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8 0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发经费计入GDP 将改变城市竞争的格局
按照新算法,中国2015年的GDP大约增加8798亿元,接近贵州省的总量。
按照新算法,研发支出较多的城市将在GDP统计上更占优势。那谁是中国研发支出最多的城市?当数北京与深圳。根据最新数据,深圳的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04%,北京比深圳还要光辉,这一比重在2014年就达到5.95%。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国际上通常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据公开资料,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国家,这些国家全部以高科技产业闻名世界。也就是说,北京、深圳的研发投入可以与全球一流创新型国家媲美。
中国其他城市的情况怎样呢?据统计,上海大概是3.6%,广州是2.5%,武汉与杭州是3%,天津是2.96%,重庆是1.42%,全国大概是2.1%。
不过,衡量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按此比例高低来排名,因为研发经费还涉及资本化率。按照新算法,只有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才会按照“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也就是说,研发支出要按是否带来经济效益分为两个部分,没有经济效益的那一部分不会列入GDP。
一个城市的研发支出主要有两个主体,一个是科研机构,一个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例如,像南京、武汉等城市,因为大学云集,在研发经费上享有一般城市没有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城市研发经费的资本化率就一定高。相反,东莞、苏州等城市的研发支出比例不高,但因为这些城市的研发主体是企业,导致其研发经费的资本化率可能更高。
不过,长远来看,新算法的确对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武汉这类高研发投入的城市更有利,对研发投入不太重视的广州、重庆可能面临GDP排名下降的尴尬。
http://tech.163.com/16/0720/04/BSD1NV7E00097U7R.html
————————————————————————————————————
反正是这么分析的,而且研发和产出本来就是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当然希望武汉能“捞一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