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义阳府邸

引江济淮后,淮南处于淮河和运河交叉点,迎来发展新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21: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江济淮工程仅比京杭大运河短400多公里,总投资超过700亿元,涉两省14个市,工程历时6年,可通千吨级船队,这个工程将在明年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超700亿元涉两省14个市

  9月份,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家相关部委技术审查,这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在国家审批立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跨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三大发展战略区,可以保障淮河中游城乡供水、发展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江济淮”工程开建 泽被人口超过4100万


来源:合肥日报 已有4880人浏览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横亘3000年,逶迤近1800公里,迄今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便利了交通,沟通了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繁荣了沿线大批城市。

在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今天,现代人工运河——南水北调工程正紧张实施。它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青山遮不住,江水北流去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京杭大运河……都是国家版图重要的跨区域战略资源调配工程。当前,有安徽“南水北调”工程之称的引江济淮工程已全面展开前期工作。这是6000万江淮儿女跨越半个世纪的期盼,注定要在我们这代人梦圆;这是涉及皖豫两省一项跨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泽被人口超过4100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水济苍生引 一江清水向北流

凡事皆有起点。引江济淮的起点,位于枞阳县。城市凭水起,因水兴,这是八百里皖江之上,镶嵌北岸的一座县城。

在这里的引江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引江济淮,早在数年前就已埋下伏笔。菜子湖,为枞阳县境内长江北岸支流水体,于双河口处接枞阳长河经枞阳闸连通长江,这是引江口之后的第一个湖泊水体。

菜子湖向北,与孔城河相接,该河流蜿蜒48公里,现状河底高程7~15米,底宽10~30米,是一条典型的排洪河道,孔城河与巢湖的支流罗埠河中间,隔着一个菜巢分水岭。

一个地利独具的路线已相当清晰,自南向北:长江-菜子湖-孔城河-分水岭-罗埠河-巢湖。

而放眼更大区域,自南向北: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构成引江济淮的输水线路,规划总长超过1390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辟“大运河”打通淮河通江达海“黄金水道”

在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图上,不可否认存在着两个不等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河川径流八成以上;而在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14。

地处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安徽,这种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有着最直观的缩影体现。皖北大地及以北的豫东部分区域,遍布对水的期盼。

经过约50载思想激荡,几番探讨、论证、勘测,甚至卓有远见的“先手棋”,有安徽“南水北调”之称的引江济淮工程终于将要付诸实践,按照计划,该工程将力争于“十二五”末,也就是明年正式拉开施工大幕。

如果说,南水北调主要是为了解决北方人口的饮用水瓶颈,那么,引江济淮工程则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补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江淮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安徽省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

打通梗塞后的滚滚江水一路向北,到达的第一个大型水域是八百里巢湖。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一期工程,理论上讲,引江济巢一年可引8亿立方米江水进入巢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2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利万物,泽惠后人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中原经济区等三大发展战略区,对支撑皖豫两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建成以后对淮南意义重大 淮南会成为枢纽 西边的船都会从淮南南下到合肥跟长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江济淮”工程渐行渐近。岁尾年初,淮南市环保局转发了《引江济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告》,就“引江济淮”工程环境影响邀请公众参与评价。即日起,公众可就该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渔业主管部门协助配合“环评”

由于淮南有着“淮王鱼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此,在“引江济淮”工程环评环节中,还专门委托中国水产科学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引江济淮”工程对淮河淮南段“淮王鱼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调查工作。岁末年初期间,中国水产科学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人员专程来到淮河凤台峡山口,就淮河“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及“水质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等情况开展现场资料收集及调查工作。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为此下函“引江济淮”工程涉及各地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请予积极协助和配合。

引江济淮工程,曾称江淮运河,又称江淮沟通。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2009年底,水利部要求比照南水北调工程,编制《引江济淮工程规划》及《供水范围及水资源配置》、《供水水质和巢湖水质保护》等专题。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工程规划及相关专题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水利部印发了工程规划报告审查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通江达海再添“黄金水道”

环评公告显示,引江济淮输水河道总长1336.54公里。这一数字仅比京杭大运河短400多公里。长江、淮河这两条“血脉”,将我省分为三部分。一直以来,建设江淮运河,把淮河、巢湖、长江沟通起来,再现一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是几代人的梦想。引江济淮工程总体布局是从长江北岸取水,通过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输水段落向淮河流域调水。如今,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承载“江淮运河”梦想的江淮沟通段,已经成型。江淮沟通段肩负调水和通航双重任务,工程实现后,相当于开辟出一条“江淮大运河”,安徽通江达海将再添“黄金水道”。

淮河是一条非常独特的河流,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人口分布密集、土地利用率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交织并存。为尽快改变淮河中游长期缺水状况,抑制淮北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修复淮河水系生态环境,支撑淮河流域和中原经济区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实施引江济淮调水工程,以完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格局,提高淮河中游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有效遏制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切实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引江济淮”供水目标逐步确定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通水后,承担调蓄任务的淮河干流、瓦埠湖、香涧湖等和承担输水任务的沙颍河、涡河、茨淮新河、新汴河等河湖水系再也不会出现干涸断流,淮北地区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局面可得到有效遏制。在引江济淮工程半个多世纪的论证过程中,随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情况和国家政策导向,主要目标几经反复调整。近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巢湖、淮河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引江济淮工程供水目标逐步确定,即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农业灌溉补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兼有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等。

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区域涉及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淮南市等12个市和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2个市的部分地区。工程内容包括输水河道工程、枢纽建筑物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穿淮立交工程、跨河桥梁工程以及一般影响处理工程。输水河道总长1336.54km,其中利用现有河湖长829.265km,疏浚扩挖319.935km,新开明渠115.34km。

“引江济淮”工程总方向是从长江引入巢湖,经过派河,提水过江淮分水岭,进入东淝河,经过瓦埠湖调入淮河,其中的“江淮沟通”输水段落,根据目前成型的方案,自巢湖派河口至淮河线路全长156.6公里,其中疏浚派河口至蜀山泵站枢纽输水线路30.7公里,新开挖蜀山枢纽至唐大庄之间的江淮分水岭线路32公里,扩挖唐大庄至瓦埠湖38.1公里,利用瓦埠湖湖区输水42.6公里和东淝河入淮河河道输水13.2公里。(记者 张雪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10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合肥召开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咨询评估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出席会议并致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6: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义阳府邸


    赞一个,要加快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淮南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21: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中峰突进


    今年安徽3大工程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20: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样的项目{: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中峰突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21:57 , Processed in 0.04726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