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砖头大帝

帝国网友每日签到帖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和公共服务提升,将与周边城市的天然联系、自然联系转化为市场联系、经济联系,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强化交通枢纽优势、商贸重镇优势、科教之城优势、高端服务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区域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推进蚌埠-淮南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打造合淮蚌城市带,合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国际副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两提升一推进”行动,深入推进“九城同创”,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如期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强化中高端消费引领带动,大力发展中高端文化、医疗、健康、旅游消费,提升引领消费、引领发展、引领未来的中心城市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深入挖潜文化内涵、文化底蕴,依托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构建门类众多、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名城。探索开展“小街区规制”试点,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和综合承载功能。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加快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19  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原则,突出抓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保护修复”两大关键任务。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重大基础设施先行、绿色创新产业支撑、体制机制创新”四位一体发展格局,集聚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加快统筹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在全流域的格局中谋划蚌埠发展。依托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生态修复保护利用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生态承载力,完善全流域联动的工作体制机制,打造淮河流域生态发展先行区。大力谋划建设水路、铁路、公路、空路立体高效开放便捷交通网络。依托蚌埠港淮河流域首个国际集装箱货运码头,推进港口建设,提升停靠船舶等级,加快淮河航道升级工程,打造淮河流域水运中心。以城镇化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领中高端消费为抓手,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自然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主动对接信阳、淮安等沿淮重要节点城市,形成中心城市首位度高、县城和重点镇协调发展的发展体系,在城市影响力、服务业集聚力、社会事业辐射力等方面有所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0  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着眼皖北、独具特色、高点定位,突出抓好“提高城市能级、推进创新发展”两大关键任务,围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集聚共享、高端消费辐射带动、产业转移互补合作等四大方面,明确建设路径和重点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补齐中心城市短板。按照“淮河以南精雕细琢,淮河以北大刀阔斧城镇化”的思路,突出板块特色,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提高城市质量。依托合芜蚌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高新区作为融入合肥都市圈的主接口。加快推进蚌淮凤等皖北地区城市群组团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社会要素流动。完善建设中心城市的管理机构和政策体系,强化要素支撑保障,统筹区域间的对接合作,加快形成交通、工业、商贸、科教、创新等多级支撑的皖北中心城市格局,引领消费、引领发展、引领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1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全面深化文明城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各领域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加大身边好人评选和学习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彰显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市民品格,如期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社区建设。构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导向,加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道德典型的宣传和培树,加强好人馆、文化墙、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阵地建设。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化“诚信蚌埠、孝善珠城”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完善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行业等城乡创建,加强志愿服务组织架构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祭祀、文明上网等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总规引领,推进多规融合,全面实施“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框架,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和美丽乡村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城市发展格局。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均等化。加快推进主城区功能配套完善,推进城南、高铁、淮上、滨湖、马城、沫河口等功能组团发展。着力推进三县县城发展,落实“两治三改”,提升“六项行动”,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支持达到条件的县积极争创县级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基本全覆盖。加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2  “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框架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城市环。内环为生活、生态环,推进龙子湖入淮口、南湖滨水岸线、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滨湖新区中心公园、奥体生态公园、迎河、席家沟等沿线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推进老虎山、陶山、燕山三山一廊景观规划,形成内环闭合绿道。中环为生产、物流环,重点推进长淮卫大桥、大庆北路建设改造,推进中环线全线贯通。外环为防护、连通环,重点推进蚌五高速、合徐高速东海大道出入口、五河-固镇北部快速通道建设,促进对外交通环的闭合以及与城市内部路网的连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大城市主轴。重点推进延安路跨淮河及京沪铁路线通道工程、水蚌线外迁工程、解放路至解放路立交段高架工程、东海大道下穿朝阳路立交工程,适时开展水蚌线沿线用地再开发规划,延安路、东海大道沿线轨道线及站点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六轴的连通水平和周边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市县发展带。围绕蚌怀发展带,加强荆涂风景区保护建设,突显禹文化带动效应,加快建设禹都大道,强化蚌怀交通联系。围绕蚌五发展带,加快头铺、新集、大新等重点镇建设,强化五河经济开发区与沫河口经济开发区的协作。围绕蚌固发展带,加强三汊河生态湿地保护利用,加快新马桥产业基地、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与固镇经济板块的协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栏23   新型城镇化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速新型城镇化升级步伐。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实行引进人才落户、投资经商办企业落户、购房(租房)落户、投靠亲属落户、流动人口落户“五个零门槛”,持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能力。持续深入开展城市大建设,争取每年完成大建设投资250亿元以上,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100%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6: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两治理两加强”整治建设任务,完成4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任务。分层分类推进省级中心村和市县(区)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批名镇名村,培育休闲养生、农事体验、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08:03 , Processed in 0.04635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