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东

[摩天] 天空城市现在是个啥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17: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zakf


    我看笑话它的人多了,才作此猜想,不必太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17: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的人只埋头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0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N 于 2013-4-11 00:57 编辑

建筑设计是安诚大地设计的,施工图也是他们出。
所以技术层面上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人家设计过迪拜塔!

当然创意是远大的就够了!比较关心大楼的运营状况


大泽湖周围是一片荒凉! 大泽湖在滨水城市原来设计中本来是一个高度超200的双子塔,
按目前金星北的发展没有那个开发商会看得上的。这个角度远大一定会得到望城区的支持。
要是真建起来了,二环到三环的地都没开卖呢!

从远大自己的角度看,也是一定要建的,空调卖了那么多年,没见他技术什么更新,新的
增长点是必须的!就跟恒大玩足球一样,弄个第一比什么广告要强,最近空气净化器就卖
的很火!

最后说下运营:要是5年内建起来了,给谁住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一是没人敢住,二是
金星北人气实在是太弱了!去机场和高铁站都得穿城。神马总部经济和CBD就远离了。

只能希望远大打造成,神马创业园,孵化器之类的!吸引那些研发,创意类,电子商务等
对交通要求不是很高的产业入住。话说回来要是在300m高的落地窗前搞研发、设计。再加
上远大所谓的新鲜空气,效率一定不会太差!!


沿着这只手方向看过去就是远大的sky city one地盘


嗯就这个鸟样,看得到的农田以后是一个医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0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中部搏起


    第一:你说的所有的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并不代表什么,它们不等于天空城市。
   第二:即便远大的技术可行,它的技术在未来未必有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我不认为人们对这种快餐式的楼房会有多大需求,毕竟住房子不像吃肯德基,吃一顿就算了。
   第三:我个人认为你的观点一向偏激,容不得别人提不同意见,动不动以马甲压人。你对远大天空之城有着特别的执着,我知道你刚上大学,向往新生事物,这很正常,但不能不顾事实依据。建高楼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放卫星,可你现在表现出来的是你认为远大天空城市能建成,所以它就一定能建成,其它的所以你都可以不顾,你这不是唯心是什么?不错,远大天空城市是新生事物,但不是所以的新生事物都能变成现实,更不是所以的新生事物都应该变成现实,你不要将新生事物的合理性绝对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2: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想说远大天空城市不建最好,首先一个城市综合实力跟高楼的高度相关性低,第二高楼天际线在于整体效应绝对不是一个突兀的建筑,这样很不协调,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个天空城市如果建成没人住,成为鬼城才是真正的笑话,第四这种大跃进和好大喜功的思路本身就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3: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对天空城市存在疑惑的人都可以理解。因为你们对城市未来发展得方向还没有做深入的研究。

“天空城市”与冯仑提出的“立体城市”一脉相承。代表了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得方向。
  4月5日,在“西洽会”上,远大可建科技的总经理唐瑛代表远大可建与西咸立体城市和西咸新区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中建七局也与立体城市签订了合作协议,据悉,天鲜公司也将于近日与西咸立体城市和秦汉新城方面签约。
  远大可建科技公司将为立体城市在实验性建筑运用的基础上,提供部分楼宇在快速建造技术领域的运营服务,在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方面,中建七局将是西咸立体城市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的一张王牌。新加坡天鲜公司则是一家专门从事垂直农场研发和制造的公司,在“立体农业”领域拥有全球口碑。

2013/01 受关注的“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概念规划及可持续城市设计国际招标优胜方案揭晓,曾成功打造迪拜哈利法塔的美国AS+GG建筑设计公司的《绿桥》方案凭借其对立体城市理念的完整体现,以及与西咸新区本土文化融合,被评选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第一名,《财富》500强公司之一的美国AECOM设计公司为第二名,世界建筑设计公司100强的意大利波捷特设计公司为第三名[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5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2013年1月16日发布《关于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远大可建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的代表,前景一片光明。天空城市一定会成功!但要按期完成会比较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现场实录

史建:谢谢王恺先生的精彩演讲,他从一个非常微观的切入点,就是医疗界做的绿色设计方面做了很有意思的探索,我们现在再把视点拉回来,重新回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看一看远大可建是怎么做天空城市的探索,下面有请远大可建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瑛女士。

   

    唐瑛:谢谢。上午的会议大家有点儿疲倦,这里给大家放一个视频,是我们远大可建设计的一栋30层的酒店。

    (视频)

