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义务宣传员

[江城资讯] 2017年4月18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1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wuhantong1982 发表于 2017-4-18 12:32
张之洞办的自强学堂,成为了后来的武大,华科,汉阳钢厂和兵工厂,武汉工业起源

华工新中国后才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3: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qcwh2017 发表于 2017-4-18 13:15
华工新中国后才成立。。。

不要忘了 华科的部分工科 来自老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基础就是自强学院。所以张之洞贡献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3: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jiugongshan 发表于 2017-4-18 13:22
不要忘了 华科的部分工科 来自老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基础就是自强学院。所以张之洞贡献非常大

这也太牵强了。。。那同济还是前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kenwood 发表于 2017-4-18 12:23
没有张之洞,现在还有没有武汉这个城市都难说,不是他的湖北新政那十几年,汉口连个水患问题都无法解决, ...

武昌从元朝开始,就是两湖或者湖北的政治首府,包括明清两个朝代,民国时期也是湖北省政治中心即省会,只是抗战时期暂时搬迁到恩施而已。建国依然如此。不要脱离历史去主观臆断,即使没有汉口的崛起和汉阳的近代大工业,武汉三镇的格局依然会是一个统一的城市。毕竟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潜力和规模不是过去所比拟的。只是张之洞提前布局了。就像今天的杭州是吸纳萧山,从西湖之城到横跨钱塘江。重庆由巴县一府到连接数县(如巴县、江北县、北碚等),长沙、成都等城市都不断扩张兼并周边县城。

全国省会变动都是少数现象,如广西的桂林与南宁,在民国时期变动,属于桂系军阀内部的争斗,民国初期南宁就是首府,随着李白二人崛起,老家桂林成为省会。建国后又回归南宁。安徽则是抗战后国民政府将合肥作为省会。

建国后的变动就是河南河北,均与一五时期项目建设和铁路交通有关。如河南从开封变动为郑州,这是因为郑州的处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交汇处。河北从保定搬迁到石家庄,也是因为铁路十字交叉及很多项目布局在石家庄。

而湖北除了武汉三镇,没有一个地方能和武昌抗衡。加上是京广线和长江交汇的枢纽,交通上比郑州石家庄更加重要。襄阳、江陵(古荆州传承地)比不上,宜昌沙市更只是商埠。武昌和长沙一样,都是历史古城。长沙一五时期都没大项目,依然是省会,而湘潭株洲布局很多项目也不是省会,老牌城市衡阳一度有分庭抗礼的实力,也没有影响长沙的地位。而在湖北,更找不出这样的城市和武昌在政治文化地位上较量。

至于90年代因为关的个人因素,造成省市矛盾激化,加之武汉有直辖谣传,缺乏政治大局的关开始在襄阳布局,作为一旦武汉直辖后的替代品,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直辖市比省会地位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务宣传员 发表于 2017-4-18 08:14
停建3年后复工 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预计9月投用

这个好  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5:2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4-18 11:01
张之洞对于清末大武汉的崛起,的确是历史性贡献。但说武汉这个城市是他一手建造,就言过其实了。

武 ...

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张公堤,成就了汉口特别市,汉阳钢铁厂汉阳造,奠定了武汉的工业根基,在武昌办学,创立的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这两家与上海南洋公学、广州广雅书院,并称当时的中国四大书院。
到今天,汉口的商贸、汉阳的制造、武昌的高教,武汉这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依然还在吃着洞爷的老本。
他的工作,奠定了后来武汉三镇合市的基础,所以说咱们现代的武汉市,由他老人家一手建造一点也不为过。
当年,叫得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那是真有实力的。那会的四川因为交通闭塞,还是农耕社会,武汉的三镇,随便拿一个,实力都比当时的成都重庆强。到今天重庆钢铁都还是汉阳铁厂的底子。并且汉阳的军工,后来很大部分搬去了湖南株洲。
本质上,到今天,武汉人依然没有在洞爷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甚至是一直倒退,沦落到被西部交通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叫板。当然,部分原因是思想的固步自封,这也跟某些四川的国家领导人有莫大的关系。但是,武汉所处的经济腹地和地理位置,辐射周边的鄂豫皖赣湘地区,人口在两亿以上,武汉作为中心,规模应该等于或者超过成都加重庆,才算恢复到华中国家中心城市的正常水平。所以实际上,武汉向上恢复的空间还非常大。武汉是三个城市的规模,不是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5:3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enwood 发表于 2017-4-18 12:23
没有张之洞,现在还有没有武汉这个城市都难说,不是他的湖北新政那十几年,汉口连个水患问题都无法解决, ...

