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青木大佐

[江城资讯] 2017年3月8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8 10: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3-8 10:29 编辑
青木大佐 发表于 2017-3-8 10:20
可惜就是写字楼、酒店之类的公建少了,尽是些黄色楼盘!除了道路,还是缺乏国际大都市的风貌!


。。。还行吧,不可能要求武汉每个地方都是国际大都市风貌,该有生活气息的还是要有生活气息的。比起国际范,更希望武汉像日本一样干干净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9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
建设武汉全国碳市场中心
    湖北日报讯 本报北京7日电(全媒体记者张辉、江卉)以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李长安为第一提案人,丁烈云、刘惠好、郑军、杨占秋、胡树华、黄利鸣、韩爱萍、舒心联名的一份提案,建议建设武汉全国碳市场中心,从政策和资金层面支撑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实现“中部绿色崛起”,助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
    委员们认为,湖北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颇具典型性和普遍性。通过市场化工具,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委员们列举了建设武汉全国碳市场中心的可行性: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洼地,为“中部绿色崛起”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湖北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包括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碳金融中心等)雏形;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软硬件基础最好等。
    委员们建议,从国家层面明确武汉碳市场的中心地位,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将“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管理有限公司”落户武汉;加大对碳金融创新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碳金融衍生产业发展;尽快打通外资入市通道,支持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增强我国在国际碳交易的定价和议价能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木大佐 于 2017-3-8 10:27 编辑

教育部公布工业机器人项目合作院校,湖北仅3所高校入选
象牙塔那点事儿 2017-03-08 06:24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115所职校为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仅有3所高职院校入选,分别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这三所入围的高职院校吧!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首批国防军工院校之一,在发展历程中曾更名为中湘干部学校、第二一二技工学校、湖北工学院、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武汉机械工业学校、武汉船舶工业学校,1998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置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力争中心落子武汉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辉 江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一种,我省碳排放交易已开市近3年。
    目前,湖北碳交易市场各项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二级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武汉已从全国7家碳交易试点中脱颖而出,如何力争全国碳市场中心落子于斯?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

    全球第二大碳市实至还需名归

    企业通过节能改造,提高机组效率,能耗大大下降。节约下来的排放量,在碳市场上卖出,企业获得收益。
    “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样的‘买卖’每天都在上演。”李长安委员介绍,碳交易是一种用市场方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通过让排碳“有价”,倒逼企业节能减排,还可为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转型发展和生态补偿提供资金,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7家、中部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李长安委员介绍,根据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今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他列举一组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湖北二级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93亿吨,总交易额69.43亿元,分别占全国78%和82%,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碳金融创新的数量、种类和规模也遥遥领先。
    他自豪地说,全国90%的碳金融、碳中介机构与武汉碳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碳金融市场服务网络能覆盖全国市县一级,湖北已初步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雏形。全球第二大碳市,实至更需名归,应赋予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功能。

    基础强 优势大 风险可控

    杨占秋委员认为,各地为争取碳市场中心地位竞争激烈,但各地单一碳市场成交量没有超过全国碳市场比重的1%,长此以往,恐将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抬高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运行成本。
    “建设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湖北的软硬件基础最好。”胡树华委员表示,国家碳交易试点为武汉锻炼了一支碳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培育了一批国内知名的研究专家和团队。此外,5万平方米的全国碳金融市场聚集区“碳汇大厦”正在建设,部分机构已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金融集聚效应初显。
    黄利鸣委员介绍,国家正在筹建碳排放权登记结算专业运营机构——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碳登”)。目前湖北正负责牵头中碳登筹建工作,已起草可研报告和技术方案,初选了运行和维护主副数据中心的建设场地。他认为,湖北有强大的软硬件基础和实践优势,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是让中碳登落户湖北武汉的时候了。
    委员们建议,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碳金融市场,扩大我国碳金融市场规模,加速我国碳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

    激发全民参与构建绿色生态

    “湖北要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全民参与必不可少。”李长安委员介绍,在国外碳金融发展较好地区,碳基金和碳资管计划等产品都是个人参加碳市场的合适选择。
    我国也有成功实践。去年8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长成后由蚂蚁金服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目前,用户在蚂蚁森林累计种虚拟树超过111万棵。
    李长安委员建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个人碳产品的开发,借鉴“蚂蚁森林”模式,让绿色生活可衡量,让低碳生活可感知,激发全民参与构建绿色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飞 发表于 2017-3-8 10:25
。。。还行吧,不可能武汉每个地方都是国际大都市风貌,这都三环外了,该有生活气息的还是要生活气息

你说的也对  不过总觉得大立交  十字路口这种地方还是要注意一点的  而且这个楼盘这里好像也不是三环线外吧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6条在建地铁站名征集市民建议
本周六前可通过网络投票参与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郭徽 通讯员刘丹丹 袁永华)地铁站点取啥名?请您投票提建议。今日零时起,武汉6条在建地铁线路开始进行站名公示,本月11日24时截止。
    据武汉地铁集团介绍,此次公示的6条在建地铁线路包括:1号线径河延伸线、2号线南延线、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11号线东段一期、阳逻线。市民可登录投票网页(hb.qq.com/a/20170306/023473.htm),对各条线路中的拟定站名进行投票,点击“同意”或“不同意”。不同意的,可提出建议站名。武汉地铁集团将对市民意见进行整理,并采纳其中的合理化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3-8 10:33 编辑
青木大佐 发表于 2017-3-8 10:29
你说的也对  不过总觉得大立交  十字路口这种地方还是要注意一点的  而且这个楼盘这里好像也不是三环线外 ...


