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华中地区第一座开建的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她是中国建筑师原创设计的第一高建筑综合体,她是武汉CBD第一个崛起的核心地标——她就是位于武汉CBD中轴线南部起始端的武汉中心大厦。
  位于武汉CBD中轴线西南端的地标工程武汉中心大厦自2013年11月突破百米大关后,进入加速长高期,于2014年4月结构高度顺利突破200米,2014年9月24日达到300米。这幢88层、高438米、建筑面积36万平米的武汉CBD核心地标将于2015年春节前实现结构封顶。
  地下30米 基坑设计国际领先
  武汉中心基坑工程处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长江I级阶地,土方开挖期间正值武汉长江汛期,地下水量丰富,砂层透水率较高,土方开挖施工任务量大、条件复杂。经过不断优化方案,施工方中建三局总承包项目部决定采用分层分区流水施工,合理布置降水井,创新设计并施工完成了四级柔性支护体系,采用“分阶支护、分段支护、分期支护”的无内支撑支护,最大降水深度达到地下29.8米,确保了降水效果,降水时间之长、抽降承压水幅度之大再破同类施工记录,项目部该项课题经湖北省住建厅科技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度的开掘为高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5天一层楼 建设速度领跑同行
  武汉中心如今已玉树临风长高到300米了,已施工至66层的武汉中心塔楼5天就能刷新一个结构层,领跑国内同类超高层建筑建设速度。
  如此快的建设速度靠什么法宝呢?在项目施工现场,一个随塔楼核心筒不断长高的橘红色巨型“钢罩”就是答案,这正是代表了业内领先水准的凸点智能顶模系统。这个自重约1600吨、平台面积达1225平方米的大家伙由中建三局自主设计研发并首次在武汉中心工程投入使用,凭借多项发明专利与突破传统的巧妙设计可提供2400吨顶推力,单次最大行程可达6米。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近70次顶升作业的智能平台让施工速度从7天一层楼加速到目前的5天一层楼,随着操作与配合的熟练,后期施工速度有望继续提升。
  416块钢板做“骨 ” 撑起大厦坚实基础
  当传统施工是以钢筋作为梁和柱的“骨”时,武汉中心的地下4层到地上12层,却是以厚35毫米钢板做梁和柱的“骨”。钢板墙共有16层楼高,总用钢量8000吨,周长达到258米。
  武汉中心钢板剪力墙设计为单片连续式,针对钢板与混凝土约束条件不同、导热性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墙体表面容易开裂的难题,中建三局总承包项目研究小组创新开展了低水化热、低收缩自密实混凝土研制、单片连续式钢板剪力墙深化设计技术研究、组合结构协同变形研究与控制等科研工作,利用“抗与放”理论,主动消除裂缝风险,达到设计意图,圆满完成了塔楼所有钢板剪力墙施工,该成果也成为项目第二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
  两台巨无霸 创纪录大型机械设备
  负责塔楼垂直运输的两座塔吊——ZSL1250和法福克M900D为华中房建领域起重能力最大动臂塔吊,起重能力均超过1200顿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联重科臂长101米泵车也在武汉中心亮相,对塔楼外框楼板进行了混凝土浇筑。
  万吨构件吊装 高空竞技夺天工
  武汉中心塔楼主体结构采用巨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体系,其中伸臂桁架体系可将外围框架与核心筒联系起来,从而使得结构的整体刚度明显增强,满足水平荷载和抗震要求,是结构设计的关键部位。
  大厦共设置三道伸臂桁架体系,每道桁架体系跨越近三个结构层高,总高度超过15米,由筒内、外相连的两个伸臂桁架组成,大吨位构件和繁复的钢结构给吊装、焊接等施工带来极大难度。在已完成的位于塔楼31层至33层之间的第一道伸臂桁架体系中,仅内筒伸臂桁架总重量就达963吨,最大构件重37.39吨。
  大厦在设计上力求阳光充足、空间利用合理,将打造白金五星级酒店和360°高空观景层。为实现这些设计意图,武汉中心在300米高空处设有跨度27米、单根重量约180吨的转换大梁,将完成3.2万吨荷载,这在同类工程中实属罕见。目前中建三局项目部开展与之相关的临时胎架设计与卸载技术研究已进入深化阶段。
  90000平米幕墙 成华中“最绿”建筑
  突破300米大关的武汉中心塔楼造型初显扬帆外观形象,淡绿色的玻璃幕墙已安装施工至18层,让大厦身披华彩外衣。整个大厦幕墙面积约90000平方米,单元板块近万块,每个立面上下整体呈弯弧形,以确保建筑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尽量降低能耗。
  大厦内部还将装有智能环境监控系统、诱导式风机系统,可自动输送新鲜空气,大厦因科学合理地应用了多项绿色可持续技术,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了美国LEED-CS金级预认证,作为可持续整合设计应用典范,成为华中地区“最绿建筑”。
  武汉中心大厦简介
  工程概况
  武汉中心大厦由泛海控股麾下的武汉中心大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位于武汉CBD核心商务区西南角,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地下4层,由4层裙楼与88层塔楼组成。
  武汉中心塔楼建筑高度438米,是华中地区第一座开建的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为巨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呈渐变椭圆形,整体外形如迎风扬帆的航船,是首幢由中国设计师独立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大厦顶部将建观景平台。设计者力求将武汉中心大厦打造成阳光充足、空间利用合理、绿化率较高的城市有机体,使其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之作。该大厦外立面使用了呼吸式幕墙系统,以确保建筑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尽量降低能耗;在安装玻璃幕墙的基础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板,为整幢大厦提供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大厦内部装有智能环境监控系统、诱导式风机系统,可自动输送新鲜空气;采取重力式消防给水系统,以确保大楼消防安全;有效整合利用水资源,进行水回收和循环利用。
  建成后,武汉中心将成为集智能办公、全球会议中心、VIP酒店式公寓、白金五星级酒店、360°高空观景、高端商业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国际5A级商务综合体,是创领华中商务新格局武汉CBD的醒目地标,将展示国际化大武汉新形象,汇聚商业巨擘、再创江城经济新引擎。
  工程自2011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竣工。
  武汉中心“之最”
  “最早”:华中地区最早开建的4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最先”:第一座由中国建筑师原创设计的最高的超高层建筑综合体。
  “最高”:将与毗邻的世贸中心大厦一起成为全国最高双子塔。
  “最深”:塔楼底板最深区开挖至-26.85米,创华中民用建筑基坑深度之最,降水最深达到-29.80米。
  “最大”:采用华中地区房建领域起重能力最大动臂塔吊(超过1200顿米)。
  “最重”:325米高空卸载钢结构重量约2.2万吨。
  “最长”:世界最长泵车——由中联重科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臂长101米的世界最长泵车首秀武汉中心,将负责塔楼18层以下水平结构及钢管柱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