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8年1月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9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元片区不到1年光景,拆迁对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新闻不知道有没有发过哈,没见到。

中科院首支成果转化基金落户湖北 规模逾50亿元


1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获悉,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首支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落户湖北。该基金规模50亿元到70亿元,湖北光电子、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具有市场潜力的前沿科技产业化项目将直接受益。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在全国有100多个院所、6万多名科研人员、700余名院士。作为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首支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该基金规模达50亿元到70亿元,其中,武汉市将出资20亿元。基金将以母基金+直投+子基金的形式,投资具有市场潜力的前沿科技产业化项目,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深度融合,深度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介绍,201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帮助各类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831亿元,利税472亿元。转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各研究院所还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未能形成生产力,未能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应有价值。这其中,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初期、创业企业早期孵化阶段的风险投资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发起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是一件创新性工作,是中科院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重要探索。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基金落户湖北,与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湖北省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资源优势,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优越,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30余项政策文件,从根本上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依托该基金,未来中科院将积极打造市场化的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同时,湖北的光电子、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特色鲜明、基础好的产业将直接受益,基金或将配置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和项目,助推湖北新兴产业崛起。
  据了解,该基金将由专业团队来管理,通过投资具有应用前景的前沿科技成果,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基金竞争优势、保障较高收益。(文俊、王以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8-1-9 11:39 编辑
aini89757 发表于 2018-1-9 11:14
大家都看涨,一般会跌哈。HZ和武汉都是好地方,不过武汉步子实一点,HZ有点虚。


杭州一点都不虚,你看看资金的流向图,杭州吸纳的产业资本远远高于武汉,去年IPO的数量,杭州有多达26家公司过会,仅次于深圳和上海。金融存贷款等等。反倒是武汉倒真的有点虚,不要光看招商合同金额,要看实打实的落实的钱和项目。居安思危才是应该做的,这几年各个地方都在加速度,武汉其实是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GDP预测1.38万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虚不虚看看论坛的热度就知道,杭州区根本没啥人气,人家根本就没想在这里比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中国经济还是筑底年,不过慢慢开始龙抬头了。
科技强才是真的强,不是电商,两个是不同概念,互联网经济杭州模式走到极致了,未来5g普及意味着很多领域将面临颠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fly121 于 2018-1-9 11:55 编辑

随着美元走下神坛,今年是煤炭,石油等风生水起的一年
武汉真正短板在民间金融,基本白痴,好处就是想虚都虚不起来,因为根本想不到。
科技是个有知识的年轻人聚集就能迸发出优势的项目
35岁以上的人创新和想象力都大打折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说实话,这论坛里面夹枪带棍喜欢带节奏但又不敢直说的老号马甲越来越多,汉口和武昌的利益之争在这里都越来越明显,武汉的本质问题看来还是内耗去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是逐利的,也是跟着政策导向的,前几年HZ政策红利带来的效应开始释放出来,这个是一定的,当然HZ的城建,产业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样,这两年是武汉产业,政策的聚集期,抓住这段好的时期,再过几年武汉一定会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645深水航道还是给力的消息 只不过 高铁 航空要加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又想带节奏?这帖子又不想要了??

我就把话说开了吧,一个高楼迷论坛,一个武汉楼迷多少占点优势的圈子,你觉得能让负面的东西在这儿滋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8-1-9 10:56
杭州各方面都很强,除了经济发展更快外,在科技方面也是潜力十足,最近几年的国家科技奖,杭州相当牛,又 ...

其实也没啥,以前各个部属大学都靠国家拨款,贫富差距不算太大。近20年各地地方政府对本地学校支持增大,那么沿海经济实力强省,对他们的大学的支持力度也比我们大许多。

再者,学校层次比我们高,生源质量好,转化成高水平师资科研人员也比我们更强。以本地学生而论,江浙出产的院士等高水平人才本来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我们这儿的大学生源以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为主,能力还是稍微差一些的。不要看我们这高考成绩很高,竞赛很漂亮,但是最后成大器的还是江浙多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8-1-9 12:06 编辑
凤翱九天 发表于 2018-1-9 11:42
这里能够有脑子,理性看的人不多,您算一个。

PS:在这里说别家的好是要挨喷的啊,轻则警告,重则封禁 ...


少来制造矛盾,不要小看坛友们的视野、眼界,不要以为本土的坛友们都是不出门的,也不要以为在外地的坛友们好像就比本地的眼界更宽广。在这个多维的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对各地资讯的收集或掌握其实都是一个平台了。

武汉自身如何,在武汉的武汉人和在外地的武汉人其实都明白。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人文传承,不是一个满城挖短短9年就能改变的,不是硬件的提升就能迅速改变的。这个其实已经是坛友们的共识。就像新书记的到来给武汉带来春风,但武汉很多部门的服务意识不会迅速提升,而是需要时间一样。

就像一个对武汉横竖不满的人,他在不在武汉都会他认为武汉不如他眼里的某地某市一样,这个惯性思维是需要时间改变的。这类人还大有人在,尤其是湖北地市州的一些人,总是用沿海城市的高标准来对照武汉,其实按照他的标准,沿海城市都达不到,就像用上海的高水准规划和管理来看武汉,用人文传承和细节出彩的杭州来对比武汉,用苏州的外向型经济来要求武汉,用温州的民营经济比较武汉,这样的武汉在他眼里,就永远不入流。按照这个标准,沿海也找不出这样的“全能”城市。

同样,一些老武汉市井的习惯思维也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也需要时间。尤其是动不动你是汉口的,我是武昌的,他是汉阳的。汉口还要分我是老租界区老六渡桥的,你是汉西的等等,他是青山的,云云。

前些年那种对武汉恨铁不成钢的普遍思维,在今天并不可取,武汉需要的积极思维,积极思维就是不护短,不妄自菲薄,寻找提升武汉的方法和建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6:51 , Processed in 0.2150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