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13 1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从市到区,也包括村里都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专业的队伍,但“城中村”却呈现这样一个状态,脏、乱、差到这种程度,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当场就提出严肃批评,并且责成太原市委、市政府要从“城中村”问题入手,倒查为官不为、治吏不严,甚至违法违纪问题,一定要认真、深入、彻底查清楚,该问责的问责,该处理的处理。当时看到这种状况,我就在想,一段时间以来,有人说因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治党,为官不易了,一些人就为官不为了。那么我看,我们相当的一些干部,早就为官不为了!甚至还可以说由于我们的干部为官不为,导致清扫工也“为工不为”了。在吕梁,我们搞了一个“蔡家崖村调查”,现在有必要再搞一个“太原城中村调查”。
我们在调研的时候,为什么在“城中村”停留那么长时间?就是要深入了解情况,有许多事光听干部们说不行,必须较真,要核对核对,包括看看账。这两个“城中村”,其中一个只有588户,年收入710.6万元,支出1968.2万元。一个村只有500多户,一年收入和支出差1200多万。
我问村干部,村里干部加上工勤人员一共有多少人。他开始说七八十人,经过我们具体地问,他又说一百来人,实际仅账面上就有278人。我当时说,这个数还要认真核实,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是这么多人,这里面有没有吃空饷的?有多少吃空饷的?还有什么情况?都要查清。就按这278人,去年账面上的支出就是307.3万,一个500多户的村养这么多人,其中打扫卫生的就有79人。另一个村,打扫卫生的清扫人员是135人,去年工资加上垃圾清运费高达160.02万,这么多打扫卫生的人,花了这么多钱,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垃圾无人清理,要倒查,而且不能搞下不为例,要追究领导责任。
在这个只有500多户的村,一年支出近2000万元,我问村里有没有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村支书回答有哇,我说去看看。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个村务公开栏就立在村部楼前,但是公开栏上边已经被广告、宣传画覆盖了,撕开之后看到是几个月前公开的内容,有的是2010年的,而且公开栏里几乎一半左右是空白栏目,根本就没有内容,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村里一年的收支相差1200多万,超支补差用的是征地补偿款,一年就贴进去1200多万,现在账上还有2792.2万,再有两年就全进去了。用完以后怎么办?难以为继了。我们到老百姓家里一了解,对现状不满,对干部意见也挺大。这就是我们在调研中看到的真实情况。应该说,“城中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的二元地域空间,村民成了被城区包围的“失地农民”。我们推进城镇化不能“只占地,不管人”。这里涉及诸多问题,包括涉及干部作风问题,可能还会涉及腐败问题。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反响强烈,我们不能“躲猫猫”,更不能掩盖。太原市委、市政府要尽快研究解决,我也对省纪委主要领导说,省纪委也要关注这件事情,需要介入时要及时介入,要给省委一个交待,要给全市全省人民一个交待。太原市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可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难点工程,更是一个民生工程,我们不能让省会城市1/3左右的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这样脏、乱、差的环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