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5 20: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开发商建设绑定住宅的超高写字楼的资金运作大致是这样的:左手预售商品住宅获利,右手将部分获利和贷款再投入超高写字楼。所以,时间成本只涉及到开发商从银行大规模贷款盖超高开始,在这之前商品住宅的贷款早已通过预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果超高迟迟不动工就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反而已售的住宅资金在开发商手里是真金白银,越晚投入越有资金的主动权。再从绿地CBD销售情况看,已经销售的30多万平米大致均价2.5万/平,已经回款75亿左右。这是在政府的强力压制下低于绿地自己的预期价格的。延迟超高开工对于开发商的好处就是将左手的已获利润延迟投入,右手的贷款尽量拖后。同时,周边平安,华润等的拿地价格远高于绿地,造成了其他开发商住宅开盘价毫无疑问的会高于绿地已经开盘的五个地块价格。所以绿地剩下的八个地块也不急于建设,捂着更有可能卖到和其他四个开发商地块的价格(政府无法按绿地的2.5万控制其余四个开发商,因为后四个拿地价格比绿地高了近一倍)。所以这时候的博弈非常复杂,绿地已有主动权,超高拖得越久对其越有利。政府的尴尬就是由此而来。
自己理解,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