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青木大佐

[江城资讯] 2017年6月16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6 1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17-6-16 12:06
开发商注意!武汉将对住宅楼“颜值”提出新要求,“汉十条”来了!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官号2017 ...

青山临江段靠二七长江大桥这边,一大片都是毫无美感的高层建筑,太难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2:5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ast405192 发表于 2017-6-16 12:41
青山临江段靠二七长江大桥这边,一大片都是毫无美感的高层建筑,太难看了。

我都已经跟他微信号提议二环内武汉应该住宅限高,武汉核心区大量的高层住宅,太恶心,看看人家杭州钱江新城纯写字楼,我们呢,600多米高楼旁边还要给他修屎黄楼,就不能挪个地给他修住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3: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武汉对写字楼“颜值”也提出新要求,武汉的高品质公建还是太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4: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土与规划局都是吃干饭的,不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4: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17-6-16 12:06
开发商注意!武汉将对住宅楼“颜值”提出新要求,“汉十条”来了!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官号2017 ...

早该这样了,武汉这方面反应太慢,看看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临街,城市主干道,中心城区……武汉要走的路好远不知道要多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4: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17-6-16 12:06
开发商注意!武汉将对住宅楼“颜值”提出新要求,“汉十条”来了!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官号2017 ...

相见恨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一新书记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说道武汉虽然有些区域城建还好,但是跟沿海相比差距较大,论坛里有好几个都很不服气,认为武汉仅次于北上广深,其他城市武汉都是秒杀。我觉得除了沿海,很多内陆省会城市的新区城建都比武汉好。在城建方面,怕是武汉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了,毕竟很多地方都建成了,最好的地方也就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武汉的山川湖泊河流等自然风光极具独特性,原本是可以跟北上广深比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13: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nhe 发表于 2017-6-16 14:55
上次一新书记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说道武汉虽然有些区域城建还好,但是跟沿海相比差距较大,论坛里有好几个都 ...

我觉得抢到地块但还没开建的开发商,应该重新修改效果图然后报送国土资源与规划局审批,否则不予备案和发证。以后拍地的时候应该细致限制说明。武汉城市圈够大还来得及。那些说武汉城建好的人要么没出过门,要么孔乙己心态自卖自夸。就是四新生态新城跟别人的差距都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呵呵,还怕是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别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17-6-16 12:06
开发商注意!武汉将对住宅楼“颜值”提出新要求,“汉十条”来了!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官号2017 ...

从光谷软件园看光谷广场 ,就是一睹墙啊,特别是 曙光新城哪里堵死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汉十条列举的反面例子比比皆是
特别是中心城区
也没办法了吧 都已经这样了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huguangrenjia 发表于 2017-6-16 15:14
楼上呵呵,还怕是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别人了?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就像也有人认为东湖的“贫民窟“也是一种美一样,美其名曰——地中海风光。所以很多到了武汉的人嘴上说真美,然后还是用脚投票,立马跑到北上广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5: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木大佐 于 2017-6-16 16:08 编辑
stevenhe 发表于 2017-6-16 15:43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就像也有人认为东湖的“贫民窟“也是一种美一样,美其名曰——地中海风光。所以 ...


说到用脚投票,恐怕事实是中国很多地方的人是真心热爱武汉、向往武汉,想当武汉人,嘴巴上诋毁武汉,可拼了老命也要到武汉来,不要老家的青山绿水好空气,忍受武汉的高房价和拥堵和炎热夏天,为了把自己和后代变成武汉人  武汉的人口暴增,吸纳外来人口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仅次于一线4个城市等极少数城市就是活例

至于说武汉人去北上广深的不是没有  可是占武汉人的比例是相当之低的,可以忽略,就好比武汉人选择移民的更多  我高中班上  70个人的班有20多人分布在英联邦和美国等国没回啦   人口的流失在北上深一样存在  而且据我周围的圈子感觉  北京上海本地人群中,移民的氛围是比武汉有过之而无不及  悉尼的街上华人很多,讲上海话的超级之多就是活例

不过你说的已建成区的有些高层建筑建的不好我是赞成的  这样的建成区也是确实很难再有改善了   不过北京上海这样的毫无美感的高层建筑更多!多了去了!大多建于90年代、21世纪初

而且武汉的未建成区更多,多得多,所以改善空间还是大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拦截污水 东湖通道东湖绿道工程促生态修复
东湖水质从鱼儿嫌弃到可以游泳

