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回归的抽屉

[公告] 一直没想通为什么轨道交通板块会远远火过另外两个板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ghaitan 发表于 2016-1-30 22:06
低效无能的政府就是这样顺利诞生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1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龍倉vs新鴻基 发表于 2016-1-31 17:06
希望商业板块也能有个给力的版主!

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2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的沃乐马自己跑了,不玩了?渔人码头也是半死不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2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商业,开业了却不景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定位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过于高端,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较高收入群体回流严重不足。这与地铁修建速度较慢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并不是说,只要地铁修好了,就能够带来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地铁超前建设,对于引导产业发展,的确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并非决定性的作用。在招商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超前建设地铁,练好内功,的确有利于改善招商条件。从长远来看,修地铁、强化精准招商、积极培育本地有好苗头的中小微企业,这三件事情,一个都不能少。城市运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外来官僚能够带来新的想法、思路与眼界,但同时预期不够长远,约束机制也不够严格、贴身。各有各的难处。

至于负责人不关注论坛,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关注,那就奇怪了。精力疲于应付后续协调,把后续协调当做负担,只能说他们看不到城市精心经营所能够带来的长远利益。这与知识文化,与思想观念,与眼界,都有很大的关系。要提升中等级别干部的文化素质,是一件几十年的事情。

至于长沙目前的定位,农民工也能买起房,很容易落户,只能说这个城市的包容力很大。也并不是说,只要农民工很容易落户,中产阶层就一定不愿意回来,没有这么对立的。事实上,不同社会阶层都互相需要的,谁来给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就业,谁又来为中产阶层送快递、掏粪通厕、收垃圾、搞家政服务?相互之间都是依存关系。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城市治理能力,说白了,如何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避免相互之间的负面影响。其实相互之间的负面影响,最集中的就体现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譬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呼小叫、乱摆摊点、乱扔杂物、乱开功放、乱涂乱画,并以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方式表现出来,对所谓的城市品质造成长期慢性但却巨大的影响,进而让中产阶层以上的群体不愿意长期安居乐业。

因此,农民工可以随意落户,只有在城市治理能力比较匮乏的情况下,才会对城市的长远发展造成显著影响。说到底,要培育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是一件几代人的事情。在社会快速变迁的情况下,七八九十年代的人所已经习惯的东西,对于处于决策层的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很难短时间接受,时代的快速发展甚至让后者难以跟上步伐,就更不要说走在时代前列,更不要说引领时代发展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交班快一点,把更多的事情留给七八九十年代的人去做,可能也是一件好事,尽管现在看上去有懒政的嫌疑,但比起胡来,从长远来看,可能还是要好一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23:1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临版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xczz 发表于 2016-1-31 23:00
很多商业,开业了却不景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定位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过于高端,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较高收 ...

“从长远来看,修地铁、强化精准招商、积极培育本地有好苗头的中小微企业,这三件事情,一个都不能少。”
说的不错,现在看看长沙的现状,这三点长沙有哪一点是做的比较突出的吗?地铁就不说了。招商嘛,常常招一些皮包公司来,什么九龙集团,铜锣湾集团,华谊影城,明发集团,上网一查就知道大多是些经营有问题的公司,甚至都不知什么名头的公司。还有证通电子,号称望城招到的大项目,公司2014年全年收入不到10亿,净利润7千多万,公司总资产不到20亿,号称在长沙的园区投资50亿,不是明显的忽悠嘛。
好好的三一被逼到北京去了,高科技招不到华为,只能招中兴(不过这也算不错的成绩了)。本土的中小微企业培育的好不好不知道,没看到多牛逼的。
武汉成都的青桐汇,青蓉汇搞的如火如荼,全国知名,长沙做了什么呢?还在喊口号吧,没有实际行动。

另外长沙鼓励农民工落户,我不是说政策包容性强不好,不是说高级人才看不起农民工。这是从这个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来长沙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才会如此放宽落户条件,也就是无条件落户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无非不就是为了快速增加人口,如此低的门槛说明人口增长目标的压力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9: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个真正关系到别人的日常生活 影响最多最大-----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级别不够,占地拆迁难协调,这些都不是理由。其他城市不一样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和其他同级别的城市相比,轨道交通这一块长沙就是落后很多,房价就是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9: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这个判断,目前人口增长的政绩目标难以完成。

不过这与常住人口统计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与长沙统计局交流过,他们对长沙常住人口统计的办法,主要是依据三项,一是户籍人口增减,二是高校招生规模增减,三是领取了暂住证的农民工群体的增减。但在长沙购买了商品房并实际入住的大量群体,却基本上无法被这三项所刻画出来。在长沙买房但不落户,早已成为常态,老家还能有地有房有福利,长沙这边只要有钱,上学看病都不需要户口。而高校招生规模日趋稳定。至于暂住证,在长沙的用处远小于其他一二线城市,因为房价低、上学看病都要容易很多,因此领取动力也严重不足。

