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1 12: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生城池 于 2018-7-23 12:11 编辑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钱塘(杭州)人。少敏慧,23岁登进士第。历任江西巡按、兵部右侍郎、河南、山西巡抚,官至兵部尚书。除恶吏,治黄河,政绩卓著,为官清廉,成语“两袖清风”即出典自于谦的故事。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于谦力排群臣南迁之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临危受命,升任兵部尚书,拥立英宗之弟明代宗即位。于谦亲自率兵保卫北京,激战九门,击退进犯的瓦剌部。力挽狂澜于既倒,避免了明庭重蹈宋室之覆辙。瓦剌无奈释放了英宗。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发动“夺门之变”,于谦遭陷含冤遇害。明宪宗即位,于谦平反,复官赐祭,改故居为祠堂(即今祠堂巷得名之由来)。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并在西湖三台山麓于谦墓旁另修祠堂,称旌功祠。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正所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清袁枚《谒岳王墓》其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