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4月30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 1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5-1 18:58 编辑
天下楚人 发表于 2020-5-1 18:13
紫光存储都解散了。哪有什么打紫光标的SSD颗粒

紫光存储没有解散,全称是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本来下面有六个公司团队。

这次调整的是紫光存储在上海的NAND模组和市场团队,在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办公室,没有注册子公司。


结合紫光这两年一系列调整,紫光存储也是在做转型。


最明显的信号是2018年10月11日,紫光国微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将西安紫光国芯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紫光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紫光存储,转让价格为约2.20亿元。

为便于后续与西安紫光国芯的业务合作,实际操作的时候,紫光国微对上述股权转让方案进行了调整,将原转让西安紫光国芯100%股权调整为转让其76%股权。交易价格由此前的2.2亿元更改为1.68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仍持有西安紫光国芯24%股权,其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020年3月4日,西安紫光国芯完成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这个西安紫光国芯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世界主流大容量DRAM芯片核心设计的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DRAM芯片设计开发及自有品牌存储器产品的销售,以及存储器相关的测试服务。是紫光搞DRAM的核心研发力量之一。


转让的主要原因是采用的是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模式,受到下游制造代工产能方面的限制,西安紫光国芯短期内无法达到规模经济,使得经营压力加大,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而且其负债状况也已经影响到其正常持续经营,还造成母公司紫光国微的资金和业绩压力,也让后续的研发投入面临很大困难。


上市公司在剥离西安紫光国芯大部分股权的同时,也把原来下游产能不足的老问题转移到了紫光存储这边。

紫光认为,自己在 DRAM 领域,特别是芯片设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未来一旦解决产能问题,在 DRAM 领域将会形成一定的优势。


所以现在紫光为了解决产能的问题,目光就投向了南京和重庆。未来的DRAM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西安、南京和重庆。

紫光存储有了西安紫光国芯后话语权提升,再加上如果南京、重庆基地成真,紫光对它们的掌控度远高于长江存储,现在紫光存储干脆把NAND业务调整掉,未来就主要介入DRAM领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8: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5-1 18:24
紫光存储没有解散,全称是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本来下面有六个公司团队。

这次调整的是紫光存储 ...

但是zg还是没有DRAM的制造技术啊,难道学长江存储那样也凭空开发。。那样和长鑫不是形成竞争关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8:5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zwg主要是资本运作和并购,典型的就是买展讯和锐迪科,真正的内生研发实力没看出来。这种人容易路径依赖,跟炒股票的一样浮躁,很难沉下心来夯实基础的研发业务,被台积电瞧不上也就不奇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dp47 发表于 2020-5-1 18:54
对的,zwg主要是资本运作和并购,典型的就是买展讯和锐迪科,真正的内生研发实力没看出来。这种人容易路径 ...

按刁石京的说法,紫光在芯产业主要有三大板块:存储器、综合性芯片、安全芯片。

存储器板块主要由长江存储和北京紫光存储等企业一起构成,包括了存储器芯片的设计、生产以及相关存储产品的开发;综合性芯片主要由紫光展锐承担,面向智能终端;安全芯片主要是身份认证芯片,包括SIM卡、信用卡、银行卡等证卡产品上的安全芯片,主要由紫光国微承担。

原来收购长江存储失败的紫光国微,最开始的业务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包括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和存储器芯片,分别由同芯微电子、深圳国微电子和西安紫光国芯三个核心子公司承担。石英晶体元器件业务由子公司唐山国芯晶源承担。转让西安紫光国芯后相当于是更专注于安全芯片这块了。


紫光的芯产业三大板块,安全芯片的上市公司是紫光国微;综合性芯片马上上市紫光展锐;存储器芯片这块最后紫光肯定也是推一家来上市。


如果说存储器芯片DRAM和3D NAND分别推一家上市,那我们武汉可以说稳了。但按紫光的操作,很可能就是存储芯片统合到一个平台上市,那就有变数,得省市去和紫光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0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mlaaron 发表于 2020-5-1 18:51
但是zg还是没有DRAM的制造技术啊,难道学长江存储那样也凭空开发。。那样和长鑫不是形成竞争关系了

挖了一票日本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5-1 19:39 编辑
lmlaaron 发表于 2020-5-1 18:51
但是zg还是没有DRAM的制造技术啊,难道学长江存储那样也凭空开发。。那样和长鑫不是形成竞争关系了

制造技术不是凭空开发呀,紫光当年投资长江存储的作用这里就出来了。

未来紫光的DRAM生产,首先会在武汉新芯做工艺开发,搞产品中试生产线,然后再将相关技术移交到重庆。

高启全之前在武汉新芯当CEO就是看中了可以利用武汉的现有工厂搞DRAM的制造技术。


至于长鑫的竞争关系,本来这项目就是地方自己强行上马的,国家又没给他们“国家存储器基地”的招牌,国家钦定武汉这个招牌的时候本来就不止搞3D NAND,还要搞DRAM。

长鑫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朱一明当长鑫的董事长和CEO,本来就是自己打的好算盘,本身就是在投机。

他本人是大股东的兆易创新根本就没往项目里投钱,如果长鑫的DRAM项目成功,虽然2万片每月的产能挣不到钱,制造这块赔钱了,他的兆易创新可以通过代理销售DRAM赚钱,还可以通过做DRAM模组赚钱。堪称名利双收。

