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Changess

[江城资讯] 2017年10月14日-15日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9: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原来非遗产品可以这么时尚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通讯员张昊 薛泽闻

为期5天的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前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是长江流域15个省市区的500余项非遗、1000余位传承人、2万余件非遗展品的集中展示。

据了解,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和黄陂区人民政府正在共同打造长江非遗小镇,非遗市场大有潜力可挖掘。

没想到

汉绣从墙上走入生活

在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展厅一楼、二楼,汉绣展区都颇为抢眼。

一楼汉绣展区,几十元、几百元的汉绣手机壳、杯垫、笔记本、扇面、手包,引得市民啧啧赞叹。“好有板眼的手机壳啊,还有蛮扎实的环保袋,哈哈,有点意思。”市民李小姐拿起绣有“有板眼”字样的手机壳、绣有“蛮扎实”字样的环保袋,一一欣赏。她说,过去觉得汉绣都是老一代人生活中的东西,今天意外走进来看展,没想到汉绣也可以这么时尚。

武汉汉韵臻绣的设计总监李迪现场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说,具有时尚感的原创文化设计为汉绣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绣有“黄鹤楼”图案的笔记本,就曾被武汉城市马拉松等活动选中。“今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我们设计了一款丝巾,击中了不少武汉人的情怀。”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非遗研培展区,展示的汉绣元素时装也让人眼前一亮。服装的面料、裁剪都很时尚,衣袖、衣摆处点缀的纯手工汉绣,又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叶洪光说,现场展示的都是武汉纺织大学汉绣传承人研习班学员设计的时装作品。“过去,很多汉绣技艺传承人懂技艺,绣工了得,但不懂设计,汉绣作品装裱了挂在墙上。武汉纺织大学近两年开办了汉绣传承人研习班,已培训了90多名汉绣传承人,教他们将汉绣和现代服装设计结合起来,让汉绣进入生活。”

真火爆

中医和茶主打养生

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中医展区是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

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非遗展区,非遗传承人李桓现场讲解阿胶的手工制作工艺。

蕲春艾灸疗法非遗展区,不少市民现场尝试艾灸。蕲春艾灸非遗传承人韩善明说,艾灸能温经活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介绍,蕲春做“蕲艾”的企业上百家,具有规模的企业几十家,“蕲艾”已经成为蕲春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他还创新研制出了无烟艾条灸、无烟贴灸、随身灸等。

养生不止让中医受到热捧,有600多年历史的长盛川青砖茶非遗展区,也吸引了很多人来拍照和品尝。市民余女士拿起一包青砖茶便携茶包,笑言“过去觉得青砖茶好大一块,没有专业工具难得敲下来,现在做成茶包不错,在办公室也可以喝。”

该展区工作人员介绍,长盛川青砖茶是明代宫廷贡茶,沿着万里茶道远销欧亚地区,以外销为主。“如今,茶艺茶道越来越成为国内中产群体品质生活的标配,很多人都知道青砖茶养生又减肥,近年来除了外销,我们也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产品设计也更贴近现代生活习惯。”

看未来

非遗小镇落户武汉

非遗要传承下去,如何打通非遗与市场的通道?传承人全身心钻研创作,由专业公司来负责作品销售和推广,这一“武汉非遗模式”得到了传承人的认可。昨日,来自长江流域各省市80位非遗传承人,现场签约,加入由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长江非遗联盟。

据统计,仅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长江流域就占了过半份额。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11年起,率先在长江流域开展非遗资源整合,成立长江非遗联盟。截至目前与其签约的各级非遗传承人600余位,已开发可走向市场的非遗产品达3万余种。

据了解,总投资逾350亿元、规划占地8100余亩的长江非遗小镇,也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和黄陂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中,进一步开掘非遗市场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ess 于 2017-10-15 10:29 编辑

