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睿琪小智

[原创摄影] 破产城市纪行 带你走进底特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05: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些图片不由得回忆起我在底特律待过的一段时间,有一些感慨。整个大底特律地区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外围大量的小镇治安和经济和环境都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老美的城市规模确实非常大,这导致了土地和房价除了纽约和加州极个别城市变态以外都性价比很高,从住房环境(特别是密度),住房面积都完胜我们2,3百万的筒子楼。

    下面贴一张大底特律地区的google earth的图(可能权限不够没没贴上),能看见密密麻麻house的区域周长220公里,整个大底特律地区人口400到500万。武汉四环线周长才140公里,人口1000万。 底特律周长约为武汉1.5倍,面积(指被房屋覆盖的区域)为武汉的2.5倍,人口为武汉的一半,因此居住密度为武汉的五分之一。考虑到武汉在四环以内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和荒地,综合密度甚至为武汉的十分之一,所以居住的舒适程度打打折扣。

    城市密度问题不仅是武汉的问题,也是我国所有城市的通病。也许有人说,中国人口多,没有那么多地可用。那本人还在日本东京也待过一段时间。东京除了最最中心的区域,也能找到很多低密度的一户建住宅(多啦A梦)里那种。如果在google earth上丈量一下整个东京大都市圈的面积(有房屋覆盖),会发其面积是帝都的好几倍。即使人口有3000万,密度也远低于帝都。

    所以在我们高强度的城市土地过于集中的开发下,动辄一条马路两边几十栋三四十层高的住宅的情况下,再怎么修路也很难缓解交通问题,这本来就是个自相矛盾的问题。另外我们土地供应少,土地价格高,又会间接传导到商业成本上。商店的租金会摊到商品价格上。在大底特律外围区域,我就基本上没看见过两层的超市和卖场,因为土地价格便宜,量又充足,商家建一层更划算,每个不管多小的商业门前都有大量的充足的停车位。

    当然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汽车才刚刚进入普及阶段可能大家的生活半径还不够大,以后会慢慢的扩大。但核心问题还是土地呀,只要土地控制紧就没法向外围扩张。在现在市中心动辄两三百万的情况下,如果政府规划引导个人资金能在买地盖房,当然和国外政府一样,划好片并规定好每一片地上的房子层数,外立面风格和朝向,并要求配建门前马路和路灯水电等基础设施(或把这些包含在土地出让款中,由政府代建),应该能短时间改变郊区面貌,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按照武汉和鄂州交界处的土地出让价格,一亩地大概在50万,盖房50万,装修30万,交给政府配建基础设施70万,200万能拥有一个一亩地三层带院子和花园的房产。后期周边基础设施的维护通过收取少量的房产税实现。

    这只是结合这么多年在国外见闻的一些感慨,和我国现行土地政策相违背,我们城市建设起点很低,还是先做好自己再说。勿喷。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5:3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干货,这么在鄂州边上整个一亩的院子还是相当不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6:5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ke Big depression, no hope for the fu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9: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第一帅哥 发表于 2016-12-5 02:00
美国downtown都基本没有植被

欧洲也很少,只有街心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9: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看到汉阳车都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hsimonp 发表于 2016-12-5 09:03
欧洲也很少,只有街心公园。

是的,这点感觉还不如国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ful77 发表于 2016-12-5 05:20
看了这些图片不由得回忆起我在底特律待过的一段时间,有一些感慨。整个大底特律地区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1:3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强啊,竟然是安永的,四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ful77 发表于 2016-12-5 05:20
看了这些图片不由得回忆起我在底特律待过的一段时间,有一些感慨。整个大底特律地区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 ...

之前修建武咸城铁的时候,一百多公里中间十几个小站,未开发的区域也有七八个,如果搞好,那就是沿线分布七八个小城镇,这样的话就是人口分散居住的模式。前些年说逃离北上广深,其实就是国家想让人口从大城市里分散出来,分散居住,武咸城铁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当年在很多三四线城市修了很多楼,但是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及就业机会,还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最终人口都没有留到那些三四线城市,还是返回到一二线城市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继续猛涨,三四线城市房价阴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国的发展程度,支撑不了美国日本那样的分散居住模式,因为公共资源非常有限,分散之后能享受到的公共资源就非常少了,于是人们还是宁可集中居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汽车之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拍  行尸走肉 在合适不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ful77 发表于 2016-12-5 05:20
看了这些图片不由得回忆起我在底特律待过的一段时间,有一些感慨。整个大底特律地区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 ...

