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星三角

[城建] 长株城际铁路,株洲段40公里,设站9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5 09: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6869965 发表于 2025-3-5 15:47
哈哈 你们自己都看不上自己的磁悬浮产业,在那说要改轮轨,怪谁?

果然你这水平也就打打嘴炮罢了。务实才是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8 01:0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道消息,长株快线走株洲站。大概线位是株洲西站,走泰山路,接着到天台路,然后下穿至株洲火车站与株洲站换乘 接下来就是到红旗路,接大丰站。制式是磁浮的。大概明年一月份上报,2026年会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8 01: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是我提问的
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表示 长株快线的线位已经敲定 会走市中心株洲火车站 将株洲西站 株洲火车站串联
其中在火车站会采用下穿隧道的方式 与株洲站换乘
当然 说回来 最终的制式还是磁浮 轮轨几乎没有可能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 13:5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相关部门 于 2025-10-3 15:45 编辑

针对您关注的长株城际铁路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2025年5月19日,省委**沈晓明同志组织召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了长株潭城际铁路成环成网工作,提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有关决策。省委、省**高度重视长株城际铁路项目,当前设计单位正在加快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线站位方案、投融资模式和制式正在深入研究中。 感谢您对公共交通事业的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 13:5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相关部门 于 2025-10-6 02:11 编辑

按楼上那位说的

株洲西站-湘芸路-(从这里开始就难修了)泰山路-珠江南路-天台路-斜插滨江广场-跨江-下穿-株洲站东广场-沿铁东路跟随城际至大丰站-云龙大道,后续按原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3 15:4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先生123456789 发表于 2025-9-28 01:09
这个问题是我提问的
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表示 长株快线的线位已经敲定 会走市中心株洲火车站 将株洲西站 株 ...

这线位,株洲西站-湘芸路-泰山路-珠江南路-天台路-斜插滨江广场-跨江-下穿-株洲站东广场-沿铁东路跟随城际至大丰站-云龙大道,后续按原线路

泰山路难修,住宅多车流大,车道宽度也不太够,

个人觉得还是按最开始的,株洲西站-湘芸路-衡山西路-中路-神农大道-泰山东路-天台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7 02:4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点搞起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0 1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建议那些株洲资规局的大佬们多去一线城市考察轨道交通布局,一味的不顾投资及施工难度要求必须走株洲站是很幼稚的想法,重要的是换乘便携程度以及票价,在大丰站换乘有什么问题吗?哪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不是很多换乘点?为啥非得追求必须从株洲站到株洲西直达?压缩投资是最重要的,贷款是要还利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0 15: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lanjack 发表于 2025-10-10 10:35
实话实说,建议那些株洲资规局的大佬们多去一线城市考察轨道交通布局,一味的不顾投资及施工难度要求必须走 ...

株洲这种中等城市,如果长株轨道交通不能经过核心城区,单独一个换成时间成本就划不来了,还不如自己开车了。以现在的城际铁路为例,河东的去大丰乘坐的话至少要提前40分钟,河西的去大丰乘坐至少要提前1个小时,这还是考虑公交不堵车的情况。换乘时间成本这么高,就大大影响了客流量,人家自己开车都快到长沙目的地了,你还没到大丰站。所以说换乘的便利性很重要,如果是长途出行,远点乘坐影响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0 16: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25-10-10 15:08
株洲这种中等城市,如果长株轨道交通不能经过核心城区,单独一个换成时间成本就划不来了,还不如自己开车 ...

换乘不是指公交车,是指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之间,比如S1和最开始规划S4走线之间通过大丰换乘。株洲西到株洲站可以乘坐S4到大丰换乘S1到株洲站,这个有什么问题吗?S4线走株洲站等老城区,施工难度很大,还需要走地下,这种投资收益,株洲这种三线城市是扛不住的,看看S1线,株洲每年补贴几千万,目前还是亏损的。目前看S4线最重要的是要覆盖河西人口密集的小区,神农城,株洲工大,武广二中片区,这些地方客流量大,道路宽,采用高架方式,投资也相对较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1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lanjack 发表于 2025-10-10 16:17
换乘不是指公交车,是指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之间,比如S1和最开始规划S4走线之间通过大丰换乘。株洲西到株洲 ...

