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rx12340

[600米级及以上] 上海中心大厦|632米|121层|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1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2-26-------------
                自制 *6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19: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19# wsglm


    汇经速度有起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底部真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3: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高了,弱弱的问一句,乘电梯到顶层要多少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2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19# wsglm


    好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2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28# www.hzgz.cc


    没记错的话,50se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21: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资企业就是牛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0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隔三差五来顶顶 可是没好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14: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家嘴不缺高度,缺密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14: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MORI
天池 发表于 2011-12-23 12:11



    这内透已经有美国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14: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家嘴感觉风格不够统一 有一点凌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中心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建设 主楼突破228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8日08:39    东方网-文汇报
  上海中心七天“长”一层 主楼高度突破228米,地下室主体结构完成

  本报讯 (记者 唐玮婕)随着地下5层最后一方大底板混凝土昨天浇注完毕,在建中的上海中心大厦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地下室主体结构建设。目前,上海中心主楼的核心筒高度已突破228米,开始向48层以上高度攀升,主楼外围钢结构已施工至36层,高度达到169米。不久的将来,陆家嘴(11.08,-0.17,-1.51%)的天际线上,一座崭新的摩天楼将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并立,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据介绍,今年是上海中心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经过建设者的连续奋战,上海中心大厦正在以每7天一层的速度长高。与此同时,在人们看不见的地下,上海中心大厦裙房地下室自上而下的逆作法施工也同步展开。而昨天大底板浇注结束,标志着地下主体结构工程成功完成。这是迄今为止上海开挖面积最大(2.2万平方米,相当于3.2个足球场)、开挖深度最深(最深29.3米)、挖土方量最大(60多万立方米)的超高层建筑裙房地下室工程。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平告诉记者,之所以采用自上而下的逆作法施工,主要是考虑到工地身处陆家嘴成熟商务地区,周围高楼林立,为保护周边环境,摈弃了直接进行深基坑开挖到底,然后再自下而上施工的传统顺作法。早在设计之初,上海中心就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采用多项尖端绿色建筑技术。比如,上海中心采用的“超深、大尺寸钻孔灌注桩工艺”,避免常规钢管桩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土体挤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噪声、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首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超高层安装14万平方米双层幕墙的建筑。面对庞大复杂的设计、前所未有的施工难度和紧张的工程进度要求,上海中心在国内房地产行业中率先引入并全程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管理方式,打破建筑设计、建造、施工和运营之间的传统隔阂,用一个计算机平台整合不同的软件,让不同的团队可以共同工作,通过三维可视化沟通加强管理团队对成本、进度计划及质量的直观控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减少现场返工,节约投资。据透露,与普通工程的管理模式相比,通过BIM在本项目中的应用,预计至少能节约由于施工返工造成的浪费1个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2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5 08:15 , Processed in 0.09278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