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9-21 16: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啊,点阵式绿化,这得需要设计,设计费谁出啊,社区还得负责招商,单公里成本得上升。
你第一张图里,光地砖就有四种类型,五种颜色。不算绿化植株,树种,树木支撑架,景观灯,桌椅,垃圾桶,排水井盖。不是说大通路不需要,只是人家那个简单,好施工。
关键是,你管网按这样整,太麻烦了,按照市政标准修大通路,方便管网排线。
而且你这样弄,不是说画个道路红线绿线就结束了,还得把道路两侧的商区控制线画出来,剩下的再给开发商,时间上几何上升,你也可以让开发商开发的时候,在这区域设置商区,但是人家凭什么这莫干,人家盖出来负责招商的是人家开发商,你**想负责,你就得揽这事。是社区管还是物业管,维修是业主负责还是开发商负责,每条路都这麽干,这得跑死底下的人。
所以修大通路,空怎么办,加树加绿化带,越省事越好。
欧洲为什么不搞绿化,搞商业,搞不了呗,国情不一样比事是一样的,谁也不愿意这莫麻烦。现在绝不大部分的欧洲建筑都是19世纪奥斯曼时期盖的,两侧都是5-7层楼,高宽比都是死数,古典欧洲的等级秩序非常严格,路就那么宽,马车道和机动车道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就是先天改造有弊端,只能部分路段取消机动车或者借道,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谁去管,欧洲修路先得市一级议会讨论全城市道路标准,各个城市是不一样的,然后再讨论各街区保护方案,针对不同路段再去讨论,是否涉及破坏建筑风貌(说白了是不是破坏了人家住户自己的利益,讨论怎么省钱,谁去做工作,公民个人权利大于一切,有的就不愿意遮挡建筑),这就导致修个树都得讨论树什么品种,树冠多大,树距多远,道路两侧一层是商铺上面是住户,住户想要绿化,底商不愿意,有的底商愿意,住户不愿意,互相发起请愿签名,最后还是遵循历史风貌,按照以前的路,能少改动就少改动,以前的路那有那麽多绿化啊 。
所以中外修路都是一样的,事越少越好,不是什么商业啊,机动车啊,一个大部分都是老区改造,一个大部分都是扩城新路,不是一码事,两个都是为了省事只能这样妥协。
刚才讨论说嫌老城区路窄,嫌新城区路宽,这是对的啊,因为这是两种道路建设模式,只能说邯郸还没有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标准,一直在随国内大流,国内城市发展太快,各个城市的自己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制订跟不上,这是现实。但是影响不大,邯郸最大问题是卫星城和主城区连接不通畅,快速路不够,动脉不足,毛细血管不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