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18 2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赵晓军介绍,博物馆自10月19日开馆至今,短短一个月,就迎来了27万人次的参观者,讲解员日均讲解40批次。
“我从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来,参观过全世界50多家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从建筑设计到策展都堪称世界一流,讲解非常专业,建议博物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宣传册……”
“博物馆古雅大气,尽显‘华夏第一王都’风貌。建议从大门口开辟一条老年人和残疾人‘绿色通道’,让手推车进出……”
“希望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的相关配套设施要跟上,比如遗址公园的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的餐饮服务……”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游客服务中心的留言簿上,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赞美,一条条情真意切的建议,写满了观众对二里头的厚爱和期待。
对此,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很快从自身定位出发,找短板补差距,完成了由“圆满开馆”到“提升品质”的转变。工作人员分工分岗,每天值守在展厅,服务游客,维持秩序,不放过任何一个需要提升的细节;馆长每天不间断在展厅内巡查,发现问题迅速记录,当场组织人员整改,确保次日整改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10月20日,对公众开放首日,迎来游客3.8万人次,蜂拥而至的游客,对这座年轻的博物馆管理带来一定压力。为确保次日游客有序进场,工作人员连夜放置分流设施300多个;对残疾人及老年人,在排队入场口设立“绿色通道”,让他们直通馆内;在服务台放置免费轮椅,有特殊需要的游客可坐着游览展厅;为满足游客讲解需求,每天安排两场免费讲解;11月17日,邀请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李宏、徐雷等专家对展陈提升出谋划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