你说的根本不现实,照你这么搞,中国起码饿死一半人,美国才多少人,美国的平原面积是中国的几倍,所以美国可以那么建房子,还能大量出口粮食,中国14亿人谁来养活?
也不要拿日本东京来比,日本80%的主粮靠进口,中国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熙楚King 发表于 2016-12-4 19:55
一直有个疑问,欧美城市的街道好像基本没有树的,为什么

街区化呗
另外
国内街区化之后
绿化也会没有的
因为树数量多的话
会影响行人走路和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HZL106 发表于 2016-12-5 11:40
之前修建武咸城铁的时候,一百多公里中间十几个小站,未开发的区域也有七八个,如果搞好,那就是沿线分布 ...

其实我有时候也理不清我国城市不是密度太大,是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真的还没到,还是其它因素造成的。

    感觉武咸城铁的运营方式很难带动周边的人流,其根本在于便捷性太差。以我在日本经常坐的筑波快线为例,其连接东京都心和茨城县筑波,全长约60km,最高时速130km/h,分为急行,准急,各停等运营方式。当它停7站的时候,全程用时在40分钟,停的更多或更少,运行时间相应增减。第一:运行速度够快,相当于拓展了活动半径60km,这点武咸城铁也能做到;第二:发车间隔地铁间隔,方便出行,车型地铁车型,座位横排分布两边,中间站人,运量比我们的动车大;第三运营方式:地铁方式,上站台。 第四:在东京都内,和好几条地铁在不同的站点交汇,采用地铁换乘方式。在这几个共同因素的作用下,乘坐非常方便,所以人流量非常大。武咸城铁发车间隔到1个小时,采用国铁进展,目前换乘不方便,很难拉动人流。另外补充一点,不管是美国,加拿大(日本除外),轨道交通的首末站的汽车换乘停车场只能用巨大来形容。

  关于资源问题。资源无非就是教育,医疗,商业,和就业。关于教育,现在建小学和中学成本不高,市中心都经常要求开发商代建移交,相信只要政府想建,在郊区也能建得起来。关于医疗,和教育一个道理,也能建一些小型医院。关于商业,只要低密度社区成长起来,商业自然会来,而且交通便利的话开车到周围购物也十分方便。最后就是工作,只要交通便捷,30分钟的通勤时间至少能到达半径30公里的地方,大城市周围半径30公里的地方一定有工作机会。武汉从武昌江边到鲁巷才12公里,鲁巷再画30公里半径,那距离就更远了。我在底特律的时候,大家上班基本上是30分钟车程,30公里路程,这个时间应该是可接受的。现在武汉室内这么拥堵,我上下班5公里路程,晚高峰40分钟。

总之我觉得还是政府的规划和意识上的因素更大一些,在加上我国的土地政策,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81925019 于 2016-12-5 12:50 编辑
powerful77 发表于 2016-12-5 05:20
看了这些图片不由得回忆起我在底特律待过的一段时间,有一些感慨。整个大底特律地区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 ...


两种发展方式各有优劣..

国外这种, 你住在郊外,人口密度小, 但花在通勤的时间上就不说了; 过于分散, 治安也不太好管理, 半夜女孩在能穿着睡衣出去宵夜吗;人是社交动物, 不论工作, 消费, 娱乐大多都要去市区, 这个跟住武汉郊区私房有啥区别呢.

国外这种优点确实也有很多, 如果喜欢这种生活方式的, 在中国一样可以这样过, 去咸宁碧桂园买一套别墅很贵吗? 或者郊区一栋私房? 实在不行去风景区里面买一套私房..比如木兰山, 那边还是挺多的..家里人刚刚在木兰山下买了一栋私房, 10W... 环境确实好, 开车一个半小时, 但都是有时间过去家庭聚会BBQ.. 谁愿意住那里...

可以简单的调查一下, 习惯了住在市中心方便生活的城市居民, 有几个愿意每天开车2小时才能购物, 消费, 工作?
这里2小时真不怪堵车, 武汉一千多万的人口肯定不能跟发达国家几百万人口的来比.. 这是阶段问题..

当然武汉这种密度在中国也是数一数二.. 这个肯定是有点过了, 高密度带来的是生活气息, 比如关山大道, 全都是容积率4-5的楼盘,关山大道以后商业是不愁的... 到底哪个好 现在真不好评定
羡慕国外那种生活的估计在我们儿孙辈也可以实现, 生活富足了, 周边县郊发展好了慢慢的可以参考台湾 日本农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1:06 , Processed in 0.05066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