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推出20年超长陪跑资本,顶尖科学家掌舵风投

       11月18日,“润苗·育林·见未来”杭州润苗基金启动仪式在东部软件园举行。该基金由杭州市政 府直投,首期规模20亿元、存续期限长达20年,远远长于目前国内政 府主导型早期科创基金通常的8至10年。杭州市政 府党组成员、副市 长金承涛出席会议,市级相关部门、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科研平台和储备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科创生态建设的重要时刻。

       瞄准科技型初创企业在成果转化与市场切入阶段普遍面临的“死亡之谷”问题,以及社会资本在“最初一公里”常常失灵的现实困境,润苗基金作为杭州“3+N”产业基金集群中专注提供早期直接投资乃至“第一笔投资”的关键力量应运而生。该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设置长达20年的存续期限,创下国内政 府主导型早期科创基金的纪录,充分彰显“耐心资本”的长期主义理念。基金不以单一项目或年度表现作为绩效考核唯一依据,切实鼓励团队“敢于投早、愿意陪跑”。

       基金管理单位杭州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润苗基金的设立,正是为了弥补市场在早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失灵’问题。我们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人才、投硬科技’,不做第一大股东,甘做初创企业最初的战略伙伴。”

       基金投资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企业设立不超过5年、人员规模不超过100人或估值在1亿元以内、产业方向契合杭州“5+5+X”“296X”重点领域。尤为关键的是,其投资对象必须是处于技术研发或产品雏形阶段、开放融资在A轮之前的早期项目。单笔投资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且不控股,以“参股不控盘”的方式陪伴企业成长。

       “我们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人才、投硬科技’,致力于为科创幼苗提供早期支持乃至‘第一笔投资’。”基金管理单位杭州资本董事长孙刚锋表示。为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润苗基金创新性地设计“专家把关”“外大于内”模式。设立7人组成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其中外部聘请的产业、技术、投资等多领域专家委员4名,内部委员仅3名。这种结构旨在通过“专家把关、科学决策”,有效规避“内部决策惯性”。

       首批受聘的专家委员阵容堪称“重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首席科学家房建成,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陈宗年,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褚健,西湖大学副校长、工学院院长仇旻等15名顶尖科学家与产业领袖

       专家委员代表房建成认为,“前沿硬科技项目过‘死亡谷’需金融与制度保障。润苗基金启动,是杭州优化创业生态、支持硬科技的关键一步,它填补市场早期资源空白,以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给出科技成果转化‘杭州方案’。”

       项目来源同样体现开放与多元。除各部门、高校、院所、孵化器等推荐外,“杭创E站”平台上“杭创分”较高的项目、各类大赛优胜团队,乃至社会自荐项目,均可进入基金视野,构建起“多路汇聚、优中选优”的项目发现机制。活动现场,基金实施单位杭州科创集团与西湖大学、良渚实验室、国科大杭高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多家机构签署“苗圃工程”协议,共同搭建“源头创新-概念验证-产业落地”培育桥梁

       杭州民营经济发达,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资金需求密集。据悉,该基金启动后将构建“开放多元+智能筛选”的项目发现机制,广泛征集来源(包括高校院所、政府推荐、大赛优胜、平台高分项目及社会自荐),并运用“润苗基金雷达大模型”进行AI智能筛选,计划年均投资不少于100个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智能“芯模联动”产业大会召开 萧山区芯模社区正式启航

       11月18日,“芯火燎原、模力迸发”的时代强音在萧山激昂奏响——人工智能“芯模联动”产业大会暨芯模社区启动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芯模社区”正式开园,标志着萧山“芯模联动”产业体系全面启航,开启“全国芯模联动转化高地”建设新阶段。

       市 委常 委、副市 长章登峰,省发改委、市发改委等有关领 导,区委副书 记、区长姜永柱,区领 导施科琦、朱国军等出席活动。来自顶尖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近400位代表参加大会,共同见证萧山“芯火燎原,模力迸发”的号角吹响。

