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马旭明说。   近年来,湖北对沿江重化工及造纸企业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倒逼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绿色产业,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今年1至9月,湖北节能环保装备相关产业增长50%以上,循环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   制造业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等排放多,因而绿色制造便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将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到2025年,绿色制造标准在各行业普遍应用,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说。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夏静)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7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   

  100多年前,展现了当时制造水平的巨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沉没。
  如今,一艘新的泰坦尼克号即将问世——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泰坦尼克号船长269.06米,船宽28.19米,内设宴会厅、剧场、观景台、游泳池等,将重现当年风采。“我们正谋划高级邮轮事业板块,展现中国船企的高端制造水平。”武船集团副总经理王渭龄说。
  这是湖北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武船、武重等一批“武字头”企业实力更加强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制造业不断涌现……智能制造、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绿色制造就像“三驾马车”,正助推湖北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智造是企业的共识   走进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由扩散器、空心主轴、燃气轮机配件等组成的“钢铁世界”映入眼帘,车间上空大型装备运输机器呼啸而过。
  “宜昌船柴通过探索智能制造,投入运行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主要数控机床联网,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总经理张卫华说,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中小缸径低速柴油机制造最强企业之一。
  如今,智能制造已成为宜昌众多制造企业的发展共识。安琪集团运用“鼠标+生物技术”,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提高了竞争力;兴发集团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解决了黄磷行业的视觉污染等问题,每年可节约成本2000万元;宜昌华强科技公司投资4亿元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将提高50%,运行成本降低20%。
  “预计到2020年,宜昌市规模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达85%,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65%,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40%以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宜昌市市长马旭明说。
  近年来,湖北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装备;聚焦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授牌14家企业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推广典型企业的智能化协作、生产和管理模式,“智造”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是全局的核心
 重量达1200吨,总高度达23.2米,加工直径达28米,加工零部件的重量可达800吨,加工高度可达13米……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最大规格数控立式车床,刷新世界纪录,成了世界机床行业的“大哥大”。

  在跨江大桥建设工程的牵引下,武船重工开发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钢桁架桥构件生产线,武桥重工研发生产了桥梁支座等装备,填补了国内桥梁附属设备领域的空白;为配合武汉地铁工程建设,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武汉中直电器公司将船舶领域的直流开关技术应用到地铁配电成套设备中,打破了国外垄断。依托重点工程,武汉正不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
  “从钢铁到汽车,从汽车到光纤,从光纤到芯片,武汉制造业在创新升级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武汉市市长万勇说。

  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湖北的选择。为此,湖北着力搭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整合,建成“光谷青桐汇”等创客空间200多家,成立“高端数控装备”等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统计,2015年底,湖北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4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9家,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53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老工业基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绿色是转型的方向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纺织厂提供生产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加捻核心技术和专利,年销售额近3亿元。该公司按照“绿色、低碳、环保、智能”思路,设计研发出高效节能型直捻机,可减少车间空调用电,与普通设备相比节能20%至40%,并能降低噪音,改善生产环境。
  宜昌天美国际公司通过逐步淘汰各类化石能源,全部采用葛洲坝一座小水电厂的绿色水电,目前已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成为欧莱雅集团在中国乃至亚太区建成的第一家零碳排放绿色工厂。
  “当前,绿色制造不仅是新兴制造企业的选择,也让传统制造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马旭明说。
  近年来,湖北对沿江重化工及造纸企业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倒逼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绿色产业,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今年1至9月,湖北节能环保装备相关产业增长50%以上,循环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
  制造业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等排放多,因而绿色制造便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将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到2025年,绿色制造标准在各行业普遍应用,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说。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夏静)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7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 容错机制津门素鸡之前就商量好了 洪山区出的那个有不少试水的成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3: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lushiqi 发表于 2016-12-7 10:21
习不懂经济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笑话。。。

最大的笑话应该是阿谀奉承的嘴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大武汉 于 2016-12-7 13:12 编辑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6-12-7 10:49
某强的学生吧,读了西方经济学没有和中国国情结合,没有消化好,就开始照搬宣科,焉得不败?

基层的 ...


眼镜,怎么看都不喜欢他,不是sm好bi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就看到这个泰坦尼克号的新闻了,建在四川遂宁,当时还没注意到是武船在建,只觉得这个项目有点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7 13: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筱河潺潺 发表于 2016-12-7 13:16
前几天就看到这个泰坦尼克号的新闻了,建在四川遂宁,当时还没注意到是武船在建,只觉得这个项目有点傻。。 ...

搞旅游、摆造型、拍电影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12:32 , Processed in 0.04503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