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13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享单车能否设置“推荐停放点”
武汉晚报
记者调查
小区里、盲道上都有随意停放
昨天, 记者来到汉口东立国际小区,小路边、楼栋口、草坪上,可以看到随意摆放的单车, 几个孩子还骑着单车相互追逐,玩耍后就让车子丢在树下。
在小区外的工农兵路上,一辆共享单车直接停在盲道上,路边公共自行车的桩孔里竟然插进共享单车。
记者调查发现, 在武汉不少地方,非机动车道、步行道、主次干道转弯口、闹市区,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对环境秩序以及出行安全产生了影响,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记者采访一位在小区内停车的居民,他说:“共享单车不是主打无桩设计,随借随还吗?”而这,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一致的理解。
在南湖玫瑰湾社区,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共享单车的无桩、随地停放的模式,变相地给小区出行“添堵”。
有趣现象
共享单车在杭州、太原无人问津
摩拜、OFO这阵风已经席卷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但是有一个有趣现象是, 共享单车虽然现在如此火热,但是却在杭州、 太原城市里无人问津,其原因是杭州、太原的公共自行车规模化、程序化的运营。
以杭州公共自行车为例,经过10年的建设,目前杭州拥有公共自行车8.4万辆,站点3000余个。 由于规范的运营管理,有序的车辆调运,日租还量达30多万次,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了杭州市民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据测算, 杭州的单车容纳量是7万辆左右,而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车的投放量已大于该数量,因此共享单车很难在杭州市区分得一杯羹。
同样在太原也如此, 免费使用、站点密集、管理科学规范等公共自行车共有的特点,作为新兴的共享单车并不能如初期预想一样进入太原。
专家说法
一个规范但覆盖不够
一个方便但管理不够
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停车桩”。 共享单车的推行,其初衷是为了给市民提供随用随骑、随停随锁的租车方式。 但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由于采取零维护、零调运模式,已经暴露出车辆乱停乱放、押金退还滞后等问题,并没有发挥共享单车“快捷、方便”的优势。
有专家建议,共享单车应该试点“推荐停车点”,以规范运营,提高共享率。
对武汉来讲,公共自行车主要在居民区、地铁站、公交站点、商超、医院、旅游景点等设置有桩站点,但由于还处于建设期,覆盖率还有待提高。
其实,无论是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追求的最终社会效果殊途同归——提高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承担率。“一个是方便有余, 后续问题多; 一个是规范管理, 覆盖不够”, 共享单车经营者需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公共自行车加快站点建设,提高覆盖率。 记者喻敏 通讯员 王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