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石决明

杭州的夏天变得越来越热了吗,数据告诉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7 2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出路还是通过工业固碳实现负碳,希望能有这方面的科技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22: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9-7 14:43
1.杭州应加大建筑屋顶、立面的光伏面覆盖研究,以及道路临时光伏板搭建的举措,化热量为电量,也带来清凉。 ...

这悬浮技术目前来讲难度太大了,能实现的技术路线也就磁悬浮了,水上的是漂浮,磁悬浮辐射也是个问题。
楼宇间架设光伏板,问题就是要在几天内大面积完成,安装和拆卸人工成本太大了,要是以后具身机器人发展起来了倒是能节省大量人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09: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决明 发表于 2025-9-7 11:26
这倒不至于,就像美食荒漠一样,自嘲也是一种包容和自信/。营销也要进退有度,一直“吹”反而容易起反效 ...

杭州太包容了,有招黑体质。
你看现在美食专家评委,评论鸡烧老了资格都没,被网友骂惨了。但是全网可以说西湖醋鱼难吃,还不够,还要被贴上杭州是美食荒漠标签,甚至江浙沪没美食标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的闰六月导致大暑节气“移步”至农历七月,这种现象在民间被形象地称为“六月中气不足”。在气候方面,老人们常说“闰六伏天长,半夜难寻凉”。由于闰六月与三伏天几乎重合,使得炎热时段进一步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0:5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决明 于 2025-9-8 11:46 编辑

今年的副热带高压比较厉害,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在减碳是一个以长期工程的前提下,可以先实现地下城市的建设;
车在上,人在下,市民的主要休闲娱乐商业活动都移到地下,
主要是加强各地下活动空间之间的连接性和地上地下之间的无缝连接,结合夜经济实现“白天地下,夜晚地上”的休闲娱乐商业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8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长生 发表于 2025-9-7 10:51
武汉、南京拼命在丢弃火炉城市的头衔。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发文不允许报道高温,杭州这些无知媒体,每年都把 ...

坦荡一点,没必要通过搬迁气象站自欺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0 16: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决明 发表于 2025-9-7 10:15
我有一计,就是像在非机动车道路口增加遮阳棚一样。
在夏天其中最热的两个月,在住宅楼小区的各楼栋之间拉 ...

杭州高温时段日照也只是刚刚好罢了,日照并不特别厉害,天热不等于日照好,这是一种典型的杭州式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1 09:2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上停车场因为不是全封闭的,对于近地面空气流动很有好处,当然要靠建筑群普遍采用才对区域微气候起实际作用。。。同时地上五层地下三层的车位也不少,能实际起到优化土地单元的作用,大体上50米上下见方的土地单元还是比较合理的。。。过去杭州就是出地太大,才造出杭门来福士这种双头怪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1 10:0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相对于现在有些楼地库搞五层甚至更多,因为出口在地面,所以是净转圈五层下车库,而地面是下三层或者上三层,转得没有这么晕。地段配合的好,比如贴高架的楼,甚至可以三四层地库直通高架,甚至不需要上下匝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1 2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9-7 14:03
应该分为高温天数和持续高温天数,
狠的是持续高温天数,
去年记得持续快一个月的40度高温天数,这个比较 ...

人体温36度没错但是这是人的核心温度,通过皮肤交换不流汗的温度不会超过25度。

也就是说,按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湿度,过了30度就要躲空调房了,38和40度反而没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12 1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麻将席加风扇还能挺一下,这几年快离不开空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4 1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蒸笼,还没出夏天先霾

霾不是都苏州上海工厂里弄来的,就这还有人脸皮很厚融沪,主动要求吸霾

生存问题,工贼不除没有好日子过,就是政策层面不能鼓励开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4 1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媒体应该实事求是,科学宣传雾霾到底是哪里来的,冤有头债有主

等过个把月,又开始打马虎,雾霾都是北方供暖,反正解决不了,就当问题不存在

地方一直这么搞,高净值全都换地方了,毕竟当老板的更有条件走人也更惜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5 11:3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理夏季高温和雾霾,本质上是一回事,桑拿房里透不过气开门就好了。还是杭州三面环山的地形问题。结合南面浙闽地区具体哪个方向的脱贫,共同富裕,炸山开一条风道,同时给高速公路铁路创造条件,共同富裕也在于南面山区要开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6 17: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省内地形,相对破坏最小的做法就是台州嵊州上虞嘉兴这个几乎成南北直线,且相对低洼的地区,将中间阻隔的小山体炸开,形成直通东海的风道,由于在杭州东面,在不伤及天台会稽山脉的情况下,化解南向气流不畅的困境,同时大幅提升台州地区的城市发展上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7 02:13 , Processed in 0.0512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