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7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1日,在戚墅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州南车城轨基地项目工地上,主体工程地基开挖正如火如荼进行,建设单位——常州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忠芳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2.66亿元,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总组装150辆城轨车辆的生产能力,并储备二期城轨车辆大修架修业务的基础条件。主体工程预计明年1月完工。“由此,常州将开创地铁制造史,‘常州地铁常州造’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汤忠芳自豪地说。
记者:当初提出城轨基地项目,有何目的和意义?
汤忠芳:该项目是推进中国南车发展战略、推动常州低地板有轨电车交通示范线项目建设的需要,也是满足南车戚墅堰公司和南车浦镇公司自身发展、占领常州城市轨道车辆市场的需要。
针对我国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要求,中国南车2013年2月与常州市政府签订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常州城市低地板车辆项目,力争到2015年,将南车戚墅堰公司建设成为百亿级企业,支持常州发展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基地。中国南车则整合内部资源,由南车戚墅堰公司联合中国南车旗下具有城轨车辆生产资质的南车浦镇公司共同组建了常州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来承担城轨车辆生产和维保业务。
记者:这个城轨基地,对常州会产生多大影响?
汤忠芳:从全国范围来看,有资质生产地铁车辆的企业只有7家,南车浦镇是其中之一。借助南车浦镇的技术、生产制造优势,进行重新设计,添加城市特色,形成自己的自主品牌,来拓展常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整车组装、销售、修理、改造、维护及配套零部件销售和装备专业服务等领域,也是填补常州地铁制造的空白。
按照现有建设规模,可年组装轨道车辆150辆;年架修、大修城轨地铁车辆、低地板有轨电车120辆。随着轨道交通制造产业链的延伸,可拉动与之相配套的装饰、灯具和电网等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产业联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