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5 12: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2-24 22:19
省1又去光谷了,这个月第四次去光谷了。

省1真是太有干劲了,五年了一直劲头不减,太让人佩服了,感觉全省的GanBu就他一人在干活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3: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今天头版聚焦湖北!

湖北发布 湖北省人民**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 2025-02-25 12:49 湖北


今天(2月25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

《向高竞攀 向新笃行

湖北加快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聚焦湖北产业发展



搬重物、举杠铃、递话筒,走、跑、跳……近日,湖北武汉市洪山礼堂外,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组团秀绝活儿,赢得阵阵喝彩。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今年2月5日,湖北举行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荆楚大地,一派转型升级壮产业的景象。

武汉大学机器人学习算法与软操作实验室内,10多名师生正在对“天问”2号人形机器人开展联调联试:先在电脑上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场景、提升运动性能,再将相应参数部署到真实样机上验证。

此前,湖北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多个院士团队揭榜挂帅,潜心攻关。

“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集中学校11个优势学科资源,聚焦‘大脑、小脑、感知、躯干、四肢’等关键部件攻关。”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淼介绍,“团队正在加紧调试优化,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稳定行走、机械臂操作、人机交互大模型的性能。”

如今,从人形机器人到空天与低空利用,从脑机接口到第四代半导体,25条未来产业新赛道上,是“湖北方阵”加力竞逐的身影。

向高竞攀、向新笃行,传统产业同样积极有为。湖北提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内,智能机器人手臂来回舞动,一块块锂电池产品陆续下线。

“公司创新研发磷酸铁锂、钠离子、固态电池等产品。”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介绍,目前工厂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任务,确保今年二季度顺利交付海内外客户。
以磷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宜昌,正全力推动化工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力争今年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精细化工占比达50%,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

连日来,襄阳市各大企业铆足干劲、全力冲刺:湖北通桥科技有限公司新开发的新能源桥壳生产线已投入使用,截至2月11日已为比亚迪交付3万余支整体式新能源桥壳;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正加速进军乘用车市场,今年2月已接到超亿元订单……当地政企携手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2024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元级,千亿元产业达19个。

“湖北正加快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表示,力争今年五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元,过千亿元新兴特色产业达到10个,用3至5年时间,再打造2至3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崛起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成为湖北经济的主要形态。

来源 | 人民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科技创新涌动英雄城

​极目新闻  2025-02-25 12:00:01



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摄影记者 宋枕涛

春风渐暖,樱花已绽。英雄城市,生机勃发。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6日,武汉“新春第一会”主题为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这是自2021年以来,武汉连续四年在“新春第一会”上聚焦科技创新。

在大局上谋势。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武汉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细化落实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汇聚资源力量。

于关键处落子。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最大的优势,科技创新是引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武汉提出,到2027年,将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产业领域全球创新策源影响力持续提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一)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春节以来,位于中国光谷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持续加快厂房建设和设备调试进程,冲刺4月底、5月初量产通线。

在与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仅10余公里之隔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上百个项目同时运转。几个月前,该实验室在8英寸硅基芯片中点亮了激光光源。国内“芯片出光”技术取得突破,填补了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少数空白之一”。

2月18日19时,江苏太仓港,国内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集散两用运输船“东兴100”,装载近2000吨煤炭,驶往华能浙江长兴电厂。这一国内首创的新能源船舶,由湖北东湖实验室携手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打造。

就在半年前,2024年8月27日,中国船级社向东湖实验室颁发国内首张“陆上联调试验平台”证书,填补了国内电动船舶动力系统地面试验的空白。



2月23日,中国车谷·武汉造汽车品牌全球发布会在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举行。包括东风岚图在内一批“车谷造”品牌集中亮相,向全球展示汽车智能化时代武汉造汽车的“含新量”。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构建起覆盖从主流、高端到豪华的全领域车型矩阵,未来3年将每季度推出1到2款新车,助力湖北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二)

科技创新,辉光日新。

随着AI算力的快速提升,光模块需求量大增。设立于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国家光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更加繁忙。每天,对光模块的测试达10小时以上,已成该中心科技人员的常态。

2月19日,奥泊(武汉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东湖高新区签约,将在光谷建设AI蛋白质设计改造产研中心,角逐全球AI制药新赛道。该公司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莱维特、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入选者马剑鹏等联合创立。通过AI,技术人员几周内就能计算推理出大量样本数据,新药研发速度大大提升。

作为全球前瞻的融合创新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正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春晚,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现场扭起了秧歌,引发全国关注。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10款汉产机器人集中亮相,多种应用场景令人惊叹。

企业发力,政策给力。

武汉正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高地。

2月18日,《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外发布。支持关键技术突破,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这是继《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之后,武汉首发人工智能支持政策。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武汉市已聚集10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三)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武汉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2月11日,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固态电池中试产线一派忙碌,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团队的研发人员正对一块块固态电池进行制浆、涂布作业。今年下半年,郭新教授团队研发首款车规级固态电池,将量产下线并开启上车验证。

2月23日,华中师范大学与黄陂区攀升科技共建的“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正式揭牌。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研发的“星闪智慧安全办公系统”与教育领域的Deep Seek AIPC工作站首次公开展示。

攀升科技是全球定制计算机领域领跑企业。2024年10月,PC领域的第一家星闪实验室——国际星闪联盟武汉创新实验室在黄陂成立,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是国内首个聚焦鸿蒙及星闪技术的校企联合实验室。

未来,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将联合多方整合资源,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攻克技术难题,为武汉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武汉建平台、强服务、巧作为,全力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武汉模式”。

(四)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活力奔涌不息。

2022年4月,武汉成为全国第五个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在全国和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13位、比2021年上升12位。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8家。他们如繁星点点汇聚,照亮武汉的科创版图。

亮眼的数字和排名背后,是武汉这座工业重镇向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的跃升。

支点要硬,龙头要重。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将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4: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武汉总部,传出消息!

