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江城资讯] 2017年3月3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 10: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武汉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伯纳乌的云 发表于 2017-3-3 09:47
天河机场第一次看到进出港接近600班,是不是放量了,春运都没得这么多

放量?并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在八方 发表于 2017-3-3 10:08
以后两会全国各省市轮着举办,多好!

你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武汉成为全国碳交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楚人 发表于 2017-3-3 10:07
高新六路到底还有没有永旺啊

不清楚哟,一直在传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一新:要把防汛当成武汉天大的事 确保今年不看海
2017-03-03 07:07:47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全媒体讯(记者郑汝可)3月1日下午召开的武汉全市“四水共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为武汉“四水共治”绘制作战路线图。“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让武汉人民共享治水改革发展成果。

  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要把“四水共治”作为武汉“生命线工程”

  “要把‘四水共治’摆上发展的战略高度”,“抓‘四水共治’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谈及“四水共治”工作重要性,陈一新掷地有声: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武汉仍“优于水”而“忧于水”,要把“四水共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武汉的“生命线工程”,真正让水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竞争胜势。

  “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就是最基础的城乡建设、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就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他要求全市上下以拼搏赶超精神和强烈责任意识,加快推进“四水共治”这一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基础工程、生态工程的大融合,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治水业绩。

2016年武汉暴雨(长江日报 资料图)
2016年武汉暴雨(长江日报 资料图)
  要把防汛当成武汉天大的事 确保今年不再“看海”

  防汛排涝是陈一新尤为牵挂的民生工程。 他说,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要确保去年淹水地区不再出现大面积渍水,不再出现“来武汉看海”。

  ——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分级分类巩固“两江干堤、中小河流、水库山洪、湖泊民垸”四条防线,全面完善防洪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长江汉江干堤重点险段治理;到2021年,长江汉江干堤、重要中小河流、连江支流、重点湖泊民垸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实施排水防涝工程。重点增加抽排能力,逐步配套次支排水管渠,实现主干带动、配套跟上、连片受益的排水效果。在今年汛前,中心城区要建成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等12个骨干项目,实现南湖、汤逊湖地区、汉阳地区抽排能力倍增。力争到2021年,建成汉口地区排水深隧系统,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水平”,实现汤逊湖、武湖等重点水系排涝安全。


  优先启动南湖沙湖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坚决禁止新建高污染项目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水污染防治、农村水污染治理,是武汉“治污水”工作的三个重点方向。

  陈一新说,工作之余自己常会关注网络舆情,南湖、沙湖等湖泊的黑臭水体问题,是群众反映较多的一个“痛点”。他要求相关单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影响最严重的、长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国家限期必须完成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今年优先启动南湖、沙湖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确保到今年底,全市建成区湖泊全面截污,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1年,全市建成区湖泊港渠全面截污,劣五类湖泊全面消除。坚决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产业项目,坚决淘汰一批污染水环境的落后产能,坚决禁止新建高污染项目,以更大力度加强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更大力度打击违法排污。


  升级老旧小区等二次供水设施 分区域推进直饮水试点

  今年市“两会”期间,有代表向陈一新提出,市内一些老旧小区二次供水严重老化,用水安全堪忧。

  “这些问题不解决,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陈一新要求,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提升水厂制水工艺水平,升级改造老旧管网、老旧水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

  他提出分区域推进直饮水试点的设想,要求水务部门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谋划推进梁子湖水优质优用工程,推进直饮水进社区试点,让市民饮水“质更优”。到2021年,城市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工作方案向社会公开 推进不力的严肃问责追责

  陈一新阐述,推进“四水共治”、打造中国滨水生态绿城,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情怀,蹄急步稳,久久为功。

  新成立的市“四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同时发挥人大、政协在“四水共治”中的督导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接下来,“四水共治”工作方案要全文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针对重点问题专项督查,对完成情况严重滞后的责任单位及时督办、限期整改;把“四水共治”工作纳入对各区、各功能区、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制定出台责任追究办法,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问责追责,以强有力的问责机制巩固“四水共治”成果。

  以“四水共治”扩大有效投资 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

  陈一新提出,要把“四水共治”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使治水成为推动发展的巨大引擎。

  他要求把“四水共治”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推行“全民治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四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郎 发表于 2017-3-3 09:39
基本沿武英高速走向,如果真是这样,新洲的武汉东站可以坐实了。