民企“第二总部” 密集落户武汉

本报讯(记者张隽玮)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它们需要第二个总部。自2012年起,由民营企业领衔的“第二总部”设立浪潮在国内兴起。长江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武汉已收获“第二总部”不少于19家,若算上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数量,企业数超过26家。

已纳入统计的19家企业排名不分先后,分别为科大讯飞、小米科技、小红书、慕声科技、ofo共享单车、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滴滴(Uber)、奇虎360、摩拜单车、神州数码、华发集团、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青藤云安全、航班管家、沪江教育。从选址看,光谷成为企业落户的首选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以12家的数量优势,成为众多企业“第二总部”争夺战里的“最强王者”。上海11家,成都、北京各有4家,深圳2家,海南、天津、银川、昆明、广州、福州有1家。这个数据的统计时间是2012年至今年5月,而仅在今年7月,就有不少于7家国内优秀企业与武汉签约,宣布将“第二总部”落户武汉。“第二总部”通常是指市场之外的企业职能运营,与第一总部相互呼应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民营科技企业是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的绝对主力,与其他行业相比,这类企业占地面积小、单位面积产值高、就业人数贡献也最多。小米科技在近日举办的核心供应商大会上宣布,负责销售和体验的小米之家坪效已经达到27万元,远超以昂贵著称的奢侈品同时,也是普通商品门店销售的20多倍。而科技企业“第二总部”的落户,也将为武汉带来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就业机会。社区电商独角兽企业小红书透露,包括今年在内,在汉招聘人数将达到5000人;科大讯飞在武汉的“第二总部”也计划带动1万人就业。

“第二总部”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典型的招商引智竞赛。今年年初,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经济政策。从小米科技和科大讯飞的工商注册信息看,不止总部公司,分设在各个地方的公司实缴资本也都在亿元级以上。在小米创始人雷军收到武汉喊话“回家看看”后的几个月内,小米宣布在武汉设立小米之家销售总部及大学生培训基地。随后,做定制耳机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慕声科技,也跟随小米来到武汉设立“第二总部”。目前小米已投资了89家生态链企业,其中16家年收入过亿元、3家年收入过10亿元,4家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有关企业透露,武汉是仅次于北京的教育人文重镇,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小红书的投资人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我很看好小红书到武汉的发展,首先是人才角度来看。武汉上百万的大学生资源,是互联网优秀人才的洼地,特别适合小红书的人才战略。”

链接>>>

小米明年冲刺世界500强

14日下午,小米科技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接受采访时透露,在建中的小米武汉总部规划员工数为1万人。明年创立8年的小米还将正式冲刺进入世界500强名单,由此在汉世界500强企业有望再增一家。

接受采访时,雷军还没从划龙舟的兴奋劲中缓过神。“有人说我鼓点敲的太慢,其实主要是船上有很多全球供应商,他们是第一次尝试,我敲快了怕他们跟不上。”数小时前,他带着数十位供应商在其家乡仙桃排湖上划龙舟,让从未到过中部乃至三四线城市的合作伙伴们体验中国式文化。“小米的供应商都是各领域的世界级公司,带他们到仙桃来,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湖北、武汉、仙桃现在发展得不错,以后如果要进行全国性布局,请优先考虑湖北。”雷军说。

根据2017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入围门槛为总营收2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1亿元。2017年,小米目标营收为1000亿元人民币。雷军说,小米最困难的两年已经过去。在技术创新的支持下,今年9月,小米手机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1000万台,并将在四季度继续保持这一出货量。

总结成绩,雷军认为小米首创全面屏手机的广泛普及证明了小米价值观和商业模式的成功。“小米顺应了又好又便宜的世界价值观,我们无论是在成长迅猛期还是低潮期,都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以最高的品质、极为厚道的价格南征北战。”作为面向消费者的主战场的小米之家,仅今年10月1日当天客流量达到45万人。“我们的光谷店刚开业,我在武汉的同学告诉我,光谷小米之家什么都好,就是挤不进去。店内‘煮饺子’的情况持续了整个国庆假期。”海外市场的印尼,小米取得了19人团队销售额居印尼手机销量第三的成绩。一年前进入中欧和东欧,目前销量已排到第4位。