    整个搭建了360小时,之前的基础已经完成了,360小时是上面结构的部分。这个酒店现在在湖南湘阴,有时间欢迎大家去体验。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天空城市的独特意义”,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远大可建副总经理,同时也是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们成立天空城市有点儿类似万通立体城市这样一个概念,专门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开发推广的项目,我们会以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逐步推广开发天空城市,之前听了各位嘉宾老师讲了很多包括一些理念上的,包括一些项目上的,我这个真正想实实在在的跟大家介绍一下远大可建,远大天空城市应用到建筑上的一些先进的科技,我们一些节能的技术,这方面的情况想跟大家做一下汇报。

    天空城市我们的想法是把一个建筑把它所有城市的功能都汇集在一个建筑里,在这里面跟万通的立体城市有着不谋而合的一些理念,但是远大一直致力于建筑科技的制造,我们是一家制造型的企业,现在我们也想做我们自己擅长的,比如说制造这一块的一些工作,也想今后找到比如和万通立体城市这样的公司合作,把他们擅长的,比如开发规划这样的一些工作交给这样的公司去操作,我们来做我们擅长的制造技术这块的工作。

    天空城市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认为我们在这里面要使用到最高的建筑科技,最高能源效率,最高空气品质,最高土地效率和最高生活享受,我们希望真正的能实现我们自己科技的品质。首先,我们采用远大的可建技术,远大的可建技术跟传统的技术不同,最主要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我们在工厂里所有的部件都在工厂生产完成,我们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标准为一个部件,一个模板,3.9×4.6的模板,这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一个模块,同时在工厂化制造,快速搭建,搭建过程中产生1%的建筑垃圾,采用人性化施工,并且在建筑过程中无水、无尘、无火,所有焊接的部分全部在工厂生产完成了。

    快速搭建大家已经看了视频,那个视频是一个30层的,我们天空城市超高层一天搭建三层的速度,93%的工作是在工厂完成的。

    这是工厂生产的场景,这一块是我们工厂生产模块的一个主板的场景,主板里我们空间有450的大空间,所有的管道,包括水管它的排水给水,还有一些电线的管道都在这里面完成。这都是在工厂装配完成,装配完成之后,再由车辆运输到现场,刚刚大家看到的视频,全部是由我们这样一个大的平板车,每个车上会配载两块主板,我们一座超高层的大厦有280万个部件,这些部件都是按照类似于生产汽车或者生产飞机这样的纳入到我们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的程序,同时以工厂化的制作,以生产工业产品的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去检验我们的建筑,可以达到一个计量的品质。我们整个主板,60平米的主板上我们的对角线的工差可以达到0.1毫米,因为我们是完全按照工厂化的制作标准来做的,生产完成之后配载,在这上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个主板上管道已经完成装配,我们把这个地方的房间所需要的楼板、墙板,还有所需要装配的玻璃、门窗、卫浴,等等一系列都配载在这块主板上,到现场进行装配。

    对于能源效率来说,我们整个可建,可能大家对于可建不是很清楚,刚刚没有介绍,大家在讲绿色建设可持续,远大可建全称叫远大可持续建设,简称可建。我们认为我们整个建筑是可持续的,除了本身的节能,我们是一个全钢装配性的建筑,所有的钢材也是可以全部重新回收利用的,跟传统的混凝土完全不一样,混凝土如果你已经建成之后,根据城市的规划,今后的规划或者其他的各种客观的原因,你想再推翻重建产生没有办法回收的垃圾,我是完全可以再回收再利用的钢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跟传统的建筑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为什么说我们会比传统的常规建筑节能五倍?其实我们采用了一些技术,至于说节电节水的一些设备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我想着重介绍的是以下的四项措施。

    第一个,我们在外墙做了厚保温,我们所有外墙都做了20公分的保温墙,同时采用的防火的岩棉,普通的岩棉和防火的也是不一样的,采用四层玻璃窗,安装了隔热的窗帘,窗外有外隔阳,把传热的能效完全锁在房间内。我们采用热回收,采用自己冷热电联产的技术,我们采用天然气来给我们的区域,比如这栋大厦,或者万通的立体城市这样一个区域,微城市的概念,我们采用天然气来发电,发电的尾气作为我中央空调的能源来制冷或者采暖,也就是说我的所有的空调的能源,它是一个零排放,它整个发电机的尾气完全被我空调的主机所吸收,这一块也是远大自己的技术,这一块也是被全球广泛的采用了冷热电联产的技术。

