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14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日本陆军师团编有1个炮兵联队(团),通常装备48门75mm(毫米)口径的山炮或野炮。
1937年,中国陆军调整师(整理师)编有1个炮兵营,通常装备12门75mm(毫米)口径的山炮。
从上面对比可看,当时1个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兵实力,相当于4个国军调整师(整理师)。
凇沪会战中,日军逐渐增兵至9个师团,中国军队此战前后总计投入步兵78个师(另据何应钦回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此战前后总计投入步兵85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为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德国顾问建议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炮兵旅或独立炮兵团,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为此中国军队组建了一些装备重炮的独立炮兵旅和炮兵团,如装备75毫米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山炮的炮兵第2旅、装备75毫米德制L/29克虏伯(Krupp)野炮的炮兵第六旅。火炮性能最好当属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2 sFH18萊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0团(1934年采购)和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0 sFH 18 克虏伯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4团(1936年采购)。),兵力总数在75万人以上。
日军逐渐增兵至9个师团,炮兵实力,约相当于36个国军调整师(整理师)。中国军队此战前后总计投入步兵78个师(调整师(整理师)占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六十个左右的师,也有炮兵)。日军投入了一个独立炮兵旅团,而中国军队投入了七个独立炮兵团。
由此可见,凇沪会战中,中日陆军的炮兵实力相差并不大,况且中国陆军的炮兵是本土作战,后勤补给较日本陆军便利。
可是,凇沪地处长江边,日本海军可以前来助战。一艘重巡洋舰的火力(通常装备三座三联装203mm(毫米)口径主炮,另有若干门100mm口径高平两用副炮),那火力也能抵得上当时中国军队三个师的炮兵火力。
实际上,凇沪会战中,小日本海军的炮火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此文为我原创,大约七八年前首发于铁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