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建设“国际零磁科学谷·杭州江南科学城 ”谋划高能级“杭州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有力推动杭州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程

       7月3日, 浙江省科协领 导参观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深入了解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情况。浙江省科协党组书 记、副主 席吴晓东,党组成员、副主席武传宇等一行莅临我院,对大科学设施建设进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与房建成院士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此次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及总设计师房建成,以及研究院副院长郑世强等领导均参与了交流与探讨。

       座谈会现场,吴晓东书记一行首先通过观看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3D介绍短片,对极弱磁大科学装置以及交叉研究平台的建设布局和远景规划有了全面的了解。 房建成院士介绍北航团队的工作历程,并详细讲述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意义和规划。房建成院士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北航团队从杭州落地到建设杭州的历程,并全面阐述了建设“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使命。他强调,在得到国家、浙江省、杭州市的鼎力支持下,将与高新区(滨江)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新型”大科学装置,以促进“科学—技术—产业”的协同进步。

       强调在多方支持下,建设“新型”大科学装置,并打造“国际零磁科学谷”。房建成院士强调,致力于构建“国际零磁科学谷”,为助力杭州湾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未来产业创新中心而不断努力。

       吴晓东书 记在座谈会上对房建成院士及其领导的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团队在浙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赞赏。 吴晓东书记强调“新型”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并表示省科协将支持高端医疗装备等科技成果转化。他强调,以“新型”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结合强大的人才吸引力和持续的创新动力,必将有力推动杭州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未来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同时,省科协也将继续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新一代高端医疗装备等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落地提供坚实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5 1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行业头部高校,杭州应该花大力气引进来在杭建立研究院,合作机构,甚至中外合作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10-15 18:47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行业头部高校,杭州应该花大力气引进来在杭建立研究院,合作机构,甚至中外合作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与浙工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核心周围共建大科学装置,即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就是一直提到的第三个大装置,浙工大方面校由高翔院士牵头。

这太阳能大装置华北电力大学谋划筹建十几年,杭州属引进式合作共建,必然同时引进华北电力大批高端人才及团队,以及成立高层级新型研发机构,参考北航杭州极弱磁研究院。一直强调杭州最大核心首要是推动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尽快实际落地,这第三个大科学装置彻底落实是非常关键一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5 1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5 20:11 编辑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10-15 19:38
华北电力大学与浙工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核心周围共建大科学装置,即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就是一直提到 ...


除了太阳能大装置外,华北电力拥有国内领先的电气工程A+学科,在电网方面也很强,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  值得合作建一个研究院了。  不仅仅一个太阳能装置,更在于强势学科进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9: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10-15 19:43
除了太阳能大装置外,华北电力拥有国内领先的电气工程A+学科,在电网方面也很强。  值得合作建一个研究院 ...

除数学等极少数主要靠人(顶尖)外,学科头部地位基础在大平台支持,有大平台尤其大科学装置层级顶尖大平台必然全面带动学科建设质的升级。因此即使从高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与浙工大全面战略合作,最大核心价值是带动浙工大相关核心学科质的飞跃。

虽然进入下轮双一流基本能确定,但浙工大目前建设目标已不是停留在争取成一所普通双一流高校。有大科学装置支撑,包括在德清的地理信息学院与共建地磁大科学装置,浙工大目标至少是将来能对标中等甚至以上211高校,毕竟法乎其上,只得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1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Hi Quantum”量子启“杭”计划:北航首届量子强基、量子先锋本科新生来杭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金秋九月,北航首届量子先锋、量子强基本科新生“Hi Quantum”量子启“杭”计划系列活动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顺利举办。9月27日至28日,2025级61名量子本科新生来到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探访一流科研环境、求教学术前沿导师、体验零磁医疗设备、探寻古城文化底蕴、畅聊校园生活经纬,感受创新之城杭州的独特魅力,开启面向未来、探索前沿的量子新征程。

       9月27日,量子新生们在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量子传感大楼、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缩比验证场地、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并在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展厅深入了解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

       当日下午,同学们泛舟西湖,在潋滟水光中感受杭州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当晚,大科学装置研究院为同学们精心筹划安排了“Q-Talk”朋辈领航分享会,在轻松愉快的破冰交流中,来自各科研中心的学长学姐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科研体会,为新生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提供了经验与指导。