    另外,我们想说我们在可持续建筑里有最高的空气品质,现在大家在北京对PM2.5都比较热衷和敏感,我们整个采用的远大空气品质的技术可以消除99%的PM2.5。我们的可持续建筑可以用仪器设备给大家演示,现在没办法演示,现在这个空间呆了一上午我头比较疼,可能这是一种缺氧的表现,完全没有新风。我们采用远大新风热回收,刚刚我听王总介绍,在国内所有的医院它的空气其实是没有这样的一个过滤、除尘、灭菌功效的,我们远大是100%的新风,大家去过很多高档的会所或者五星级的酒店,他们最多的是70%的新风,我们是100%的从室外引进的新风,不混合回风,通过这样的过滤,静电除尘,释放六千伏的高压静电,把病菌杀死,有需要的医院或者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在采用高效的过滤器之后,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9.8%,这是远大可建空气品质管理器的界面,这个界面可以显示我们PM2.5是79,我们监测的是PM0.3,比PM2.5更细小,这个颗粒物可以不通过你的呼吸,直接通过你的皮肤进入到你的血液的颗粒物,我们监测到是4277个。我们计量的标准是每升空气颗粒物的个数,可能跟国家的标准不太一样,但是跟大家讲一个概念,PM2.5在北京现在,今天早晨我起来的时候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的雾霾,但是我相信现在北京这种情况下PM2.5是达到100万个,也就是说通过新风热回收至少比室外洁净20—100倍,这就是我们可建一个非常高品质的空气。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讲了很多微城市,立体城市的概念,就是保护土地,节省土地。如果我们在一个天空城市里,我最近做的天空城市的项目是100万平米,有三千多家住户,我们的计划是将三千多家住户,还有写字楼,学校、医院,保健医院,商店等等所有的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一起,如果住户能足不出户减少城市交通就能完成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当然我们在楼上也设置了十多个观光花园,观光花园的概念,我们通过自己可见的技术可以达到31.6米×15.6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种植业,在楼里就可以完成你所需要的运动或者是休闲的方式,这样算下来我们可以节省三千多辆的汽车,一栋建筑可以节省三千多辆汽车的排放,以及公路、停车场的占地,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停放,它的占地也是很可观的。这样计算下来,一栋建筑相当于保护了两平方公里的绿地。

    同时,我们在这里面设置了11公里的步行街,可能大家没办法想象,你设想一下,我们在整个楼层从第一层到180层,我们有足够的步行街,你如果不想乘坐电梯,通过步行可以直接通到180层,街两旁有60个篮球场大小的花园或者是菜园,或者是运动场,或者图书馆,农贸市场,等等设施,让大家完全感觉生活在空中的感觉。之前郭沫若先生有一个《天上的街市》,我们在想是不是这样一个天空城市完全可以实现那样一个空中街市的设想。

    我们的想法让所有的人能够享受到一个非常高品质的生活,居住虽然是一个建筑,但是同样呼吸的是外面森林般的空气,同时是非常洁净的,你不用担心所谓的PM2.5,甚至更多的危害,其乐融融,一家老小不需要开车就可以达到你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地。这里面聚集了我们很多的理想,因为我们小时候很多的时间去上学,去工作,去购物的时候,都是不用开车的,在一定的范围里我们都是靠步行完成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天空城市这样一个项目的推广,能够让大家,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实现这样一些美好城市,田园生活般的理想,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史建:谢谢唐总。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远大的片子影响非常大,在网络上播出以后,我曾经看过一个笑话,这个建筑建成了一个酒店,在国外预定,说酒店已经客满,不要着急,我们再给你盖一个,很方便,建筑界的一个革命。我们这个项目也曾经想邀请到中国设计大展当中去,但是设计大展要求必须是建成的项目,而且有一些苛刻的条件,就没有邀请参展。我们当时里面叫快速营造。这让我想起一个事情,在上世纪中期,六七十年代,在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日本有一批建筑师他们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流派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面对日本的高速城市化发展,一代建筑师做的不懈努力,在城市快速营造,还有微城市化方面做的努力。但是这个努力,包括当时做的仓体楼,可以在工厂预制完了安装,由于当时的制造企业和地产企业没有跟上设计师的理念,最后实际上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到了21世纪初,当中国起步的时候,当设计师,正好跟日本相反的一个状态,设计师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反而是地产企业跟我们生产企业走在一起,他们已经在设想,而且在操作快速营造的理念。所以,我就想我本身是做建筑设计研究的,我就想是不是我们设计师什么时候有效的融入到这个理念中去,投入到运营中去,这样保证这个体系更加健康有效的发展。

    时间关系,现在我们会有两个提问的机会,可以对刚才的演讲嘉宾进行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我是来自招商地产的叶国栋,我在招商地产主要从事绿色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我想问一下万通的郝总,关于立体城市的设想,万通目前研发的进展,有没有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开始进行一个实践,你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跟你们设想发生的一些问题,后续有什么样的计划?