楼盘在三环线内,绿化三环线外,汉阳跟武汉开发区交界处,永旺旁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企业研发  加快研发税收优惠落地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茜、通讯员朱彦)日前,记者从省国税局获悉,该局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打造融合国地税业务“全天候、全业务、全流程”电子税务局,助力自贸区建设。
    为鼓励自贸区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打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省国税局将在自贸区内继续推行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与省科技厅共同打造,实现企业研发备案、科技部门鉴定、税务部门后续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全覆盖、过程全监管,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完研发项目申报、审核、鉴定等事项,避免多头找、多次跑。
    为鼓励自贸区企业“走出去”,该局在武汉、宜昌、襄阳等地部分企业开展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进一步提高审核办理效率。该局将做好自贸区内外资企业、大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一户一策”精准服务,做精做优对千户集团企业、“金种子”企业的点对点服务。建立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移动微平台,充分利用双边磋商机制,积极化解涉税争议,为跨境纳税人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该局还推进办税服务厅与电子税务局融合发展,实行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办税模式,“线上线下”服务互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创新 铸造转型升级“发动机”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文俊 通讯员丘剑山

    烽火通信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一根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全球首款以液态氢为能源的客车“泰歌号”在汉下线,氢能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进程加快……
    科技创新,湖北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全省上下以创新打造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催生新需求,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

    营造磁场,培植“创新沃土”

    “从7个人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年销售超过5亿元、能与国外厂商抗衡的企业,依靠的是科技创新。”2月16日,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武汉精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骞介绍,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抓住平板显示检测技术升级换代的机遇,打破我国平板显示检测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现已累计申请专利420件,先后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等荣誉,创造多个行业第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胆探索,立足服务创新主体,出台了《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湖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湖北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的法规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法规政策环境,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创新沃土结硕果。武汉锐科研制出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用特种光纤,突破了国际特种光纤产业垄断格局;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微铸锻”金属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制造历史。新组建的小龙虾、香菇两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淡水产品加工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山蔬菜等1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机勃勃。
    数据显示,去年,湖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7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3.9%,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761.62亿元,增长13%,高于同期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实现三年翻番,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在孵企业4500多家,总数超过1.6万家,保持中部第一。

    产学研合作,催生“湖北制造”

    2月23日,“湖北氢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入选2016年度湖北十大科技事件。首批常温常压液态储氢公交车及物流车有望今年在我省投入试运营。
    “泰歌号”在湖北的诞生,源于海归学者程寒松教授的一项常温常压储氢技术成果,该成果以2000万元的价格达成技术转让,迅速进入了市场转化。该成果从孵化到转化,都离不开由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副总经理刘超介绍,研究院既是科技成果产业的孵化器,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对外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和窗口。
    紧扣出成果促转化,湖北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着力调动各地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首次采取后补助方式,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按照10%的比例给予补助,共支持31所高校的699个项目,安排补贴经费1228.6万元;充分发挥“科惠网”的作用,精选100项重大科技成果开展首让成果挂牌交易,创造性地采取科技成果视频推介方式,并通过电话、邮件、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成果转化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成果承接方实施精准服务,有效提高了成果推介和对接的成功率。
    去年,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共组织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55项。其中,武汉光电工研院的金属零部件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1000万元的价格完成转让,武汉奋进公司和湖北航特公司合作实施的“轻合金重力铸造自动化浇注示范项目”多项指标媲美进口产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不能只像日本,日本地震带国家,强震不断,武汉没这顾虑,高度、品质、环境一样不能少。