       9月28日上午,在“量启新程,导引未来”学术启航交流活动中,同学们深入科研一线,参观了超净实验室、地磁原子磁强计实验室和心脑磁实验室,近距离接触感受高端科研仪器与前沿实验设备。各科研中心的老师们分别介绍了中心研究内容与科研方向,向新生们全方位展现了研究院的前沿布局与学科生态。师生分组交流环节问答往来,互动热烈。师生间的深度对话,为同学们勾勒出未来学术道路的清晰蓝图。

       下午,“Hi Quantum”量子启杭计划会议在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会议中心301室召开。会议由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副院长孙天旭主持。

       会议伊始,杭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致辞。王主任对量子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杭州是一片历史与未来交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沃土,滨江区始终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打造一流的成长环境与发展平台。他衷心期待新生们在这座青春之城、梦想之城书写量子科技的辉煌未来。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王俊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杭研院聚焦“量子传感、低空安全、具身智能、空间智能”四大方向,建设八大研究中心、16个前沿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情况,他鼓励同学们以“空天报国”确立人生坐标,在量子科技的前沿赛道上敢为人先、勇攀高峰。

       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翁海娜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极弱磁研究院将全力为同学们打造一流的科研环境,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真实的项目场景与专业的导师团队,助力每位同学找准方向、行稳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17: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5-10-16 18:26 编辑

       在新生班主任聘任仪式上,房建成院士为量子强基班主任李建利,量子先锋班主任魏凯、柴真颁发了聘书,他们将承担起引领这批优秀学子成长成才的重任,并为同学们来杭开展科研实践做好筹备与衔接。

       最后,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量子科技学院院长、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进行总结讲话。他指出,杭州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宜居宜游的城市,更是一个能干事、能干成大事的创新热土。他勉励同学们,作为北航量子方向的首届新生和未来实践者,大家要以争做先锋的勇气和信心,力争成为“样板”和“标杆”。他殷切嘱托同学们要珍惜在北航的宝贵时光,夯实理论基础,并动情地表示:“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中国人能够扬眉吐气、挺胸向前的时代。美丽的杭州,已经准备好迎接你们的到来,期待你们在此书写量子科技的新篇章!”

       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西湖的潋滟水光,从师长的谆谆教诲到同窗的并肩前行,为期两天的实践交流活动,不仅为北航首届量子强基与量子先锋同学们打开了通往量子世界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期待量子新生以此为起点,携手奋进,未来在京杭两地浇灌出量子科技的繁花硕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7 1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全体大会召开

       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全体大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来自47个国 家和地区、70余家国际科技组织的近800名科学家、创投家、企业家等代表参会。中国科协党组副书 记、副主 席冯身洪,浙江省 委副书 记王成,欧洲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唐纳德·布鲁斯·丁威尔出席大会并致辞,浙江省副省 长、温州市 委书 记张振丰作主旨推介。浙江省副省 长卢山主持大会。全体大会上揭晓了第三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第三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由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温州世界青年科学家成长基金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共同发起,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8个领域作为评奖方向,旨在遴选并支持全球范围内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作出卓越贡献的青年科技领袖。

       而备受瞩目的 2025 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的揭晓,无疑是这场盛会的高光时刻。共有来自全球 29 个国 家及地区的 204 位 TOP 青年科学家参与这场激烈的角逐,他们如同勇猛的勇士,在科研的战场上奋勇拼搏。最终,英国的刘颖俊、意大利的玛丽安杰拉·鲁索、瑞士的沃尔夫冈·特雷斯和中国的王辉脱颖而出,他们宛如夜空中最为闪耀的新星,在各自的领域绽放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全体大会上还发布《全球职业早期青年科学家成长发展现状情况调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青年科学家分布与流动研究》,推出全球青年科学家先锋榜2035。会上同步启动“世界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成长支持计划”,该计划包括与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联合出版外文学术期刊;与中国核工业联合研究生院围绕核领域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与上市企业联合设立专项领域支持计划;组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创业基金联盟等内容。