    郝杰斌:牵扯到一个系统的构思,我们的研发主要是关注于城市系统。所以,研发中心放在新加坡,新加坡现在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实验室,是一个城市国家,本身就是城市实验室。研发中心放在新加坡国际大学,主要关注城市系统。

    关于绿色建筑本身,万通地产上市公司从四年前就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所有的研发,刚才徐伟先生讲的低碳社区的指导导则我们都出了一整套的执行手册,这套手册指导万通住宅系统,关于城市系统是我们这部分在做。

    还有一部分是问实践,我们在成都、西安、同步实践,遇到的问题相当多,但是不是没有可以解决的问题,人的问题在自己,人的问题不在别人,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堵墙,这堵墙阻止了你和世界的交流,所以,只要想看到未来就要拆掉心中的墙,拆掉了墙外面还是康庄大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也在努力的沟通,刚才我出去一下,住建部的邱部长跟我们交流,要指派一个部门专门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都知道混合功能是解决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关键,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性质的定义和产权性质的定义和这套东西完全是矛盾的,商业用地40年产权,住宅用地70年产权,我们一个地上又有住宅,又有商业,怎么办呢?产权性质如何混合,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邱部长回复联合国土资源部有一个专门的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突破,这是需要实践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个突破,但是要大规模的突破需要很多层面的支持,希望我们能够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提问:我是来自中国生态人居网的记者,我们网站也十分关注城市生态,以及绿色建筑这方面的问题,我听唐总介绍天空城市的过程中,其中有这么一个问题想向唐总请教,天空城市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设想,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面对如此高层的建筑,不知道生活各个方面能源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能源使用是不是符合低碳或者生态的一些标准呢?谢谢。

    唐瑛:刚刚说到我们能源,首先采用的是天然气发电,除了本身城市电网一些电网之外,我们所有大楼里的用电体系是采用自己自备的发电机,用天然气发电,发完电以后排放的尾气会作为我空调的能源,我这个空调是远大自己的产品,远大中央空调,超过90度以上的热源,所有的废热、废气,所有的这些能源可以作为空调的能源。也就是它排放出来的尾气可以直接进入到中央空调里直接利用,然后通过它来产生冷气或者暖气,也就是我整个大楼里的空调是没有使用到能源的,因为发电机的尾气是要排放的,现在拿来做我的能源,这本身也是远大一个独特的技术。这个技术我介绍的时候可能没有太讲清楚,这个技术也被国际上广泛的运用,有叫冷热电联产的,都可以这样说,在美国能源部下面的奥斯汀区域就是采用这种分布式能源,很多。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是采用的这个模式,就是分布式能源,集中发电,采用发电的尾气来供冷供热,这是非常节能的,采用这种模式以后,实际上比传统的一些能源的效率可以节省80%以上。

   

    史建:谢谢两位的提问,两位的回答都非常精彩,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能到这儿了,当欧洲和美洲在讨论城市紧缩的问题,中国还在超速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未来几十年还是在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现在赶上的机遇就是提倡微城市和微建筑。所以,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肯定是任重道远,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的企业能够进入到这当中来,也有更多中国的设计师能够进入到设计的核心当中来。谢谢大家一直坚持到这么晚,非常感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2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大的企业文化不错,张跃也不错,本身他就是军人出身,企业内部实行军事化管理。
应该不像是喊口号之人,只不过远大天空之城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喊几句就开建了
这不是儿戏的东西,还有待研究认证,当然不否认远大前期是有广告的嫌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2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jy00844027


    放什么屁,建100,你以为吃饱了没事做。远大在湘阴早就建设了几栋100的楼做实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21: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在那种地方确实没必要,要是能插在长沙市区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2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在市区你敢住?赫死人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2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xulingqing


    话说现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保障房和公家建的商品房有不少已经开始用远大住工的产品了,有政府支持,不怕起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嘛建在那么偏的地方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2 02:20 , Processed in 0.04437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