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2-10 06: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长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湖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总商会)名誉会长杨须红: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到实处
武汉长兴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额6.5亿元,是一家民营企业,旗下拥有三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从事高低压交流成套电器设备、智能断路器、开关元器件、直流牵引成套供电系统、牵引整流箱式变电站和超级电容充电装置、工程安装及总承包等领域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企业年产能30亿元,2016年10月,集团下属武汉中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
下一步,企业将以轨道交通牵引供配电产业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长兴集团已在内蒙、广东、辽宁设立分公司。2017年销售目标为10亿元,并计划在两三年内将中直电气到主板上市,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企业面临政府支持高新科技制造型企业政策落实不完全到位、作为民营企业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在企业减负、资金帮扶、市场准入、服务措施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针对高新科技型制造业都出台了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难以“落地”,企业的负担依旧沉重。在实际市场竞争中,长兴集团难以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瓶颈”。
未来五年,长兴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计划投入研发资金五千万元,努力为创建国际一流的民族制造业品牌不懈努力。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总裁李杰:
为企业海外并购开通绿色通道
人福医药集团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成长起来的本土上市公司。目前拥有医药工业企业22家,海外机构9家,跻身全国医药工业30强。在麻醉药、维吾尔药、计生药物等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导地位,是湖北省医药工业龙头企业。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36%。
2017年,人福医药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对现有在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多建设几条符合美国及欧盟标准的制剂生产线;二是国内并购有优质产品资源的中小企业;三是继续加大海外并购力度,聚焦有新技术、营销网络等资源的项目,加速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目前外汇政策收紧,公司海外并购及海外业务运营受到影响。建议政府在企业用汇方面分类管理,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对公司核心业务的海外并购及海外业务运营的用汇需求设置绿色通道。
目前武汉市已无一家单位可以处置医药行业危险废物,全省范围内能处置医药行业危险废物的单位仅有3家,且存在不接收跨市转移、处理量小、运营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绝大部分其他省份都禁止外省危险废物转入,跨省转移也存在极大障碍。上述情况导致我公司在汉的5家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危险废物的储存、处理等方面碰到困难。由于危废积压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恳请市委市政府协调在武汉市设立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并协调省内危废处理单位接收我公司危废物品。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慧轩:
提升城市发展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控股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确立了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导,向泛IT、移动互联、云计算与云服务等信息产业核心领域集中发展战略,全面构筑从“芯”到“云”的信息产业生态系统。
在手机移动芯片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大约为27%,产品行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物联网和智能卡芯片领域,居于国内第一的位置,市场占有率大约为25%;在企业级通信设备市场,紫光位于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市场占有率约为35%。BAT相当一部分互联网设备也是由紫光提供的。
我们在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过程中,将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集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于一体,致力于带动设计、封装、制造、应用等芯片产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致力于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协同,致力于在武汉市形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尖端科技,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和全球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掌握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就必须解决“缺芯少魂”的问题,这是一场绕不过去的战役,也是一场必胜的战役,我们充满信心。同时,这也是一场需要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的战役。恳请武汉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以举全市之力打好这一关键战役的战略定力和必胜决心,进一步支持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建设,在工程建设、人才引进、研发投入、配套条件、税费征收、市场化机制营造等环节,给予更大的支持。紫光集团将集中优势力量,全力以赴推动项目的实施,使命必达。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雍:
全面减轻制造业税负成本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3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成立的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桥梁机械制造厂,2005年改制为混合所有制形式的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为桥梁工程装备(含桥梁钢梁)、海洋工程装备、铁路救援起重机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以及海上风电工程安装及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等四大板块,年产能可达到40亿元左右。在海工装备和海上风电安装施工领域进入国内外第一梯队。公司还承担多个国家、铁道部及省市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级新产品奖4项、铁道部科技进步奖6项等。
未来,武桥重工将在海洋工程装备、高铁救援装备的研发、设计上确保重大突破,力争在大型装备制造业内做到全球领先,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桥梁与海工装备领军企业,并成为武汉大型装备制造业的一流企业,且力争实现集团与资本市场对接,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武汉的发展,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大装备制造业融资力度,优化融资环境。积极地优化和稳定金融机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存量债务期限重组、合理确定授信定价、本息还款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改善经营财务状况,确保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正常生产经营融资需求。二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经济刺激和政策帮扶力度,出台减税降费措施,全面减轻制造业税负成本,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率。三是在建设项目用地方面,推动项目建设,促进我司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