       全体大会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阿里耶·瓦谢尔,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主 席、日本工程院院士高伟,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俊风分别作主旨报告。

       青科会是中国科协与浙江省人民政 府共同发起、联合主办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峰会,自2019年开始已举办至第七届,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国际盛会之一,也成为我国青年科技外交的重要品牌、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主办城市温州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本届青科会在主会期期间,还将举办11场平行论坛,主要聚焦未来前沿科技发展关键领域、青年科学家成长和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大板块,同时举办“万有引力π”展示交流活动和区域扩展活动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7 21: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10-15 19:38
华北电力大学与浙工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核心周围共建大科学装置,即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就是一直提到 ...

浙工大高翔院士调走了,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大科学装置落地浙江工业大学的事,岂不要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7 22: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长生 发表于 2025-10-27 21:29
浙工大高翔院士调走了,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大科学装置落地浙江工业大学的事,岂不要黄了?

不会,原就是华北电力大学谋划筹建的大科学装置,杭州是引进基础上的合作。建太阳能大科学装置杭州本就要集聚华北电力大学相关优势学科和高端人才资源,还有中国能建等重要合作方,高翔院士个人因素不足以影响大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9 2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10-27 22:54
不会,原就是华北电力大学谋划筹建的大科学装置,杭州是引进基础上的合作。建太阳能大科学装置杭州本就要 ...

原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是高翔院士,现在得换人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二所与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发DePTH-GPT全球发布,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重要成果

       11月6日,在2025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迎来了一项改写深海探索历史的重磅发布。由海洋二所、之江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全球首个面向深海典型生境的多模态大模型——“深海生境智能认知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DePTH-GPT)正式发布,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全球深海生境智能研究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深海探测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方面,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为人类探索深海未知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工具。

       深海作为地球表面最神秘的区域,其典型生境(如深海热液区、冷泉区、海沟、珊瑚礁等)承载着独特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是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气候变化、资源潜力的核心载体。但长期以来,深海环境面临高压、低温、黑暗等极端条件,传统探测手段存在数据获取难度大、分析效率低、认知精度有限等痛点 —— 单靠科考船、潜水器等装备采集的数据分散且形式多样(图像、声学信号、文本记录等),人工处理周期长、误差率高,严重制约了对深海生境的系统性认知。

       此次发布的 “深海生境智能认知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恰恰破解了这一行业难题。作为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深海典型生境的智能模型,其核心优势在于 “多模态融合” 与 “场景精准适配”:模型整合了深海图像、声学探测数据、环境参数监测数据、科考文献等多类型信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跨模态数据的协同分析,能够精准识别深海生物物种、解析生境结构特征、预判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例如,针对深海热液区的复杂声学信号与模糊图像,模型可快速匹配数据库信息,识别出罕见的热液生物群落,并分析其生存环境的关键参数,效率较传统人工分析提升数百倍。

       深海生境智能认知与探索多模态大模型(DePTH-GPT)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指导,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之江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是联合国“海洋十年”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Digital DEPTH)大科学计划的重要成果。该模型融合了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视觉识别与知识推理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跨模态融合理解、生境动态推演与智能决策支持三大核心能力,能够协同处理视频、地形、水动力、沉积物、生物声学等多源异构数据,推动深海研究从传统定性分析向可解释、可预测的智能认知新阶段迈进。未来,该模型将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与国际组织开放使用,联合各国科研力量,持续扩展生境覆盖范围,构建覆盖深海海山、热液、平原、大陆坡等多类生境智能认知系统。

       海洋周期间,海洋二所还主办了“数字化智能技术深海应用与国际推广”主题边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分委会主 席Hellen Gichuhi、秘书处负责人Ibukun Adewumi、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局长邬长斌等与会。方银霞所长致欢迎词,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李家彪院士介绍了该计划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来自非委会、国 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之江实验室等国内外相关组织及单位的专家分别围绕深海生境智能识别、海山典型生境调查、数字化深海热浪预测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展开交流,就多源深海观测数据共享、典型生境智能识别标准体系构建、模型国际推广机制等议题进行讨论。



李家彪院士在边会做主旨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8 00:29 , Processed in 0.04880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