雷军透露,未来除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小米将准备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为他坚信,世界人民对品质好、价格厚道商品的偏好是一致的。在国内,小米将在每个县建小米之家、每一个乡镇开设小米小店,“线下的布局才刚刚开始,小米增长也刚刚开始。”(记者张隽玮)

在汉设立“第二总部”的企业

科大讯飞

2017年8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全资子公司,运营讯飞全国研发中心和武汉总部项目,并将武汉项目“打造成为全国研发总部”

小米科技

2017年6月揭牌

在光谷设立小米武汉总部、小米之家销售总部

小红书

2017年7月宣布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主要定位于全球科技总部

慕声科技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ofo共享单车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华中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跟谁学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江民科技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公司新总部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尚德机构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总部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猿辅导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东方梦幻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数字特效影视研发基地

奇虎360

2017年1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建设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基地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2017年上半年,总部由北京迁至武汉光谷

摩拜单车

2017年7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全球共享服务中心,明确第二总部职能

神舟数码

北京之外的第二个全国总部

华发集团

2017年7月

宣布将武汉定位为第二总部发展

青藤云安全

2016年上半年

在汉设立研发中心,并将总部迁到武汉光谷

滴滴(Uber)

2015年10月签约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为当时Uber在美国外首个运营中心

航班管家

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负责技术领域,提供公司产品、研发、运营、客服等

沪江教育

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

在汉设立的研发中心

联想

2012年在光谷投资打造武汉产业基地,这是联想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产业基地

阿里巴巴

2014年菜鸟项目落户江夏。同年阿里云在光谷建设“阿里云-光谷移动互联网孵化基地”

华为

2015年10月动工,在光谷建设武汉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是全球最大光电子研发基地。之前华为在光谷设立有武汉研究所

找钢网

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

腾讯

2017年1月签约,在光谷设立众创空间,并建设中部最大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继深圳、成都、北京后的第四个中心

中兴通讯

2017年1月签约,在光谷设立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承载移动互联网创新布局与战略落地的主体项目

51Talk

2017年1月,在汉设立分公司,为全国继北京、上海、深圳后第4家分公司

(记者张隽玮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武汉10月3日电题:从长江第一桥到中国“新名片”——中国桥梁的“成长”故事

  新华社记者熊金超、皮曙初、李劲峰

  再过12天,武汉长江大桥将迎来通车60周年。矗立在滚滚江水中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开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华章。

  60年前,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需举全国之力;60年后,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成为中国亮丽的“新名片”。

  扎实奋斗:填满两毫米缝隙背后的责任追求

  9月17日,河北怀来县。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干线,京张高铁土木特大桥完成上万吨桥体的高空转体,精准对接,引发声声赞叹。

  桥墩上印制的二维码,包含桥墩各类施工信息。京张高铁五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高光品说,扫一下二维码,谁打的混凝土、谁打的钢筋,一目了然,“要对大桥质量终身负责”。

  61年前的初秋,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着铲下已装好的铆钉。

  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的赵煜澄老人回忆,1955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建设。大桥钢梁拼装两个月后,发现固定桥梁杆件的上万颗铆钉,与孔眼间有2毫米缝隙,出现松动,“拼装马上停工,直到新铆钉填满缝隙,先期铆钉全部弃用”。

  一个个二维码,一颗颗长铆钉,虽然相隔60多年,但凸显同样的扎实、严谨的责任追求。

  相对于摩天大楼、大型机场等建筑主要承受自身重量荷载,架在峡谷、江河、大海上的大型桥梁,不仅要承受自身重量,还得经受起大量汽车甚至高速列车通过带来的巨大冲击。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院长张敏说,桥墩要防洪水、抗地震、防船撞,桥身还需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弯、扭、拉等形式受力,“夸张点说,就像揉面、拉面过程中的面条,一不小心就断裂”。