       章登峰在致辞中指出,杭州是数字经济先发城市、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作为杭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萧山已拥有两大国 家级基地、三大国 家级平台,承担两项国 家级重点项目。他期许萧山能成为芯模转化的样板,充分放大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的牵引作用,为杭州“296X”产业集群的打造提供更强支撑;“人工智能+”的主力军,打造 AI 赋能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绿色发展的标杆;创新要素聚集的最优解,营造“百模共生、千企进发、万才竞聚”的产业生态。他表示,市 委市政 府也将持续升级政策服务,全力支持萧山区打造全国领先的芯模联动转化高地。

       姜永柱表示,“芯模社区”的启动,彰显了萧山抢占人工智能赛道的坚定决心和“萧山速度”。未来,萧山将锚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应用示范的“试验田”、创新友好的“生态圈”三大方向,构建集“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应用转化—商用落地—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积极培育工业领域的重大应用场景,用好“编制池”“安心宝”等机制,打造芯模联动转化、AI融合应用创新、AI终端设备智造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四大高地”,并以“无事不扰、随叫随到”的周到服务,为各类人才追梦提供全方位保障。

       活动现场,“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授牌,钱江世纪城芯模联动计划、芯模社区运营理念及芯模中试成果发布,十个涵盖了从芯片底座到模型算法、再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人工智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该基地将成为连接前沿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关键桥梁,提供全链条中试服务,降低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和成本。新华三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晨懿分享了图灵小镇和芯模社区运营理念,发布了最新中试成果,展现了算力与模型的高效协同和生态匹配,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本。

       为了给“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提供空间载体,“芯模社区”同步启航。芯模社区是萧山区三大人工智能产业社区之一,由萧山钱江世纪城和新华三集团携手打造。“芯”指芯片,“模”指模型,重点聚焦“芯模联动”(芯片研发与算法模型深度协同)战略,建设覆盖产业招商、算力供给、模型适配、人才培养、应用孵化的垂直创新生态,旨在构建长三角地区首个集“技术研发、芯模适配、中试放大、商业化落地”于一体的全链条AI产业生态。

       作为杭州市首批六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空间之一,芯模社区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先行建设钱江世纪城世环创新中心7.6万平方米示范空间,涵盖战略展示、政策呈现、技术验证、公众体验、产业承载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产业空间。目前,芯模联动中试场工作区已完成布局,并加快推进“芯模联合实验室”建设,未来将作为“芯模社区”的技术大脑,配备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适配优化与部署验证的全流程研发环境。

       目前,钱江世纪城规模5亿元的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已完成组建,精准投向已注册或拟落地的人工智能企业。专为AI初创团队、科研机构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打造的全周期陪跑空间和人才赋能中心已投入运营,社区还规划了总体量约15万平方米的拓展产业办公区,为入驻企业预留了充足的发展腹地。

       此外,世纪城还将开放杭博中心、奥体场馆群等场景资源,入驻企业可优先匹配数字科技、文艺空间、智慧生活等场景应用。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世纪城打造了专属人才公寓600套,让企业、人才专心创业的同时也能够舒心生活。在这里,白天,大家在联合办公空间专注研发、协同攻关;晚上,在街区咖啡馆交流应用、洽谈合作。楼上,是踏实安心的人才公寓;楼下,是触手可及的行业场景;转个弯,就能遇见懂技术的工程师、懂业务的专家、懂投资的伙伴,真正实现邻居就是合伙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高标准建设芯模社区,是钱江世纪城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绝佳时代机遇,更是布局下一个二十年发展的重大战略手笔。”钱江世纪城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按照“芯模联动”计划,到2027年底,芯模社区将招引人工智能产业类项目不少于30个,引育行业人才不少于400人,相关产业规模超150亿元,打造国内领先的芯模协同创新标杆。

       “杭州市芯模联动中试场”作为“芯模社区”的核心引擎,也将建设成为高规格的芯模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面向全国芯片厂商、模型企业及行业伙伴,提供基于国 家标准的联合研发、测试验证服务,重点开展芯片与模型的适配优化,推动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9 14:25 , Processed in 0.03375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