碳交易所要是落户武汉,以后妥妥的四大金融中心之一,北上深武不是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日报讯  湖北今年有哪些重大项目开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中,这些项目有什么新特点?湖北省“补短板”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李乐成(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我省注重发挥投资在供需两端的支撑作用。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近7000个,涉及总投资额1.4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26个,包括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华星光电(四期)、武汉地铁12号线、6号线二期等项目。
    这些重点项目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将显著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改善民生,为我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我省针对扶贫攻坚、农田水利、城市排涝、交通网络、生态环保等九个最突出“短板”,力争未来3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全面完成95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成高标准农田2140万亩;全面提高五大湖泊和四湖流域骨干河渠堤防标准,增强易涝地区外排能力;全面提升配电网保障水平;新建改建等级公路、农村公路;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沿江重化工及造纸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加强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营收8450亿元 中国驰名商标33个
湖北食品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三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晓杰)2日,省经信委公布的《2016年湖北食品产业发展情况》显示,去年,湖北食品产业收入8450亿元,同比增长7%,食品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省各大产业之首,稳居全国第三。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拥有旺旺等中国驰名商标33个,九珠等湖北省著名商标15个。
    去年我省食品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收入4885亿元,食品制造业收入1236亿元,酒、饮料和茶制造业收入1720亿元,烟草板块的收入同比下降14.2%。稻花香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02位,枝江酒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劲牌公司上缴税收连续10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创新,正成为我省食品新动能的催化剂。以劲牌为例,去年该公司自主制订并实施企业标准3206项,其“保健酒智能制造项目”入围2016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互联网+”方面,良品铺子投资5000万元,打通研发、供应、物流等全产业链,一跃成为全国休闲食品行业领军者。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公司是以生产系列传统米酒为主的食品企业。去年该公司投资2000万元完成生产线升级改造,与三江航天共同研发,将传统包装工艺改成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线,开创我省米酒行业智能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省食品行业依然存在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不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食品产业还需进一步夯实原料基础,突出产品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力争碳排放交易中心落子武汉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辉 江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一种,我省碳排放交易已开市近3年。
    目前,湖北碳交易市场各项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二级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仅次于欧盟碳市场。武汉已从全国7家碳交易试点中脱颖而出,如何力争全国碳市场中心落子于斯?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

    全球第二大碳市实至还需名归

    企业通过节能改造,提高机组效率,能耗大大下降。节约下来的排放量,在碳市场上卖出,企业获得收益。
    “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样的‘买卖’每天都在上演。”李长安委员介绍,碳交易是一种用市场方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通过让排碳“有价”,倒逼企业节能减排,还可为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转型发展和生态补偿提供资金,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7家、中部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李长安委员介绍,根据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今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他列举一组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湖北二级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93亿吨,总交易额69.43亿元,分别占全国78%和82%,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碳金融创新的数量、种类和规模也遥遥领先。
    他自豪地说,全国90%的碳金融、碳中介机构与武汉碳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碳金融市场服务网络能覆盖全国市县一级,湖北已初步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雏形。全球第二大碳市,实至更需名归,应赋予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功能。

    基础强 优势大 风险可控

    杨占秋委员认为,各地为争取碳市场中心地位竞争激烈,但各地单一碳市场成交量没有超过全国碳市场比重的1%,长此以往,恐将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抬高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运行成本。
    “建设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湖北的软硬件基础最好。”胡树华委员表示,国家碳交易试点为武汉锻炼了一支碳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培育了一批国内知名的研究专家和团队。此外,5万平方米的全国碳金融市场聚集区“碳汇大厦”正在建设,部分机构已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金融集聚效应初显。
    黄利鸣委员介绍,国家正在筹建碳排放权登记结算专业运营机构——中国碳排放权登记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碳登”)。目前湖北正负责牵头中碳登筹建工作,已起草可研报告和技术方案,初选了运行和维护主副数据中心的建设场地。他认为,湖北有强大的软硬件基础和实践优势,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是让中碳登落户湖北武汉的时候了。
    委员们建议,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碳金融市场,扩大我国碳金融市场规模,加速我国碳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

    激发全民参与构建绿色生态

    “湖北要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全民参与必不可少。”李长安委员介绍,在国外碳金融发展较好地区,碳基金和碳资管计划等产品都是个人参加碳市场的合适选择。
    我国也有成功实践。去年8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长成后由蚂蚁金服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目前,用户在蚂蚁森林累计种虚拟树超过111万棵。
    李长安委员建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个人碳产品的开发,借鉴“蚂蚁森林”模式,让绿色生活可衡量,让低碳生活可感知,激发全民参与构建绿色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1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经开区私募机构突破50家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然、通讯员周明德)揭牌不到4个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私募工场已吸引50余家私募机构入驻,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
    南太子湖私募工场于去年11月底成立,是华中首家私募基金孵化与聚集平台。武汉经开区为机构入驻提供硬件环境、政策配套和服务配套。作为运营主体,中信证券为私募机构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目前,有150余家机构申请入驻,50余家通过审核,其中不少是从北京、深圳等地迁至武汉。
    截至1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我省仅200余家。南太子湖私募工场成立后,武汉经开区对入驻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开辟政务绿色通道。未来5年,将引入机构超过200家,成为我省私募基金聚集区。为缓解企业融资难,南太子湖私募工场于本月底将组织私募基金管理人到相关企业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大佐 发表于 2017-3-8 09:23
武汉“半天生活圈”覆盖超过24城
武汉晨报 2017-03-08 09:08

感觉武米有待加强,东北至西南向的两撇好像没有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08:48 , Processed in 0.05515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