  桥梁技术含量高、施工挑战大,重重风险伴生而来。上世纪40年代,美国新建的塔科马海峡大桥,通车4个月后就因风振断裂。

  第一次带队修建长江大桥时的一次经历,让中交二航局沪通大桥项目经理杨志德记忆犹新。彼时,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两百多米高主塔塔冠浇筑进入尾声。混凝土泵突然出现故障,前期浇筑的混凝土凝固,与后浇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按常规,这类缝隙可按施工缝处理,但可能影响桥塔受力。杨志德毫不犹豫组织上百名员工,凿除300多立方米已浇筑的混凝土,重新浇筑。耽误的半个月工期,经他与员工一起24小时轮班连续作业最终追回,如期完工。

  现在,桥梁设计施工规范与标准日趋严格,建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加上各类质量监控、后期养护技术与设备投入使用,让建在山谷、江河、海峡间的各类大型、特大型“中国桥”,犹如一座座坚固的钢躯,保障频次越来越高的汽车、火车安全通行。

  60年间,武汉长江大桥经历近百次大小船舶撞击,依旧坚固如初。今年4月,武汉长江大桥养护“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万多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

      自力更生:屡屡惊艳世界的创新力量

  伶仃洋海域,一桥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收尾施工,年底具备通车能力。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站在这座超级工程前,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放言: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几乎没有中国人不能造的桥。

  环境的恶劣、功能的多样、经济的考量、美观的需要,让中国桥梁建设的每次突破,都带来工艺与经验的积累、技术与装备的创新。

  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85岁老人刘长元说,民国时期,国内外桥梁专家对长江大桥先后开展4次勘探、设计,均因资金、技术问题无功而返,“桥墩建设难题首当其冲”。

  当时,深水中建造桥墩主要采取“气压沉箱法”:先将一个大沉箱沉入江底,充入高压空气排出江水,供工人下到江底直接施工。1934年由茅以升主持兴建的钱塘江大桥就是使用这种工艺。但这种工艺,安全极限是水下35米,长江武汉段汛期水深超过40米,一年中能施工的时间仅三个月。

  刘长元回忆,支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苏联专家提出“管柱钻孔法”,先打混凝土管柱到江底,再在江底钻孔浇筑混凝土建桥墩,实现水上施工。但这种工艺,世界上没有实践先例。

  冒着失败的风险,大桥工程师们先行试验。从苏联引进的打桩机力量不够,国内技术人员在长江岸边维修车间的简陋环境中,重新设计图纸,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震动打桩机,确保“管柱钻孔法”试验成功,运用在长江大桥建设上。

  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介绍,武汉长江大桥当年摸索的建桥技术,早已被更先进、更经济的工艺所取代,“但万里长江第一桥,为我国桥梁建设者们播下了自主创新的自信种子”。

  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幅员辽阔的建桥需求,为中国桥梁建设创新提供了强大保障与广阔舞台。中国桥梁正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中的创新力度与速度:

  在工艺上——从只能建造类似武汉长江大桥的钢桁梁结构,到现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中,中国桥梁占席均超过“半壁江山”,建设工艺创新不断惊艳世界。

  在材料上——武汉长江大桥所用桥梁钢全部从国外进口,芜湖长江大桥上首次使用国产Q370(一平方毫米能承受37公斤的拉力)桥梁钢,在建沪通长江大桥使用的国产桥梁钢强度达到Q500。

  在装备上——实现国产化的大型桩工机械、施工船舶、运架梁设备等先进建桥装备,使大型桥梁建设从武汉长江大桥时需举全国之力,变为现在一家企业就能像“搭积木”一样同时建造上十座大桥。

