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迎来首批“新居民” 水下生态系统日益完善
2025-07-09 00:05
​
7月8日上午10时,水质提升改造后焕新归来的镜湖迎来了首批“新居民”——5000余尾鳜鱼、300余斤褶纹冠蚌及1000余斤环棱螺被投放入湖(如图)。此次投放旨在通过水生生物的引入,进一步净化镜湖水质,构建健康的水下生态系统。
记者在投放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地将鱼苗和贝螺从运输容器中转移至湖水中。鱼苗在接触到湖水的瞬间,迅速摆动尾巴,游向清澈的湖底,而贝螺类则缓缓沉入水底,开始它们在镜湖的新生活。现场一些市民驻足观看,他们对镜湖未来的生态变化充满期待。
据镜湖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陈李兵介绍,此次投放的鱼苗以肉食性的鳜鱼为主,后续还将陆续投放数万尾肉食性鱼类,总数达50000余尾。选择投放肉食性鱼类,主要是因为在水质提升前,镜湖缺乏这类鱼类,而随着镜湖从青弋江补水,各种草食性、杂食性鱼类,如鲫鱼、白条、鲢鱼等已在镜湖安家。此外,镜湖水边也补种了各种沉水植物。此时投放肉食性鱼类,有助于平衡镜湖的生态系统,控制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数量,避免其过度繁殖对水生植物造成破坏。
褶纹冠蚌和环棱螺的投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褶纹冠蚌能够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环棱螺则以藻类和腐殖质为食,有助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湖水的透明度。
此次水生生物投放是镜湖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完整的水下生态系统,镜湖将逐步实现自我净化和生态平衡,未来有望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美景象。陈李兵表示,管理部门后续将持续关注镜湖生态系统的变化,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此次投放活动取得实效,让镜湖这颗“城市明珠”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