  不大同意你的看法。武汉在现代科学眼光下,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长江航道,肯定会被重点打造,会被建设成大城市,只是古代没有那种生产力。当然如果没有张之洞总督的先期集聚奠定,后面的比如办厂、建城、办学就慢了。历史文明的发展虽然不同但却惊人的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5: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成网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jiugongshan 发表于 2017-4-18 11:59
不要瞎说 合肥还三个去筹, 全中国都没几个去筹的。


合肥依托中科大和中科院系统,共有三个国家实验室:一个已建成,一个正式批准在筹,还有一个未经批准立项在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抱冰后人 发表于 2017-4-18 15:22
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张公堤,成就了汉口特别市,汉阳钢铁厂汉阳造,奠定了武汉的工业根基,在武昌办学, ...

谢谢你打的这些字,这些字也是过去我在东湖针对贩卖武汉吸血论者们所说的话,尤其是“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这8个来自日本公使的原话。

只是,武汉三镇的建造,真的不能说仅限于张之洞。张之洞没来督鄂,武汉三镇依然挺立,依然三镇鼎足而立。所以我反对的是张之洞“建造了武汉”这个说法。理由前面已经说了。

张之洞的历史贡献,是在武汉大办洋务运动,大兴新学,大办新型军队(湖北新军),让汉口从一个普通的内河航运枢纽,跃升为中西部最大进出口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内第二大航运口岸,内陆最大开发中心。这就是质的提升,本质的飞跃。

武昌,则从一个类似长沙成都西安等内陆政治文化中心,上升为新思潮、新思想、新文化中心,新型的教育中心,从而与上述城市比肩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教育中心、思想文化中心。这也是一个本质的提升。

而汉阳,则从一个普通府治所在地,跃升为亚洲最大钢铁基地、军工基地,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这更是一个提升,因为此前的汉阳的也就是和很多普通府衙所在地(今天的地级市)半斤八两的地方。

所以,不是张之洞建造了武汉,因为武汉三镇一直存在,而是让武汉三镇脱胎换骨,发生本质的变化。从内陆普通城市跃升为超级都会,成为晚清时代中国现代工业中心、内陆最大进出口贸易中心和最大交通口岸,内陆最有影响力的思想策源地和教育中心,当然,也是内陆中国新式军队的大本营。这就是张之洞对武汉的历史性贡献,这个贡献,至今无人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6: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抱冰后人 发表于 2017-4-18 10:01
洞爷不能叫武汉的功臣,因为武汉这个城市都是他一手建造

也不能说是张之洞创造了武汉,因为汉水改道就注定了汉口的辉煌,成为四大名镇之首,但张之洞改变了武汉的命运与基因,让这座城市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教育,如工业,如铁路,可称为武汉现代化之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6: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7-4-18 11:01
张之洞对于清末大武汉的崛起,的确是历史性贡献。但说武汉这个城市是他一手建造,就言过其实了。

武 ...

了解非常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6:4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归元寺今天有新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7: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enzo 发表于 2017-4-18 08:28
全国拥堵NO.1是哪里

没钱满城挖的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1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产狗 发表于 2017-4-18 10:02
是的.................................  现在就缺一个让武汉经济腾飞的牛B人物了

武汉现代化之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22:36 , Processed in 0.04519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