      勇担重任:“梦想之桥”折射的基因传承

  南亚孟加拉国帕德玛河下游,全长近10公里的在建公铁两用桥梁帕德玛大桥,桥墩与桥身正在同步施工。

  中铁大桥局帕德玛大桥项目部经理刘建华说,这座桥通车后,将结束孟加拉国西南部地区与首都达卡靠轮渡过河的历史,被当地群众称为“梦想之桥”。

  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帕德玛大桥,经历“建成学会”“发奋追赶”“超越引领”三个阶段的“中国桥”,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举国欢庆。赵煜澄回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国家项目,各地群众争相前来支援,为大桥搬上一块砖都觉得特别光荣,“修建长江大桥的热情,背后是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景”。

  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先后通车,仍难缩小中国桥梁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1982年,参与过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李赢沧,受邀参访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施工现场上千米跨度的大桥,起重3000吨的吊船,让他内心震撼不已。“国内最大吊船才35吨,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忆往昔,李赢沧老人一语哽咽。

  与国外同行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国内桥梁建设者们发奋追赶。改革开放,国内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让建设大桥、连通南北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使桥梁建设者们习惯于风餐露宿、加班加点。

  在中交二航局,仅由杨志德领衔建造的长江大桥就达17座。这位年过六旬的安徽汉子,在建桥工地上两次头部受伤,但都没离开过工地,“大桥都是交通干线的控制性咽喉,工期一天也拖不得呀”。

  芜湖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座座打通天堑阻隔的中国桥梁,使中国高速公路、铁路纵横成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已超过80万座,铁路桥梁超过20万座。中铁大桥局一家企业修建的桥梁长度,累计起来相当于北京往返上海的距离。

  中国桥梁究竟实力几何,需要在海外市场上与国际桥梁企业同台竞技来检验。中铁大桥局海外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周一桥说,本世纪初,大桥局首个海外中标的孟加拉国帕克西大桥,设计使用美国标准,施工所需钢筋和水泥等材料须按美国标准采购;施工试验结果认证,须按美国标准执行。

  如今,按中国标准建设的“中国桥”已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等大洲。位于印尼的泗马大桥完全采用中国标准规范设计、施工,首次实现桥梁领域的中国标准走出国门。

  “中国桥梁企业近年来大量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竞争,不仅代表着中国企业‘出海’探路,更能让世界共享中国桥梁建设发展成果。”中交二航局董事长王世峰说。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从武汉长江大桥开始,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凭借扎扎实实的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勇担重任的勇气,让“中国桥”不断迈向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9: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ess 于 2017-10-15 11:16 编辑

关于办理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的公告
根据《市招才局、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武招才办[2017]6号),武汉市公安局决定,自2017年10月16日开始,全面受理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办理落户条件
1、具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含教育部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2、具有普通高校专科、本科以及非普通高校本科(含教育部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学历或学位,年龄不满40周岁的人员。
以上人员需办理配偶、子女、父母随迁落户的,应符合投靠条件。
二、需提供的材料
1、本人填写《申报户口登记表》(可在武汉公安网上警局下载或到分局户籍窗口领取,手写签名)(留存原件);
2、本人原籍《居民户口簿》或学生集体户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身份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3、毕业证和学历证明(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认证留学回国人员学历或学位认证书”)(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4、在自有房屋落户的,提供自有房屋所有权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在单位集体户或在单位工作所在地的社区公共户落户的,需提供单位证明(留存原件);在租或借住房屋所在地社区公共户落户的,需提供租赁房屋协议(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或房主书面借住证明(留存原件),由窗口民警网上核定地址;
5、在本人配偶、父母、子女房屋落户的,需提供关系凭证(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和房屋所有人书面同意书(留存原件);
6、有符合投靠条件的随迁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7、本人及16周岁以上随迁人员,需提供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或现场采集照片(人口系统中有二代证照片的可不提供)。
三、办理落户渠道
留汉大学毕业生办理落户,有自有房屋的,可在房屋所在地落户;无自有房屋的,可在单位集体户落户,也可在工作地、租赁房屋所在地或借住地的社区公共户落户。
办理落户可选择以下两种渠道:
(一)网上办。申请人通过关注“武汉公安”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武汉公安云端窗口”( 使用手机“电子卡包”APP或“支付宝”APP扫描“http://ydck.whga.gov.cn”网站二维码),拍照或扫描上传需提交材料,网上审核通过的,可选择邮政快递寄送或到区政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领取《准予迁移证明》。

