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建设“国际零磁科学谷·杭州江南科学城 ”谋划高能级“杭州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大团队研发Earth Explorer系统,探索深时演化/地学剖面/科研场景,赋能深时地球科学研究

       在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 2025 年学术年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杜震洪教授团队的专职研究员戚劲,在「深时地球群智协同创新平台」专题上介绍了深时可视化分析系统(Earth Explorer),从总体概述、研发进展以及科学应用成效 3 个方面介绍了团队成果。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深时地学研究对可视化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DDE)计划里,DDE 大平台以深时地球演化大科学问题为牵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为内核,重点关注如何赋能深时地球科学研究。曾经依靠手绘地图和二维静态分析的可视化方式,如今需要深时尺度的时空动态分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多维科学分析,例如,如何将数百万年尺度的海量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与模拟,是科研人员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之一,同时这也是推动技术服务科学的绝佳契机。

       在此背景下,Earth Explorer(EE)应运而生。作为服务地球科研工作者的在线地学专业可视化分析系统,EE 利用并深化了 DDE 大平台的 Deep-Engine 等核心技术能力,开发了地学数据的在线多维可视化渲染和时空动态分析能力。无论是三维地球、时间序列、空间分布,还是深时动态演化、地学剖面图谱分析,它都能轻松驾驭,全方位展示地学数据的时间、空间、深度和时空动态维度变化,是 DDE 大平台展示地学数据的重要窗口

       Earth Explorer 诞生于 2021 年 12 月,其 Alpha 版本在 2022 年于法国巴黎面向国际科学家开展了演示与宣传。在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的可视化分析系统需要从科学家用户角度出发进行精心调研、设计和运维。于是,我们团队从收集需求入手,与 1,000 余位科学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汇聚其需求和经验。此外,我们还学习互联网产品思维,开展了一系列市场分析和用户需求调研,形成了完善的产品设计文档和开发方案,并且编制了用户手册和演示文档等。

       2022—2023 年,在科学家的指导下,Earth Explorer 相继研发出 10 余个版本。探索了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学科习惯、不同技术用途的可视化分析系统。Alpha 版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时空叠加、全局检索与动态分析。时空汇聚版本则根据不同学科,对数据进行治理分类,方便各学科科学家查找数据并进行交叉分析,为科研带来了新的灵感。此外,团队还搭建了三维地球开发底座,让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可以基于该技术底座快速搭建专属可视化系统,降低研发成本,实现数据自主管理、科研场景自主展示。

       截至目前的时空汇聚版本,实现了深时演化、地学剖面、科研场景模拟等功能,辅助科学家在在线地图上开展地学时空分析,服务了古地理、古气候等学科,包括古温度、古降水都叠加在这个地图上进行动态播放,并在欧美(EGU 、 AGU 等)、日韩(IGC 等)、非洲(CAG)等地进行调研、演示,获得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积极反馈。

       EE 系统能够将 DDE 等国际计划中的数据进行高效的可视化,通过动态分析,将科研场景在线展现给海内外科学家们。接下来,我们团队还计划打造出能够将地质模型、地球物理方法上传到 EE 系统的新功能。

       浙江大学杜震洪教授团队研发的 Earth Explorer 深时可视化分析系统,作为一款在线地学专业可视化分析系统,EE 实现地学数据在线多维渲染和时空动态分析,不仅解决了深时地球科学研究中可视化表达与模拟的难题,还为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思路和分析方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与科学家的深入合作,EE 有望在地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学多要素剖面图谱绘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07:01 , Processed in 0.03006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