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7 18: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7条 步行交通
包括商业街步行道、广场步行道、步行林荫道和休闲步行道。
商业街步行道结合城市商业街布置,主要分布在白杨路和白桦路。
广场步行道分布在城市中轴广场。
步行林荫道采用行道树将人行道与机动车交通隔离,主要分布在红枫路、梅溪湖路
西延线、夏鹃路 、紫荆路 、松柏路等景观道路两侧。
休闲步行道主要分布在雷锋湖、雷锋新河、龙王港等水系沿岸以及象鼻窝北侧,结
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文本
9
合游览游憩设施设置。
第38条 公交站场
设置5处公交总站,其中 3处为枢纽站,2处为首末站。其中1处为独立用地,4处
为兼容用地,结合商业首层设置。
表
第十章 城市设计指引
第94条 空间形态引导
依据现状山水格局,考虑与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的衔接,形成“东高西低、北高南
低、凸显TOD开发模式”的总体空间形态。
东高西低——自东往西形成梅溪湖国际CBD 总部、科技广场及景观大道三大高度分
区。梅溪湖国际CBD总部区拟建280米标志性商务塔楼,总体形态依次向西逐步降低。
北高南低——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南部象鼻窝山体的关系。形成中轴线地区高、两厢
地区低。南部临山地区遵循“低强度低密度”开发的空间形态理念。
TOD开发模式——遵循“疏密有致、地块使用效率及景观环境品质最大化”的原则,
形成地铁2、6号线站点地区高强度开的“TOD椎体”空间形态。
第95条 控制要素
(1)区域:规划区沿中轴线形成四大标志性景观区。国际商务服务区段:沿中轴线
布置酒店、写字楼等高层建筑,集商务办公、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科技广场区
段:设置会展中心、星级酒店、配套办公建筑等,集高新科技成果展示、高端会议、专
业会展及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景观大道区段:打造长沙的“第五大道” ,设置品牌丰富
齐全、高档优质及高科技的商业街区。儿童公园区段:设置童心影剧院、水幕舞台、儿
童乐园等设施,打造具科普、游乐等复合功能的游乐景观风貌。
(2)路径:包括景观轴、视线通廊和绿脉三类线性空间。景观轴指新城市中轴线;
视线通廊主要指通向龙王港、象鼻窝的绿化廊道;绿脉指龙王港滨水景观绿脉、雷锋新
河—雷锋湖滨水景观绿脉、三环线公园绿脉、城际线防护绿脉。
(3)界面:规划区主要控制的界面包括沿中轴线、雷锋湖、龙王港、雷锋新河等滨
水界面、车行界面和人行界面。滨水界面体现现代、活力、生态特色,对重点地段建筑
布局与天际线通过裙房贴线率、塔楼贴线率、塔楼间口率等指标控制,详见地块图则。
车行界面建筑裙房高度宜控制在24米以内,建筑风格现代;人行界面建筑高度宜控制在
3—15米之间,建筑立面轻盈活泼,充分考虑建筑与水体、绿化的协调。
(4)节点:自东往西依次形成城市岛、科技广场、儿童公园三大标志性节点地区。
三大标志性节点与绿地、道路等开敞空间,构建核心区的空间形态框架。
(5)地标:规划区地标建筑主要设置在科技广场及中轴线沿线。
第96条 水系景观控制指引
对龙王港水系景观进行分段控制指引,分为生态湿地公园段、花园式办公段、滨河
休闲商业段、滨水文化休闲段。
生态湿地公园段:以休闲、生态为主题,营造开放性的生态河道空间,自然岸线结
合公园、绿地设计,打造休闲性的市民公园。
花园式办公段:以商务会展、生态休闲等为主题,结合办公、商务 CBD、会展等功
能,打造“现代、活力、生态”的办公休闲水岸。
滨河休闲商业段:以现代活力、商业娱乐为主题,依托滨水优质景观资源,塑造环
境优美、体验独特的滨水商业街区。
滨水文化休闲段:以宜居、生态为主题,为周边居民提供自然舒适生活型滨水空间。
第97条 滨水岸线控制指引
(1)临路自然堤岸——道路靠近堤岸设置。堤岸采用亲水石滩(浅水湾)、滨水大草
坪营造天然岸线效果,软化堤岸面貌,在取得良好景观的同时注重堤岸的生态效益。
(2)不临路自然堤岸——道路远离堤岸设置。在道路与堤岸之间设置生态缓冲带,
缓冲带结合公园、绿地等多种景观形式进行多层次的密集种植。堤岸结合绿化缓坡设计
为自然岸线,在取得良好景观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
(3)临路人工堤岸——道路靠近堤岸设置。以生态固岸为主,结合景观空间布置,
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堤岸,结合景观小品、绿化等设置,达到防洪和亲水的要求。
(4)不临路人工堤岸——道路远离堤岸设置,中间以绿化带分隔。采用人工硬质堤
岸,以舒缓的曲线构筑自由水岸,市民可以通过亲水平台、亲水长廊来观赏水景。
第98条 建筑色彩指引
参考长沙市城市色彩色谱控制,总体为暖色系红橙色调。
居住宜采用暖色系黄灰红橙等暖灰色;商务办公建筑宜采用以浅灰色等淡雅稳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