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纸阁谈城

[城建] 万家丽路电子书-万字城市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15: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完毕,非常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0 2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ZF肯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虽然楼主说得有理有据,现在都是为钱服务,谁还为人服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非常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0: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家人是此次万家丽改造工程的决策层之一,已将楼主的电子书下载转交给各位专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文章 觉得Lz写的很不错很有道理
但是对于这项工程的认识我还是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
这项工程的不利影响我觉得完全在短期,短期内由于施工造成的一系列影响等等。
但是长期来看,我认为是益处明显远远大于弊端。

高架噪音:1.本身路幅很宽 2.隔音板的设置
高架对两厢的分割:1.与架设高架后的情况相比,当前没有高架的情况下,道路两厢的分割更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道路要兼顾长距离过境交通,必须减少红绿灯,导致两厢支路、次干道无法与万家丽路有效衔接,万家丽路对两厢形成分割;行人过街难,超宽路幅,行人过街的安全受到威胁,万家丽路车流大,人流小,两厢行人基本没法交流,形成分割。2.高架后,紧密两厢联系。高架分离快速长距离过境交通,地面时区域性交通和慢行交通,沿线支路可以更多开口,行人通过桥下绿化二次过街,加强两厢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ABCD圣虎
半个同行我就说一句吧,你现在是读master吧,我建议你博士继续的话,转urban design。欧洲的区域发展在国内并不适用。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土地所有制,土地出让制等等都截然不同,同济的规划现在都并不建议去欧洲继续读规划。欧洲的长处在于尺度更小,实践性更强的城市设计。
一家之言,随口一说,你可以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3: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BCD圣虎
半个同行我就说一句吧,你现在是读master吧,我建议你博士继续的话,转urban design。欧洲 ...
roenz1 发表于 2013-10-11 01:26


多谢指点,一定参考你的建议的,可以话我们可以QQ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里面推荐方案 说几点
路网完善是最切合实际的 也非常重要 有关部门真的要重视 不要拖了
关于东二环下地 建设难度太大 成本太高 短期内不合适
长远来说 当然好 除了你说的波士顿 马德里也有一个著名的快速路下地工程

一般来说 不考虑其他因素 地下快速路 地面快速路 高架快速路 显然是地下快速路最好
但是真的建设起来 具体到东二环的问题上 除非特别财政富裕 否则不合算

现在对于高架 似乎有人人喊打的感觉 但在真正人性化 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下 高架并不是站在现代人居理念的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梅溪湖三环花8亿下地开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0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断头路的打通这一条最为认同,长沙太多的路网由于没有纵横成网,大大降低了通行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长沙马路太少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能下载?如有需要过几天配完图给你电子版。请胆识多指正。

回复 35# 临阵胆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09: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噪音:我提到,尽管有各种条件和措施,噪音由于车流集聚效应等,比之现状应是大幅增加而非减少的。噪声屏障能只能部分楼层起一定效果。

两厢联系:确实,现状两厢联系由于路幅和功能而非常不理想,主干道交叉口人行道危险(包括电动车)、拥堵;次干道和支路口不通达(好像目前把一些人行道直接取消了)。典型的比如新的那个西子轻 Mall,道路以东无论车行还是人行抵达都不便。但是,通过高架桥来增强两厢联系,一是有些舍大求小,因为高架桥在视觉等方面显然把两厢分割更严重了(看都看不到,为啥要穿越街道?),二是大尺度的压抑和危险感削弱人流欲望,三是由于必然采用整体式而非分离式高架,桥下如果设绿化带因为没有阳光雨露,即使通过人工灌溉也极难生长,最终变成停车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下穿高架的体验一点不好。也就是说,对于两厢联系,有利的同时有弊,利弊权衡不一定偏向利。

我在最后关于万家丽路提了一些基本改善措施,以实现华丽转身。对于两厢联系,合理的还是设置若干地下通道。

请指正。

看了文章 觉得Lz写的很不错很有道理
但是对于这项工程的认识我还是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
这项工程的不利影响 ...
00410041 发表于 2013-10-11 0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飞的城市建设理念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相距甚远,任期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几条过江通道的加快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地方财政,今时今日,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是宽裕的。支出都要通过收入来平衡。正是考虑到这样的难处,因为万家丽高架没有直接收入抵支出,我提议依然在东二环改造上寻找出路,因为这片是可以有可观收入的,看怎么改。

不知道实践层面论证东二环引入地下这个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如何?假设成本在 80 亿左右,原东二环改造预算 30 亿,万家丽高架建设成本假设也是 30 亿。东二环如果能释放沿线 1,000 亩用地,按照 800 万一亩,出让收入在 80 亿,剔除征地拆迁和土地准备等各种成本,能有 50 亿没?加上本来计划投资的 30 亿,持平。这是基于 1,000 亩,沿线到底能释放多少不知。另一方面,间接收益,包括未来南二环的、延长段的、发展带动的,我想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它能解决城市丢失地段的开发困境。但具体肯定需要论证。相关方也有可能论证过。我希望能了解。

同时,有人会提到目前制度下官员政绩为上会要求短期出成效。东二环改造的时间,虽然肯定比万家丽高架长,但三年还是没问题吧?

引入地下的方案中,比较大的技术难题或许在于:1. 侧面明挖和地下暗挖结合的技术可行性,二是主要节点地下镜像式立交的技术可行性;3. 地下地上两层结构的技术可行性。这方面,不知道南京和武汉的一些工程以及国外的经验和技术是否有借鉴,技术是否成熟。


关于书里面推荐方案 说几点
路网完善是最切合实际的 也非常重要 有关部门真的要重视 不要拖了
关于东二环 ...
00410041 发表于 2013-10-11 06: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1 10: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没错的话楼主写过一篇梅溪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8 10:12 , Processed in 0.04009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