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1 15: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条今天邯郸日报头版的一条消息与大家分享
《20天,“断头路”变“通衢”》
——邯郸县东柳大街南延征收纪实
今年5月8日,邯郸县正式启动东柳大街南延(人民路至华信路段)征收,短短20天,60片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全部征收拆除,为打通这条“断头路”、实现东柳大街全线贯通打下了基础。群众无一户上访,无一户强拆,时间之快、效果之好、态势之稳令人惊奇。
曾经的东柳林村,已成为城市发展中“被遗忘的角落”。周边是座座耸起的高楼、条条宽阔的道路,唯有这5万余平方米范围内的破旧房屋,极其尴尬地“躲”在城市发展繁华的
环拱之中。道路坑洼不平、水网管道年久失修、水电暖气设施落后,一下雨就雨水漫延,垃圾污水随处可见。
而此次东柳大街南延工程,不但可以让村民告别与城市发展极不相配的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更作为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承载着全市人民对交通的新期盼。东柳大街作为邯郸市东部贯通南北的交通主干道,它的贯通将会缓解滏东大街、东柳西街、东环路的交通压力,让全市人民享受到便捷快速的城市立体交通。
然而,此次征收,比起邯郸县历次征收困难更多。“难”在哪儿?
首先,建筑物性质不同。60片需征收建筑中,既有正规宅基地,又有经营性临时建筑,情况错综复杂。其次,遗留问题多。在征收中,除了村民对自家最后一片老宅恋恋不舍的情怀之外,还涉及到以往东柳林城中村改造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三是群众期望值高,攀比心重。因此,仅仅60片的征迁,却成了“问题的集中营”。
一边是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一边是群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面对如此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邯郸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三四”工作法,即“一把尺子量到底”,“走访调研、宣传引导、科学施策三步推进”,“强化人性化征迁、亲情式感化、跟踪式服务、精细化操作四种观念”,巧破难题,为征迁工作扫清了障碍。
东柳林村大多数需征收房屋是村民仅剩的一处住所,征收后群众的困难不容忽视。按照邯郸市城市规划,东柳大街属于市政项目,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即可,不涉及回迁问题。但考虑到群众利益,邯郸县多方协调,与邯郸县城中村改造项目业主创鑫集团对接沟通,在村民可选择货币补偿的同时,在创鑫六期小区为群众争得了49套房屋作为回迁房,满足了群众直接就近入住回迁房的愿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