1.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都叫换乘。
2.长株潭这种规模的城市结构,三市之间核心城区也就3-40km,如果乘坐不方便就失败一半了。长株之间人流其实不少,但目前城际铁路承担的比重极为有限,就是因为乘坐不方便,时间成本太高。
3.这个长株城际规划,长沙途径的地方远离市区,对高铁和机场客流也缺乏吸引,更多的是为了项目而项目。所谓的株洲人跑到长沙坐高铁、机场,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才多少,根本撑不起运营。
综上目前长株之间有效客流支撑一条城际都费劲,更支撑不起两条城际线路运营。
4.至于你说的“株洲西到株洲站可以乘坐S4到大丰换乘S1到株洲站”老头老太都不会这么去折腾。
5.对于株洲而言,如果实在要修,肯定希望线位最佳,但的确很纠结的,既要又要,但实际上可能都顾不上。
6.理想化最好的城际轨道交通,两端都通过核心城区,即城区内部按照地铁运营模式(可以适当加大站间距),城际之间按照城际铁路快速化运行。如果长株潭城际铁路在长沙城区走目前地铁1号线线位,在株洲过河西,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7.从长远理想角度来考虑,还是希望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醴陵能够实现,在大的框架下,再去实施长株这种轨道交通,效果会更好。
8.至于成本问题,如果是最优方案,从长远考虑那才多少钱,一个城市少点老虎苍蝇,少点乱七八糟支出,就可以保障了。当然如果对株洲未来经济发展缺乏乐观,那回过头来为啥又要对长株城际建成后的表现那么乐观呢。目前长沙磁浮那个要死不活的样子不是很好的实证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1 1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25-10-11 10:53
1.不同运输方式之间都叫换乘。
2.长株潭这种规模的城市结构,三市之间核心城区也就3-40km,如果乘坐不方 ...

轮轨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的,这个国家FGW那边就批不了。这个就不用纠结了。最大问题还是株洲自己这边的想法总是变,个人感觉实际上就是株洲本地不愿意建,没钱,规划改来改去实际上就是拖字诀。如果只是简单的拉通株洲西和株洲站,完全可以从株洲南引到株洲西,投资更小。
但从长远看,长株潭要一体化,交通肯定是要先行,既然国家层面已经批了,就要尽快启动项目,以最小投资为目标,最开始的路线规划基本就是最小投资,也能在大丰站换乘。如果还折腾来折腾去的考虑制式,考虑株洲和株洲西直通,不如改建株洲南到株洲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1 15: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lanjack 发表于 2025-10-11 11:49
轮轨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的,这个国家FGW那边就批不了。这个就不用纠结了。最大问题还是株洲自己这边的想法 ...

肯定有想法啊,打着为我好的名义,让我出血,还得让我感激,要能干脆答应才有问题。实际上省里也知道他们的方案有问题,不然市里那还能讨价还价。
至于长株潭一体化交通先行说得好听,三干两轨费了老大劲才这样,你是不知道长沙的阻力有多大。目前长株潭一体化已经不再把交通作为重点,更多的说政策,其实利好谁大家都很清楚。
为啥不走株洲南到株洲西,这个线位肯定有更好的作用的,如果这个线位不能充分利用好,株洲的对外交通彻底没展望了。
国家大基建时代已经结束,磁浮产业注定只能吃些边边角角的料了,如果真要发展磁浮,其实地铁是个很好的选择,地铁没有跨线需求,转弯半径也受限,蛮适合磁浮的,但为什么长沙地铁没有一条线用磁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12 23:5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来讨去还是经济不太行咯。看看其他车牌号B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6 12: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自媒体说长株潭磁悬浮规划有100到200多公里,祝福你们快点建,这样轨道交通总量也可以尽快达到400公里,再加上长株潭线,到全运会时也有个四五百公里硅胶线路,至少不会比起其他全运会主办城市差那么远,显得那么寒酸。

纯外地人路过,随口一说,勿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6 13:12 , Processed in 0.15569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