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3-22 13: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 下行压力仍未缓解——1-2月份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8-03-22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运行态势,但增速低迷趋势未见明显好转,工业下行压力仍未缓解。
全市(不含雄安,下同)13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2月当月增加值同比下降11.7%;1-2月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八位。
[全市(含雄安)15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月当月增加值同比下降12.2%;1-2月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0.1%,居全省第九位。]
一、工业生产增长低缓
(一)行业发展态势不一
1-2月,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占行业总数的48.6%,同比增长13.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8个百分点;其中:14个行业增长超过10%,较上年末增加5个。19个行业负增长,占行业总数的51.4%,影响全市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
(二)五大主导“两增三降”
1-2月,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呈现出“两增三降”的运行态势。“两增”:食品业同比增长9.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9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同比增长6.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三降”: 汽车及零部件业同比下降1.7%,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建材业同比下降11.6%,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纺织业同比下降14.1%,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
(三)县区涨跌分化明显
1-2月,全市22个县(市、区)中,增速超过10%的有7个,占县区总数的31.8%,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速5.1个百分点,其中,望都、涞水、竞秀和涿州由于重点企业市场行情好,产值大幅增长,增加值增速达到20%以上;增速在10%以下的有5个,占县区总数的22.7%,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负增长的有10个,占县区总数的45.5%,影响全市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一)部分非主导产业势头良好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是支撑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1-2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4.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3.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7个百分点。
(二)高能耗行业占比、增速双下降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耗能行业占比不断下降。1-2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3.0%,较2017年全年(13.9%)下降0.9个百分点;增加值由2017年全年的同比增长2.1%转为同比下降1.2%。
(三)高新技术产业速度、比重双回升
1-2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04家,增加值同比增长2.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7%)1.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6%,比2017年全年(46.6%)提高11个百分点。
三、市场及环境治理影响较大
(一)开工不足影响生产发展
受化解过剩产能及控制大气污染影响,全市工业企业开工率下降,减、停产企业个数多。2月份减、停产企业为504家,减、停产面达到38.0%,主要集中在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停产企业59家,影响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减产企业445家,影响产值增速10.0个百分点。
(二)部分县(市、区)影响较大
白沟、涞源、易县、满城、蠡县和徐水6个县(区)生产下降,是影响全市工业增速的主要因素,上述六县(区)同比下降2.9%,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9个百分点。其中:白沟新城由于箱包企业减停产数量较多,基数过大,同比下降52.3%,影响全市0.7个百分点;易县由于环境治理力度较大,同比下降43.1%,影响全市0.3个百分点;涞源县由于化解过剩产能,同比下降39.1%,影响全市0.6个百分点;满城区由于环保治理、检查力度加大同比下降19.3%,影响全市0.5个百分点;蠡县由于纺织业市场行情差,同比下降12.7%,影响全市0.5个百分点;徐水区同比下降7%,影响全市0.3个百分点。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企业的调研指导
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了解具体经营情况,帮扶企业克服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切实解决一批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立足基层、服务基层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真实的依据。
(二)促进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相关部门要继续出台政策、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充分帮助引导小微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让政策利好转化为企业效益。提升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推动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三)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年初就应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提升规模企业总量和规模,补齐工业总量偏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偏少、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的发展短板,推动工业经济扩量升级、提质增效,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支撑性好的大项目,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