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常州大宝

推论常州西北七十里“北庙”所在地的“傅落城”是季札“弃其室而耕”的居所地和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6 14: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子文化中心只能做文化展示,南季北孔,常州季子庙应该重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16: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子故里 八邑名都 信义常州——常州建制变迁史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wx_header=0#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6 19:5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延陵在常澄一带,和金坛没啥关系。金坛丹阳的延陵地名是唐朝时候另起的,和和古延陵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7 06: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1-17 01:36 编辑
xxddpp 发表于 2024-11-15 13:54
你说的毗陵郡延陵县位于丹阳境内,是从曲阿县划出分立的,而曲阿县前身是云阳邑,云阳邑和延陵邑是并存的 ...


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划不能用今天的概念去简单理解。古代没有卫星,也没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所以没办法有明确的边界范围,那么一个行政建置主要看城邑所在。还有所谓“皇权不下县”,古代文献很少记述乡、村一级的详细情况,其社会事务通常由宗族长老掌管,不设行政长官。

“延陵”是享誉江南的历史文化符号,不太可能随便套用,必然是古人知道其旧址所在。汉改“延陵”为“毗陵”,古代文献没作改名解释,只道“毗陵”是“延陵”的继承者。那么比较合理的推断是因战乱避祸,延陵主支向东迁徙,即“毗陵”为“延陵新城”,但是“延陵旧城”依然留有一支族人看守。晋升“毗陵”为郡治,将旧“延陵”一并提拔为县治。从文献上看,“延陵”好像又突然冒出来了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7 1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4-11-17 06:19
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划不能用今天的概念去简单理解。古代没有卫星,也没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所以没办法有明 ...

你这种说法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什么延陵主支东移?你想说延陵邑在丹阳?要知道丹阳九里的延陵是西晋时候的延陵,常州江阴的延陵才是春秋的延陵,季子是春秋人不是西晋人。丹阳的延陵是因为后代子孙的迁居取了祖先的名做地名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7 15: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1-19 03:29 编辑
84702 发表于 2024-11-17 02:08
你这种说法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什么延陵主支东移?你想说延陵邑在丹阳?要知道丹阳九里的延陵是西晋时候的 ...


“毗陵”是“延陵”的继承者,这点毋庸置疑。今丹阳城区是“云阳邑”的继承者,这也明白无误。延陵镇在今丹阳市域南陲,紧挨着金坛,地名流传至今。隋唐时期,江南行政区划大改,延陵县废入丹阳县(原曲阿县)。金坛为原延陵县域又重新析出后,另址建城而来,初名“金山”,又避重改今名。至此,“延陵”成了边陲小镇。金坛县是“六朝”(两晋宋齐梁陈)延陵县的继任者,这更没什么问题。金坛西陲有“延绵的丘陵”,是古丹杨郡与会稽郡的自然分界。综上,“毗陵”是古“延陵邑”在汉后的另址新城,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8 13: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4-11-17 15:47
“毗陵”是“延陵”的继承者,这点毋庸置疑。今丹阳城区是“云阳邑”的继承者,这也明白无误。延陵镇在 ...

古延陵就是后来的毗陵,古延陵的治所就算迁移过,也从来都在今天的常武地区境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8 2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4-11-17 15:47
“毗陵”是“延陵”的继承者,这点毋庸置疑。今丹阳城区是“云阳邑”的继承者,这也明白无误。延陵镇在 ...

丹阳延陵是西晋延陵,常州的延陵是春秋延陵。春秋延陵邑和丹阳没有关系,丹阳九里之所以叫延陵是因为季子儿子搬家到了那里,而不是季子本人生活在那里。你这是把丹阳和季子本人风马牛不相干及的西晋延陵作为季子的居住地了。
唐代通典和宋代路史以及常州知州朱彦早就有丹阳延陵不是春秋季子延陵的论述,自己去看看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03: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5-1-28 02:20 编辑
xxddpp 发表于 2024-11-18 05:39
古延陵就是后来的毗陵,古延陵的治所就算迁移过,也从来都在今天的常武地区境内

本篇文章至少对于季札所封之“延陵”实地不在今常州市中心已有了初步共识。又提供了新的论据:《延陵吴氏宗谱》记载季札所封延陵的采邑,在“晋陵(城)西六十里札溪”。古代“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所以“延陵”晋升县治以前在官方文献中难觅踪迹,其相关信息只在宗族内部流传。

