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11 11:3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lviswgc 发表于 2022-10-11 11:11
你说奥邸国际吗
其实说的是2层第一张图里利二花苑,高层住宅相比写字楼纤细,密度低,高度上一刀切又尺度巨大,在人行视角遮挡写字楼,高层视角又显得稀疏,破坏CBD的总体感官和人行体验。
个人认为CBD的住宅应该向以下三种靠拢:
1.外观彻底向写字楼靠拢,类似纽约的大平层和上海金桥地标的住宅,无缝融入CBD的天际线。
2.外立面公建化,缩小单块住宅的尺度或者在住宅内部实现高度梯度,适当提高密度或者与写字楼交错,代表就是亚运村和奥邸国际。亚运村品质过硬,内部有足够高度梯度;奥邸国际品质同样优秀,尺度较小,即使高度平齐也不会有一刀切的违和感。这些住宅同样可以成为天际线的一部分。
3.削减高度而增大建筑密度,让住宅从天际线中隐去,并增大高度差。不过考虑到CBD本身的高密需求,这种类型的住宅更适合布局在CBD以外的部分,保证对CBD的视线不会被严重遮挡。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