政务:武汉发布 2025-02-25 12:02


最新消息,

小米武汉总部

吸纳大学生就业超2500人,

65%以上员工都是研发人员。




去年年底,小米武汉总部7周年庆典活动上,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24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大道的小米武汉总部,橙色、亮黄色、草绿色……满眼都是活力。园区内便利店、咖啡店、健身房、食堂俱全,迎面走来的都是年轻人。在员工电脑呈现的企业内部社群上,记者看到各种技术沙龙、“清河大学”的学习时间安排,赛车模拟器、好声音比赛等各种活动信息正不断被刷新。

“我本人就是‘米粉’。”29岁的湖北人张咪咪是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2021年7月入职小米武汉总部,如今已成长为小米集团信息技术部供应链产品经理。

“我负责的是供应链产品,这让我对‘米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品牌能够在技术、功能及设计等多维度突破,并拥有强大的产业协同能力,因为这就是我每天要对接的事。我浑身都像上满了发条,我身边的同事各个也都非常有冲劲,这儿有种奇特的气场!”张咪咪说,最近她还申报了“3551光谷人才计划——优秀青年人才”。

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曾推介:“小米武汉研发总部主要业务是大家电、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的每个核心技术赛道都要长期投入海量的研发人员,我们要把武汉中心做大、做深、做透,做到研发过万人的规模。

小米集团武汉区域总经理王扉介绍,小米武汉总部自2017年正式揭牌,致力于打造成为超大规模的万人研发中心和人才基地,65%以上是研发人员,湖北籍员工约占60%。据介绍,小米武汉总部本地招聘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90%。企业不但吸纳本地就业,还为武汉培养了大量的大家电、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新零售等行业人才。2018年—2024年,小米武汉总部累计贡献营收超1100亿元

企业展示区,小米武汉总部7周年的一段企业内采吸引了记者驻足。不同部门员工讲收获、讲期待:“对小米的价值观更认同了”“今年做了很多平台搭建的工作,整个人格局打开了”“技术更全面了,引体向上现在可以做到10个了”“family day(家庭日)拉近了距离,我娃经常在学校提起他爸在小米工作”……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真诚、热忱。

长江日报记者| 李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最近是不是搞的有点矫枉过正啊,有朋友说来武汉出差,几个人出去消遣,KTV大门紧闭,灯也不开。从旁边的小门进去。据说是要改进G部作风,一些正当的娱乐都不敢搞了。这算不算影响GDP?

既然天天要增加GDP,不能只盯着制造业,文化休闲等也是啊,还能吸纳就业人口。现在消费不振,商家都头疼,还要搞形式主义,连正常的在外面吃饭都怕J报,不是更影响消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查酒驾好多,东湖高新这边,每晚21点多去接娃放学,都被查了几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5: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2-25 15:18
武汉最近是不是搞的有点矫枉过正啊,有朋友说来武汉出差,几个人出去消遣,KTV大门紧闭,灯也不开。从旁边 ...


你也太小看gwy胆子了,与这有啥关系,这十几年该花的哪个少了。

这种现象一般另有具体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5: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xoxo01 发表于 2025-2-25 15:29
你也太小看gwy胆子了,与这有啥关系,这十几年该花的哪个少了。

这种现象一般另有具体原因。

GWY怎么搞不去说,但影响了外地来公务商务旅游的这部分群体消费,我关注的就是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7: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2-25 15:18
武汉最近是不是搞的有点矫枉过正啊,有朋友说来武汉出差,几个人出去消遣,KTV大门紧闭,灯也不开。从旁边 ...

这个确实,成都、长沙娱乐服务这一块都很宽松。武汉一言难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5-2-25 15:18
武汉最近是不是搞的有点矫枉过正啊,有朋友说来武汉出差,几个人出去消遣,KTV大门紧闭,灯也不开。从旁边 ...

据说是为了汉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20: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4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金控集团公布的全年“成绩单”获悉,2024年,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32%,成为全市历史上首家营收突破千亿元的市属国企;利润总额12.5亿元,继续保持在市属国企中领跑;累计缴纳税费23亿元,同比增长18.6%;资产总额2638亿元,同比增长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2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123 发表于 2025-2-25 12:46
省1真是太有干劲了,五年了一直劲头不减,太让人佩服了,感觉全省的GanBu就他一人在干活一样。

有潜力再上一层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21: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创东智”)完成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光谷金控、光谷产投、嘉科产投等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主营业务拓展以及加速收购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

近日,武汉森木磊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木磊石”)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达益能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人才建设,以及产品迭代升级和市场渠道拓展。

近日,武汉弗顿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弗顿”)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亿宸资本、湖北楚天凤鸣天使母基金等参与完成。

近期,噬菌体生物制造产业平台武汉格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格瑞农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深担创投独家投资,凯乘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速噬菌体多应用场景产品创新、证书申报等工作。
2024年1月,武汉格瑞农生物接连完成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近亿元。同时,该公司Pre-A+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近期,拓博特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博特”)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谷产投领投、北京含光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拓博特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和数字化诊疗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

近日,国内有机电子材料领先企业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赛光电”)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合领投、光谷产投跟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2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zzz 发表于 2025-2-25 17:14
这个确实,成都、长沙娱乐服务这一块都很宽松。武汉一言难尽

你都体念过?不然不好下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5 22:2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mknight 发表于 2025-2-25 18:03
据说是为了汉马

说实话,这个有一毛钱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9 03:09 , Processed in 0.08026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