    本报讯(记者晋晓慧 通讯员彭冲)由劣V类转变为可供游泳的III类、部分子湖达到可直接饮用的II类标准,十年间东湖的水质发生着质的蜕变。15日,东湖风景区在专题座谈会上发布2017年1月至5月东湖国控点水质情况,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霄林表示:“目前东湖的水质达到4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近年来东湖保护水质的举措在整个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可借鉴性。”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6年开始监测东湖水质,数据显示:东湖上世纪50—60年代水体清澈,透明度达2米以上,水质在Ⅱ~Ⅲ类之间;70年代开始,蓝藻水华频发,1975年水质下降至V类;1979年至1985年,水质维持在V-类到劣V之间;1985年后,蓝藻水华消失,但水质仍差,透明度低,到本世纪初水质一直在V类左右徘徊。劣V类水质一般不适宜鱼类生存。
    东湖日截污水达5000人每日用水量
    “水是东湖的灵魂,全面截污是水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近6年间,东湖风景区内的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善,“风景区内的污水管网由15公里增至30公里,污水泵站从无到有,目前建成使用10座,景区内日截生活污水近万吨,相当于5000人每日用水量的总和”。
    2010年,根据《武汉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东湖以南片区规划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现行的处理标准远远达不到东湖水功能III类水质的标准。委托专业机构研究、调查、论证后,东湖风景区改变了原定规划,实现了八一路延长线等地污水管网及支管的建设,如今此地每日可收集污水约4000余吨。
    东湖通道、东湖绿道工程促进湖泊生态修复
    随着2015年底东湖通道的全面贯通,穿梭在沿湖大道上的车辆明显减少。家住卓刀泉的居民陈晓枫告诉记者,以前想沿着湖溜达一下几乎不可能,车来车往尾气大,还不安全,“东湖通道为真正还湖于民打下了基础”。
    武汉地产集团东湖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许玉洁介绍,东湖通道的建设采取“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不多占用东湖一方水,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清理围堰区的淤泥。据了解,东湖通道的建设为东湖清理了50万立方米淤泥,对湖泊的生态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东湖绿道一期工程对东湖水生态修复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许玉洁介绍,过去东湖沿线均为垂直驳岸,雨水未经净化过滤直接入湖,“现在整个绿道沿线,大多使用软质护坡的生态驳岸,雨水可通过绿色植被、水生植物进行再过滤,减少了污染入湖,也增强东湖的调蓄功能”。
    据东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目前东湖III类水质覆盖面积达到全湖的82%,但水环境尚未稳定,还需要持续优化。今年将结合东湖绿道二期建设工程,配合建设、施工单位做好湖泽道、湖町道、湖林道近60公里的湖泊岸线环境整治,加大沿线生态沟塘及自然湿地的改造,促进东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提升。
    链接>>>
    全民参与保护城市名片 湖泊保护纳入绩效考核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前,东湖常年高水位运行,近几年以城市防洪排涝为优先标准,降低了东湖水位,增强湖底的光照强度,促进了水生植被的生长。据悉,目前东湖郭郑湖、汤菱湖等湖泊“水下森林”面积逐步恢复性增长,为东湖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霄林介绍,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是一种能够自我维持的稳定的清水型生态系统,水生植物在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Ⅲ类水质有利于水生植被的生长,后期可以通过播撒水生植物种子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
    检测发现,东湖水生植被的覆盖率从原来的3%上升至10%。“植被覆盖率达到30%比较理想,这样整个东湖的沉水植被每年可移除东湖水体中3吨左右的磷含量,有助于提升水质。”张霄林表示。
    谈及近年来东湖水质的变化,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城创始人柯志强感慨万分,“过去东湖水较为混浊,今年4月当我再次划船来到汤菱湖,看到湖水碧蓝碧蓝的,透明度明显提升。”柯志强表示,近年来该组织持续对武汉市166个湖泊进行调查,并采用无人机飞行、人员沿湖巡查等方式监测东湖环境,“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欣喜的是相关部门反应速度很快,能及时妥善解决问题。”
    据介绍,目前东湖风景区已形成政府与社会护湖人士共同监督的湖泊保护机制,每年召开全区湖泊保护大会,并与区湖泊保护责任单位签订湖泊保护责任状,将湖泊保护纳入绩效考核目标。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我们已成立湖泊保护与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总湖长,7个片区分设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分工负责,充实完善湖长制。”(记者晋晓慧 通讯员彭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17:25 , Processed in 0.0438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