(二)窗口办。申请人持需提供的材料,到拟落户地的所在区政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申办。有随迁人员的,5个工作日办结;无随迁人员的,材料齐全现场办结,开具《准予迁移证明》。
武汉市公安局
2017年10月1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ess 发表于 2017-10-15 09:32
民企“第二总部” 密集落户武汉

本报讯(记者张隽玮)企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它们需要第二个总部。 ...

这一篇说的就靠谱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吹,我觉得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总说武汉不会宣传,真正开始做文案了,又有人不习惯,真是难伺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土资源部:住宅用地不能拿来炒作囤积
房产39分钟前
央视记者今天(13日)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已部署对70城市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展开检查,明确表示:住宅用地不能拿来炒作囤积。
国土资源部表示,此次检查范围包括70个大中城市和热点城市苏州市,明确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此次检查目的是推动房地产开发商按合同约定开工、竣工,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应,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同时,通过检查督促加快住宅用地开发建设,有助于改善住房供求关系,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长万勇与雄韬股份总裁张华农座谈。
万勇对张华农一行来汉交流合作事宜表示欢迎。他说,新一届武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四个国家新基地,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超大城市,同时也是汽车大市,武汉正依托现有汽车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下一代汽车,鼓励扶持新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发展,积极抢占电能化、轻量化、网联化、智能化和部分共享化风口。万勇邀请雄韬股份以及更多海内外优秀“实力派”“技术派”企业来汉投资兴业,共赢下一代汽车发展的红利。

雄韬电源是全球最大的蓄电池生产企业之一,是一个以中国深圳为管理中心,在中国大陆、欧洲、香港、越南、印度拥有制造基地或销售服务中心、分销网络遍布全球的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深圳市,拥两大生产基地——深圳雄韬科技园与越南雄韬科技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1:4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这类有影响力的消费品企业对武汉而言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4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对外地到汉就业创业的大学生也放宽落户限制!争夺人才人口,抢占发展机遇,就这几年了。谁落后一步,就很难追上了。加油!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2:5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还需大力引进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来汉设立研究院或研发中心。感觉武汉这一块力度还不够,成绩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3: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ARLER 发表于 2017-10-15 12:51
武汉还需大力引进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来汉设立研究院或研发中心。感觉武汉这一块力度还不够,成绩一般

引进科研机构和大学就不必了,引进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本身财政实力又没有深圳那么强。到时候引进女婿气跑儿。当务之急是加强与本地武大华科等等七校以及中科院武汉分院的战略合作。
本来目前关系就不容乐观,武大要去深圳建校区,华科在广东,苏州,无锡,天津等等建的研究院可不少,科研成果都拿到那里去转化。今年武汉科技转化局成立,也就意思一下,分了一小杯羹而已。骆清铭在国光搞得脑研究也要拿到苏州去搞。我室友的导师在无锡研究院全职,都不在学校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科研所没太大必要 武汉太多项目往外跑 最近复旦附近又来了一个财大武大的老师在这边办事  民营经济以及产业不够发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2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资水平要起来 最为人诟病的短板补齐 就没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2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还是武汉周边太弱了,武汉基本是单枪匹马地同其他沿海发达城市群相竞争,真是太不容易了,记得那年国家发改委来调研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在找不出什么明显的短板,最后就说了一句周边城市经济实力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8:55 , Processed in 0.04818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