还有希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做白日梦,我也要支持湖北夺得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把这个先搞到手,然后大手笔做碳金融的创新与突破性改革先行先试,把40亿吨的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先做到2000亿,然后再想办法做到10000亿,再到100000亿,与全球联动,整个碳市场规模非常庞大。一步一步来,先争取到全国碳市场,再做大碳市场,碳金融中心不就实至名归了吗?加油湖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这群人给湖北挣回3500多亿元
2017-03-03 08:34:48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他们在异乡的工地、工厂里洒下辛勤的汗水

  他们收入不算高,但将大部分都寄回家

  他们用双手建设了城市,用劳动所得养活一家老小

  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

  农民工,一个基数庞大但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在2016年挣了多少?过得怎么样?长江云(微信ID:changjiang-y)梳理了湖北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湖北省农民工就业特征及转移趋势分析》。

  走出去

  湖北这三个地方外出打工的人最多

2016年,湖北一共有1112.81万农民工外出打工,比上年减少5.82万人。
2016年,湖北一共有1112.81万农民工外出打工,比上年减少5.82万人。
  在湖北17个市州中,

  外出农民工数量排名前三的是:

  1、黄冈(14.6%)

  2、孝感(12.0%)

  3、荆州(10.3%)

  大致计算可知,这三个地方外出打工的都是“百万大军”。

  外出打工赚了多少?


  挣钱,是这群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最强动力和最大希望。在2016年,湖北外出农民工实现打工收入3537.34亿元,人均年收入31787元,比上年增加1074元。

人均一年挣3万多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16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25元,是中部最高的。
人均一年挣3万多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16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25元,是中部最高的。
  按照收入级别来说,农民工高薪群体也在逐渐壮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人群占总体比重为36.0%。如果掌握了一门技术,薪资水平和市场需求会更高。

  谁去打工?去哪儿打工?

从表中看出,青壮年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占到总人数的七成。整体的文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初、高中学历占到八成以上。
从表中看出,青壮年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占到总人数的七成。整体的文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初、高中学历占到八成以上。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身体机能增强,50岁以上年长者外出务工小幅攀升。他们优点在于有成熟经验和良好心态,家政服务行业比较偏好这类人群。

  这么多人是从什么渠道外出打工呢?从2016年数据来看,外出就业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这占总数的七成。不过这几年多了一些了解招聘信息的渠道——政府部门组织、中介、企业招收。

△湖北经视联合多部门发起“送农民工回家过年”活动,这已经是第七年了。
△湖北经视联合多部门发起“送农民工回家过年”活动,这已经是第七年了。
  为了让收入更稳定一些,七成农民工选择在外地打工半年以上。55.6%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工作。每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留下来

  为了养家糊口,这些农民工不得不远走他乡,在陌生的城市挥洒汗水打拼。但是在2016年,有一批人却选择回到湖北、回到家乡……

  就近就业者不断增加


  △2017年湖北省“春风行动”共举办1188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约92万多个。为方便劳动者就近求职,大约一半的招聘会直接设在乡镇。

  如今,在家门口就业已成为一种“潮流”。

  近年来,政府穿针引线,用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继而为乡亲创造就业岗位。同时,湖北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省外务工成本过高,省内就近就地转移趋势显现。

  返乡农民工小幅回升

△宜昌湖北广宜服饰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该公司为宜昌本土人士返乡创业所办
△宜昌湖北广宜服饰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该公司为宜昌本土人士返乡创业所办
  在沿海经济增速放缓有“推力”和湖北省内陆经济发展有“拉力”的合力下,农民工回流态势明显,2016年,全省外出返乡人员169.3万人,其中97.9%的返乡农民实现了再就业。

  此外,返乡创业热情持续升温。孝感市人社局推出支持创业“黄金8条”,宜昌市设置15个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窗口,各地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也吸引了农民工返乡创业。

  来源:长江云 记者 刘蕊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而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市场。中国碳市场的启动,将更广泛地发挥碳金融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中国碳市场将覆盖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欧洲碳市场的两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湖北碳市场也是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当前,湖北碳市场累计日均成交量、市场参与人、有效交易日占比、市场履约率、价格稳定性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雏形,具备了建成全国碳市场中心的独特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湖北二级市场配额总成交量2.93亿吨,总交易额69.43亿元(人民币,下同),分别占全国78%和82%,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图片

汉江中法友谊大桥连接东西湖区和中法生态新城 by 荆楚网云图航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轨道交通四号线列车驶往中法生态新城 by 荆楚网云图航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 1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欧尚超市落户中法武汉生态新城 by 荆楚网云图航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 20:30 , Processed in 0.04334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