就算长鑫的DRAM项目失败了,朱一明也稳赚不赔。因为他的兆易创新可以接盘,最后让长鑫变成NOR和MCU代工厂。


现在兆易创新的短板就是没有自己的NOR工厂,也没有可以控制的代工厂,兆易创新入股中芯国际,就是为了获得稳定的产能。反正合肥长鑫做DRAM是当地ZF要干的,到时候做不成DRAM,给兆易创新转做代工,ZF还得感谢他出面帮忙收拾了这个烂摊子。兆易创新则以轻资产的形式,获得了产业规模扩张和稳定的代工产能。


无论长鑫的DRAM成功与否,朱一明都不赔的。这也是兆易创新一分钱也不投资给长鑫的原因。因为投资长鑫是赚不到钱的,但只要控制了长鑫,兆易创新是肯定赚的。


现在朱一明就想着怎么用长鑫的项目把国家大基金二期的钱套进去,所以他才说什么长鑫的技术来源于奇梦达,通过与奇梦达合作,将一千多万份有关DRAM的技术文档(约2.8TB)收归囊中。

但奇梦达是从英飞凌拆分出来的DRAM公司,而英飞凌是从西门子拆分出来的。奇梦达早在2009年1月就破产了,破产前有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在慕尼黑,一个在西安。奇梦达的慕尼黑研发中心早就不见了;而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这个被紫光给收入囊中,就是前面我们讲到转让给紫光存储的西安紫光国芯。

朱一明说的奇梦达合作根本和整个时间线对不上,难不成2009年之前合作了?当年奇梦达是主要是研发的Trench,现在据说长鑫用的是Stack,到底用的是什么?各种问题一大堆。


赵伟国和朱一明是大哥别说二哥,他会心慈手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网友是多不自信,跟北方城市比精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imsonPig 于 2020-5-1 19:44 编辑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5-1 15:09
弘芯从蒋尚义去了后,已经调整了规划。说是主要涉及物联网领域相关的芯片,不需要太高端工艺技术,主要还 ...


14nm做物联网.....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dp47 发表于 2020-5-1 18:54
对的,zwg主要是资本运作和并购,典型的就是买展讯和锐迪科,真正的内生研发实力没看出来。这种人容易路径 ...

说句实话,紫光收购的公司真的是越混越差,原来展讯和海思还可以过过招,现在跟锐迪科合并了之后就只有丑闻了。最近又想上市搞钱。新华三也沉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inzaghi11 发表于 2020-5-1 19:06
挖了一票日本猛人

挖完之后,重庆那边悄无声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9: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5-1 19:06
制造技术不是凭空开发呀,紫光当年投资长江存储的作用这里就出来了。

未来紫光的DRAM生产,首先会在武 ...

朱一明稍强,兆易真是做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20: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5-1 19:02
按刁石京的说法,紫光在芯产业主要有三大板块:存储器、综合性芯片、安全芯片。

存储器板块主要由长江 ...

还是回到紫光母公司的问题,大方向校办企业全部都要从学校剥离,清华控股持有的紫光控股权,之前给深投控,深投控没有接,谁会接?某地会不会有小动作。
国资跟国资之间的资产可以无偿划拨,如果长存做得足够出彩,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绩,也符合国家在这方面的布局,借助现在的特殊情况,省市是否可以向zy请求,可以做紫光母公司的联合控股股东。这样就比较有分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2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qqqq123 发表于 2020-5-1 20:41
台湾很多方面还是很强的,工业和电子产业都很早和完善,大陆要追上需多下功夫

现在的方向是对的,要用好台湾人才发展半导体。。就如二战结束前,美国吸引了不少德国的人才,结束后又搜刮了不少德国科学家。美国整个航空航天工业的领先地位就靠这帮纳粹德国的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2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5-1 17:10
我认为武汉不用和周围比这比那,好好做自己就行了。

凤凰终究是凤凰,草鸡飞不了天。不要看到周围有什 ...

精细之路还是要慢慢走,军运会刚修好的沿江大道用的那么好的大理石地砖,前几天去江滩玩,隔离桩被认为拔了,车开上去碾碎好多。。。看的叫一个心疼啊,所以说精细之路要一步步走,日常维护要及时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21:2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390亿元的t4,是国内首条主攻柔性折叠屏的生产线,也是TCL华星迈向柔性折叠时代的标志性项目,目前已进入量产爬坡的关键阶段。为保证量产可以按计划推进,公司包机组织了五一劳动节中韩首飞,百余名韩籍专家乘机返汉并入住**指定隔离酒店。


5月1日14点50分,华星光电百余名韩籍技术专家乘包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入境后一一进行测量体温、核酸及抗体检测,通过单独隔离通道乘坐大巴车直达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后,拿到**签批的“解除隔离证明”之后依照公司的入厂申请管理规定,经相关部门批准后进入公司厂区投入到紧张的项目建设工作中,这是继公司复工复产以来首次组织境外专家返汉。


为了迎接专家来汉,省市区**及华星光电召开多次专题协调会,成立省市区三级**协调组,制定一系列防疫防护方案,覆盖登机前,入境后全过程,TCL华星光电首尔代表处也全力协助并给予大力支持,现场安排点对点大巴将百余专家安全送至仁川机场,保证全程与外界无接触,确保人员健康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3 04:31 , Processed in 0.04644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