当然,“毗陵”是古“延陵”的继承者,这是“正史”《汉书·地理志》中就明载的事实:
【会稽郡】秦置。(汉)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国),景帝四年属江都(国)。属扬州(刺史部)。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县二十六:
〇一【吴】故国,周太伯所邑。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泰德”。
〇二【曲阿】故云阳(邑)。莽曰“风美”。
〇三【乌伤】莽曰乌孝。
〇四【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莽曰“毗坛”。
〇五【馀暨】(有)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莽曰“馀衍”。
〇六【阳羡】。
〇七【诸暨】莽曰“疏虏”。
〇八【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莽曰“有锡”。
〇九【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扬州山。越王勾践本国,有灵文园。
一十【丹徒】。
十一【馀姚】。
十二【娄】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莽曰“娄治”。
十三【上虞】有仇亭。柯水东入海。莽曰“会稽”。
十四【海盐】故武原乡,有盐官。莽曰“展武”。
十五【剡】莽曰“尽忠”。
十六【由拳】(有)柴辟(亭),故就李乡,吴、越战地。
十七【大末】穀水东北至钱唐入江。莽曰“末治”。
十八【乌程】有欧阳亭。
十九【句章】渠水东入海。
二十【馀杭】莽曰“进睦”。
廿一【鄞】(东部都尉治)有镇亭,有鮚埼亭,东南有天门水入海,有越天门山。莽曰“谨”。
廿二【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
廿三【鄮】莽曰“海治”。
廿四【富春】莽曰“诛岁”。
廿五【冶】。
廿六【回浦】南部都尉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1-21 08:38 编辑
84702 发表于 2024-11-18 14:31
丹阳延陵是西晋延陵,常州的延陵是春秋延陵。春秋延陵邑和丹阳没有关系,丹阳九里之所以叫延陵是因为季子 ...


这样的说法是在否定“毗陵”对于“延陵”的继承,好像“延陵”是谁的私产一样,可以随便带来带去的,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3: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4-11-19 03:01
本篇文章至少对于季札所封之“延陵”实地不在今常州市中心已有了初步共识。又提供了新的论据:《延陵吴 ...

延陵邑城最初不在常州市中心是常识,都知道在江阴申港。
延陵邑城根本不可能在晋陵西60里什么札溪,他的错误很明显,晋陵西60里是什么地方?
那地方汉代在毗陵县范围吗?
晋陵西60里范围都到丹阳吕城或者孟城甚至万绥那边了,那地方是西晋开始的武进县的地方,而不属于毗陵县以及后来的晋陵县。西晋的武进县是由曲阿县和丹徒县各自划出了一块地成立的新县。汉书地理志刊发的时候那时还没有武进县,当时那什么札溪要么在曲阿县,要么在丹徒县,和毗陵县有个鸡毛关系。季札所居在毗陵县而不是在丹徒县,也不在曲阿县。
看书重要在理解,如果不仔细看懂书在表达什么,常识逻辑不加思考的阅读,很容易闹笑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84702 发表于 2024-11-19 13:02
延陵邑城最初不在常州市中心是常识,都知道在江阴申港。
延陵邑城根本不可能在晋陵西60里什么札溪,他的 ...

焦溪与申港的交界处是季扎当年的躬耕之地,这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但不见得就是延陵邑城所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5: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晋 于 2024-11-19 08:55 编辑
84702 发表于 2024-11-19 05:02
延陵邑城最初不在常州市中心是常识,都知道在江阴申港。
延陵邑城根本不可能在晋陵西60里什么札溪,他的 ...


“延陵旧城”秦汉以后很有可能是“毗陵”的一块飞地,古今常有的事,不足为奇。远的不说,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坛茅山林区曾作为“特区”成为常州市的一块“飞地”市辖区——“茅山区”;改革开放后,常州市重设郊区,其中有一块在雪堰太湖边的“太滆乡”也是“飞地”,正是这块飞地保住了常州的“一湾湖景”。古代各乡之间互有飞地司空见惯,就是城里各坊厢之间也是犬牙交错,有地在飞。要看懂书,逻辑和知识储备是必要条件。

其实争论了半天,核心议题依然是:延陵为什么会改毗陵?这是萦绕在常州人脑海里的千古一问。官方正史《汉书·地理志》明确说道:“毗陵,季札所居。”唐代史学大儒颜师古注曰:“毗陵,旧延陵,汉改之。”明清地方正史《常州府志·建置沿革表》解曰:“(汉)初改延陵‘乡’为毗陵‘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23: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晋 发表于 2024-11-19 15:32
“延陵旧城”秦汉以后很有可能是“毗陵”的一块飞地,古今常有的事,不足为奇。远的不说,上世纪七十年 ...

想法不能自圆其说,然后整个飞地来解释,你觉得能说服我还是能说服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0 0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84702 发表于 2024-11-19 15:39
想法不能自圆其说,然后整个飞地来解释,你觉得能说服我还是能说服你自己?

我码这么多字当然是给苏B们看的,休想歪曲常州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0 23:46 , Processed in 0.21239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