如果以上判断大体没错,那么,我们可以估算一下长沙商品房入住群体的实际规模。长沙2007年至今的9年里,新房累计卖出1.4亿平米,约140万套,但投机投资占比已经日趋减小,因为房价从2010年起已经持续阴跌了6年,任何中短期投机投资行为都很难大规模大比例持续发生。因此,设这140万套中,有八成,也即110万套为刚需,那么对应的人口按照套均3.6人计算,将能够容纳400万人。按照2016年初这些不同年代的商品房在这一时点的平均入住率为四成计算,则实际已入住160万人。这些人口的本地需求还会带来几十万经商务工群体的需求,因此,这些人口总计能够为长沙带来将近两百万常住人口,但大部分却可能没有统计到统计局口径中。实际上,仅湘江世纪城这一个楼盘就已经实际入住七八万人,加上经商务工群体,就已经超过十万人之多,但迁移了户口的却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其他人口很难纳入统计局口径中。

以上讨论并不是说,长沙实际常住人口已经很多了。恰恰相反,即便把这一两百万实际入住的商品房人群都算进去,长沙也不过九百万左右的人口,比起郑州实际人口1100万(统计局口径九百多万,但当地媒体普遍认为有1100万),武汉1200万,成都1700万(统计局口径一千四百多万,当地媒体认为一千七八百万,实际上成都新房累计卖出要比长沙多得多,这个口径的商品房人口低估问题也可能更加严重),依然需要努力。

对于长沙来说,在基建,招商,培育这三大政策中,最直接可控的就是基建。但在基建上依然推三阻四,依然以协调等为各种借口,的确是最不应该的。本届政府上台时,口口声声:“在我手里,绝不耽误长沙”,可惜除了向往权力中心北京及那里秋天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并试图以高成本大规模复制到长沙之外,表态似乎走向了反面。也正因为此,把更多事情留给后人去做,也或许是一件最不坏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的歌 发表于 2016-1-30 22:07
其实当年地铁2号线之所以修得那么快,主要当时是属于省市挂牌的重点工程,所有相关单位差不多都是一路绿灯 ...


2号线可不算快了,是5年吧,最多算中规中矩的速度了,还老爱放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0: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看深圳的危机感。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指出:1. 深圳这些年思想被禁锢了,希望大胆建言献策;2. 深圳规土委将权力过于集中于市一级,导致城市更新缓慢,建议放权到各区,将新房供应量提升三倍;3. 呼吁让高技术人才,无论其学历如何,都能够迅速落户;4. 提出高密度人口的城市,要大力推进地铁建设。人家发展那么靠前,危机意识那样强烈。中部省会,又岂能坐井观天,小富即安呢?

危机意识,思维大胆,各种突破,这些实在太需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说我的感想:建地铁,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长沙不见得就真的那么迫切。大建地铁,有很多负面的例子,仇和在昆明一次性上马六条地铁,但是开通后的客流小得可怜。深圳地铁投入那么大,178公里的全网路线,实际客流一直在200来万,票价那是贵得惊人。同样的线路,广州能比深圳的客流高两倍。这种大手笔对城市后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消化很长时间也不见得能解决。交通问题想起来总是很容易的,要解决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智慧的。资金来源,设计,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导,施工协调,联调联试,运营管理,都有大量具体的工作要做,在键盘上敲一个建议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落实到现实中间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xczz 发表于 2016-2-1 10:33
去看看深圳的危机感。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指出:1. 深圳这些年思想被禁锢了,希望大胆建言献策;2. 深圳规土委 ...

深圳不是什么危机意识,而是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很多之前的大手笔投入,产出却是非常小的。深圳地铁客流一直上不去,才200来万,那么点票款收入,维持运营都是相当艰难的。新修的沿江高速,客流量一直上不去,投资商亏得一塌糊涂,一点没有给广深高速的拥堵解围。深圳机场新修的航站楼,加了一条跑道,投入都是以上百亿计,带来的客流增长并不明显。关外关内漫山遍野的违章建筑,随时可能带来无数的安全事故。深圳的大手笔确实很多,但是很明显市场并不领情,甚至是无情。过度发展无序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已经掏空了城市的根基。光明的渣土倾覆事故,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危机意识这个东西,只能是现实的一种反应,想要反作用于现实,甚至推动改变现实,那还是有点勉为其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深圳都有危机感,甚至真多感到了危机。我大长沙确还是抱着80年代盖楼修路招商的思路,在那里默默撑撑的,等过几年武汉成都都有危机感了,我大长沙估计还是号称老子天下第一,因为我大长沙没有危机感。哈哈哈哈
深圳都危机感,来自北上广,来自世界一流都市的压力,武汉成都的危机感,来自赶超一些力争世界一流的压力。我大长沙或许志不在此,所以就没有危机感络。
落后总有千万种理由,但是落后就是落后,这是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12: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地铁族长沙区人气一直不咋样的,原来在高楼迷里面有专门的版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20:25 , Processed in 0.04259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