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25 0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apato 于 2020-5-25 10:13 编辑
首先感谢您的总结。
观点要是和您意见一致,就是没有针对的意思;观点要是和您不一致,就是阴阳怪气。您这么说我也是服气的。。。如果您这是在劝和,并且觉得要在论坛从微小处改变,您这样顺便揶揄我一下好像也不太符合您的初衷吧。然后真的,讨论的时候别总是给别人下定义,因为您在定义别人的同时,您自己也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定义。另外,白茅是一种植物,和芦苇、荻比较像,可以入药,所以它很具象的。。。
我虽然在长沙生活了十多年,但也并不是什么老长沙,只不过我比较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而已。比如我在成都念大学,就会主动去了解成都的方言方物地名历史文化这样,而且我遗憾的是,长沙在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创新上做的比成都差比较多,民众参与度也低很多。据我个人的观察和了解,原籍四川省并新定居成都的人主动意识比较强,融入也会比较快,这可能是因为成都周边地区方言与成都方言差别不大的原因(除了自贡等川南城市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标志音以外)。这一点对于长沙可能比较困难,因为湖南省内除了湘语,还有西南官话、赣语等其他方言体系,这其中湘语又分为新老派,相互交流有比较大的困难(于是催生出了塑料普通话这种有趣的产物)。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是觉得不要总是强调老长沙/新长沙、本地人/外地人。一个城市要有包容体现在:“来长沙工作生活学习,就是长沙人,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长沙的建设当中”。长沙有迎接包容的态度,新来到长沙的人要有主人翁精神,不要有过客的想法,所谓“入乡随俗”,积极了解本地文化也有利于自身尽快融入当地生活,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